最近,有一部高分剧回归了。

想当年,她的第一季豆瓣评分就有9.1分。

而最近刚播出的第二季,更是冲到9.6分的超高分,这个成绩,也是相当厉害了。

是的,这就是大家心心念念的《俗女养成记2》。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

2019年,第一季刚出就被奉为年度神剧,很多朋友会觉得在“俗女”陈嘉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

陈嘉玲,39岁未婚白领,从台南到台北求学工作了20年,有稳定靠谱的工作,有宜室宜家的男友,似乎人生也并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但是,真的就满足了吗?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

职场上,她是董事长助理,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应对老板娘与老板小蜜之间的关系更是一道决胜负的附加题。

说是争强好胜也好,是职业危机感也罢,总之陈嘉玲每次都会用尽全力忍住恶心帮老板遮遮掩掩,全力答对这道附加题。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4)

情感里,她与相处4年多的男朋友江显荣早已进入“室友”模式,好似温水煮青蛙,一直停留在温水阶段,没有太大激情,却也提不起进入下一个议程的兴致。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5)

前男友婚礼上,一众同学拖家带口,更有甚者在围城里进进出出,已经走完了结婚-生子-离婚的戏码,而陈嘉玲却还是抱着一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情不上不下。

诸多因素刺激,陈嘉玲回家趁着酒劲儿脑子一热向男友江显荣求婚了。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6)

一切都开始向“正常”的生活轨道驶去。

在台北漂泊奋斗20年的陈嘉玲,就要有一个家了!就要像很多正常人一样过上结婚生子的正常生活了!

该满足的不是吗?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7)

如果抛开“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你为什么需要这一切”等让人头疼的问题,是该满足的啊。

有一份看起来还算体面的工作,有一个在40岁之前愿意娶自己的男人,终于紧赶慢赶跟上了“大部队”的节奏。

似乎,只要跟大家一样,以同样的步调生活、工作、结婚,人生就不至于跌入吊车尾的loser行列。

但这是《俗女》获得万千喜爱的原因吗?

当然不是。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8)

我们会爱上一部剧,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它能让我们共情。

而所谓的共情,说白了,就是在剧里的某些瞬间,我们透过角色的眼睛或是情感,看到了我们自己。

“看到自己”是我们衡量一部标榜都市情感剧的衡量标准,但绝非唯一标准。

因为,只是“看到自己”,这个要求对于现代戏来说,真的是,太低了!

最近同类的女性题材都市剧,让我们哭过笑过、爱过骂过的,甭管评分高低,或多或少都有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时刻。

举个例子吧,《北辙南辕》里头,几个姐们儿都算是北京城里活得比较舒坦自在的小中产往上了,她们的生活离我们这些都市打工人明显有阶层差异,但即便如此,它也还是存在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时刻,看到啥呢?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9)

位于三里屯一带的普希金文学餐厅

看到央视大裤衩、北京小胡同、剧中人吃饭的三里屯普希金文学餐厅……

它靠场景唤醒了我们在北京城的共同记忆。

所谓触景生情,情感上的触动与关联,当然可以依靠我们活在同一个城市、走过同一条街道、吃过同一家餐厅,这样的场景进行关联。

这是场景上的看见自己。

再比如,今年上半年的口碑剧《我在他乡挺好的》,“看见自己”的时刻显然就比《北辙南辕》多了很多。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0)

中关村地铁站门口

有北京地铁站、中关村、望京SOHO这样场景上的勾连,更有人物命运上的感同身受。

在地铁里被早高峰挤到掏不出手机的乔夕辰,喝大了念叨着“她是北京啊,堵点儿怎么了……我就是喜欢北京”的纪南嘉。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1)

早高峰地铁挤到掏不出手机

这些在北京奔波忙碌奋力生活的人,让我们在心境上与她们共情。

这是情感上的“看到自己”。

所以,“看到自己”这个要求,着实不高,算是都市情感剧的一个基本门槛,诸位大可喊一句“基操勿6”。

当然,即使是基本操作,也还是有高下之分,就跟奥运会单项一样,即使基本操作也还是能精确给出个分数。

从这个维度来评价的话,《俗女》得算是这里头的冠军候选了。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2)

第一季里,陈嘉玲和男友在马路上遇到街头采访,被问到“在一起这么多年会不会激情消失,做什么都像例行公事?

两人为了证明激情犹在,一进家门就狂吻,势要大干一场。奈何陈嘉玲先是担心弄脏沙发,接着又要先去洗澡。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3)

江显荣意趣了了坐在沙发上看起了足球,心中竟然暗自松了口气。

陈嘉玲转身走进浴室,发现自己大姨妈终于来了,好似也忽然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4)

于是一个看球,一个回房睡觉。

两个人都心下一松。

没有争吵也没有出轨戏码,但是情感中热情退却、疲态尽显的样子却已经展露无疑。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5)

39岁,世俗眼光中的“大龄剩女”,似乎已经失去了重新选择情感、选择生活的机会,被现实评价体系锁定在“买房结婚生子”的格子里动弹不得。

于是只能抱着一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爱情继续前行,盼望着早日把它孵化成亲情。

或早或晚,谁没体会过这种在情感中“松一口气”的情绪呢?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6)

这一瞬间,我们不仅是“看到自己”,甚至也看到了自己的感情、自己曾经或是现在的伴侣。

而像这样的情绪共鸣瞬间,剧中数不胜数。

尤其是它里面还穿插了很多女主角陈嘉玲小时候的成长片段,简直是从小到大全方位式地呈现了大多数普通女孩的成长路。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7)

其中的年代质感和温情氛围,总是会让人想起高分韩剧《请回答1988》带来的感动……

妈妈带着弦外之音让小小的陈嘉玲“千万不要偷听奶奶和小姑讲话”,几番强调,小陈嘉玲就读懂了妈妈要自己去当“间谍”的心思。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8)

婆媳姑嫂之间微妙的情感,透过小小陈嘉玲的记忆,感染着屏幕前每一个有大家庭生活体验的我们。

这已经不是那些简单的“看到自己”式的情感体验,而是向自己的过往来路延伸,触及的是更深一层的命题——“我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看起来的样子”。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19)

这种更深一层的挖掘,才是它在这项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基本操作中能够夺冠的根本原因。

在剧中,每当陈嘉玲面对难题或是解决难题的时候,经常一个闪回就切到小时候的关联事件。

第一季里,江显荣大闹公司后,陈嘉玲当场辞职。坐在地铁上,她脑中浮现的是小时候和爸妈一起炸年糕的片段。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0)

热热闹闹,琐琐碎碎,但却充满了家的暖意,生活的烟火气似乎也像下锅的年糕一样,滋滋冒泡。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1)

阿嚒(奶奶)念叨着男人不要进厨房、女孩要帮着择菜这些老一代的家庭教条。小小的陈嘉玲顺从地坐在奶奶身边一边择菜一边嘟囔着不想再吃咸鱼……

这种细微的生活往事一下子就能把人勾回到童年记忆里。

奶奶、妈妈、陈嘉玲也在这种过去与现实的交叉叙事中勾画了三代完全不同的女性成长轨迹。

简单说,奶奶是一辈子献给大家庭,掌管三代人的女性。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2)

母亲是一辈子侍奉公婆、养儿育女,但却已经无力掌管儿女生活的女性。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3)

到了陈嘉玲这里,她是平平无奇的“小镇女孩”,怀着一颗看世界的心,去大城市里漂泊闯荡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最终却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凡普通。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4)

对比看这三代人,其实非常有趣。

奶奶的年代,她不用去探寻自己的价值,社会规训与自我认知都让她认定,经营一个大家庭就是一生的价值所在。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5)

妈妈的年代,前半生囿于家庭姑嫂婆媳,后半生想要照搬老一辈的模式去掌管儿女生活,却发现,拴不住女儿想要出门见世面的心,也左右不了儿子日益清晰的同性取向。她有矛盾、有困惑,但更多时候她仍然笃定。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6)

至于陈嘉玲,她见过奶奶与妈妈的一生,也经历过大城市独立女性的生活。她曾以为自己要的是像别人一样在台北安家过活,但当一切摆在眼前的时候,她突然迷惑了。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7)

这就是大多数现代人的困惑吧,越多选择反而越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

当人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那就回到原点去看一看吧。

剧中,失业又失恋的陈嘉玲回到台南老家。

一开始,她假装自己只是回家放个假,假装一切都好。

其实倒不是故意要假装,而是面对母亲的期待,说不出口那些让她失望的话。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8)

假装幸福,是比痛苦更痛苦的事。

好在,这种痛苦在谎言揭穿的一天也终于会自动结束。

前男友江显荣新婚喜帖寄来,对陈嘉玲家人来说犹如惊雷,炸碎谎言,也终结了陈嘉玲痛苦的扮演。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29)

到了这里,女主角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内心了。

而她接下来的生活,触及了都市女性剧的核心问题——选择。

在目力所及的大多数大陆都市女性剧集里,当女主的生活遭受重创,她重新回归生活正轨的方式大都是俩字儿——爱情。

《我的前半生》里,贺函之于罗子君。《欢乐颂》里五美各自的男朋友。《我在他乡挺好的》里简亦繁之于乔夕辰……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0)

爱情似乎成了这类剧中救女主于水火的天降神兵。

但现实里,大多数平凡普通的我们没有公主命,更不会有骑士救我们于危难。

影视剧里选择爱情作为女性救赎基本可以归类为两种原因。

第一个是简单粗暴有效,毕竟白马王子的戏码是我们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美丽童话。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价值出口的匮乏。编剧导演们知道女性异乡生活、职场遭遇的艰难坎坷,且能够真实呈现这种不易,可是然后呢?怎么办呢?他们也给不出答案,更无从给出一个自恰的价值导向。

这,才是“女性”剧集最终都变成恋爱剧集的根本原因。

而《俗女》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解决了国产剧最终的价值观问题,摒弃了把“爱情”当成灵丹妙药的传统打法。

在价值出口的探寻上,《俗女》比绝大多数剧,都往前走了一大步。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1)

它没有简单粗暴地把爱情丢给陈嘉玲作为人生救赎。而是回过头去,让陈嘉玲真正地接纳自己、爱上自己。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2)

从小到大,女孩儿们被教会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爷爷奶奶,却唯独没有人教会她们该怎样认真地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该如何好好地去爱自己。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比学会爱自己更重要。这是陈嘉玲花了39年,甚至也是奶奶花了一辈子才终于悟出来的道理啊!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3)

爱自己的第一条,或许就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吧。

奶奶去世,陈嘉玲的前男友江显荣来吊唁,他问“你突然就不要结婚,是我妈的原因吗?”

陈嘉玲看着他,坦坦荡荡地说:“不是,我只是不爱了。”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4)

成年人的世界,大家习惯了因为“合适”而结婚,却很难接受因为“不爱”而分开,反而让这简单的一句“只是因为不爱了”显得直白而可贵。

女性都市题材国剧中常常以“恋爱”取代“自爱”,以为可以通过别人的爱而点亮自己的生活。但是现实生活里,山穷水尽之时,与其奢望有人来爱,不如学着自己爱自己。

就像是第一季结尾,陈嘉玲与小时候的自己一道走进所谓的“鬼屋”,两人一起刷墙。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5)

她对自己说:

“陈嘉玲,这辈子其实很长,

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

这辈子其实很短,

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

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陈嘉玲学着找回自己、重新爱上自己,生活也开始向她展露出更多温柔。

在第二季的开端,陈嘉玲自食其力地装修这个小院。栅栏、墙面、家具……每一项都亲力亲为。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6)

甚至,她比第一季更清楚自己要什么。

白色沙发!

有贵妃榻的那一种!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7)

选中了沙发,就像选定了自己的人生一样,任父母如何规劝更改,也一概不理。

家人的爱,一直都在。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8)

而我们的“俗女”陈嘉玲,终于学会了该如何好好地做自己了。

于是,“俗女”陈嘉玲的故事继续,我们也继续在这故事里,体会人生五味。

俗女养成记2换人了,开播9.6分的俗女养成记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