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年6月9日,沙皇阿列克谢的孩子彼得出生了。彼得是沙皇第二任皇后娜塔莉亚·纳雷什金娜所生。在古代,能跟沙皇共结连理的人绝非平庸之辈,皇后的家族都会在宫廷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几个家族之间能保持和平,主要归功于沙皇还活着,当阿列克谢去世后,一切就全变了调。沙皇两任妻子的家族开始争夺继承权,结果是第一任妻子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的费奥多尔三世登基。此人虽然才十六岁,身体却十分孱弱,他纵有远大的抱负,但还是在六年后就撒手人寰了。

这样一来,龙椅还没坐热又要换人了。费奥多尔没有子嗣,只能采用兄终弟及的方法。不过他的弟弟伊凡同样也是个药罐子,而且精神有问题,怎么看都像是登基后会问人民“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相比之下,当时的彼得虽然才十岁,但先天发展得宜,更适合接班。于是,彼得的妈妈娜塔莉亚便利用摄政的名义让彼得即位。不过,对面的米罗斯拉夫斯基看得眼红,便策划了一场政变。

政变由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的索菲亚领导,她是个雄才大略的年轻女子,被评为“君王论的最佳代言人”。她策动宫廷内的卫队,剿灭对家的大多数人,并扶植伊凡上台,还把彼得降格成共同执政者。自然而然,政权都落到索菲亚手上,索菲亚甚至把彼得和他妈妈丢到莫斯科郊外的村子,不让他们参加宫廷内的各种活动,彼得被当成边缘人对待。

彼得大帝被尊敬的原因(俄帝国的领航者之彼得大帝上集)(1)

话说索菲亚虽然大权在握,但他的宠臣瓦西里·高礼信却是个可圈可点的拖油瓶。在加入抗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神圣同盟”后,于1687年春发起了远征克里米亚的军事行动,但因为水源补给出了问题而撤退。两年后俄军卷土重来,并在当年七月以“凯旋军”的名义回国,高礼信被所有人崇拜,只不过大家很快就发现这根本是场骗局,崇拜很快变成了吐口水。这就让索菲亚失去了信赖,再加上自己强抢政权,支持彼得的派系得以发起反击。当年一月,彼得娶了一个小贵族的女孩,这场婚姻是为了改变宫中的阶级排序。而在八月中旬,想扳倒彼得的人马又开始搞事,据传是索菲亚想让自己成为皇帝。但这件事被支持彼得的人抢先知道并通报给彼得,彼得闻言大惊,立即跑到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里避风头。隔天,一众支持彼得的人,不论圣俗都聚集在他身边,俨然就是誓死捍卫彼得的模样。索菲亚大势已去,被软禁在修道院受人监视直到老死。至此,彼得基本掌握了政治实权。

虽然索菲亚在1689年被拉下台,但并不代表彼得就可以呼风唤雨,对所有母亲而言,孩子到了一百岁依旧是个孩子,更何况彼得当时才十七岁!因此他的妈妈娜塔莉亚便和其舅列夫纳雷什金共同执政。同时,彼得和他的妻子日益疏远,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次子还没抓周就先走一步了。

彼得的少年时期奠定了他一生的志愿。热衷军事游戏的他,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玩到最后出现受伤甚至死亡的情况,但也因此筛选出了一位叫做亚历山大·缅什科夫的人,此人多才多艺,精力旺盛,后来成了彼得的左右手。彼得同时频繁来往于日耳曼区,和里面的居民“搏感情”,据说彼得开始喝酒也是因为受到这里的风俗影响,总之他在这里如鱼得水,好不快乐。

彼得大帝被尊敬的原因(俄帝国的领航者之彼得大帝上集)(2)

彼得的母亲逝世两年后,那个有名无实的伊凡也跟着离开了人世,彼得终于摆脱了束缚,准备大显身手。

彼得一开始决定攻打被奥斯曼帝国控制的顿河河口要塞亚速,并于1695年发动远征。不过这场战争以失败收场,原因是奥斯曼帝国海军源源不断的补给,以及克里米亚鞑靼人在后方的偷袭。

但彼得并没有因为这场失败而气馁。为了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他决定在俄国成立一支海军。他在顿河中游的沃罗涅日地区弄了间造船厂,强迫圣俗两界的高官掏钱资助造船费用,同时广招工人伐木做工,并聘请外国人来指导。1696年,俄国海陆军再次围攻亚速,这次仅用了两个多月就打赢了,大国奥斯曼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消息震惊了全欧洲!

夺得亚速的彼得为了壮大神圣同盟的势力,于1697年精心挑选了250人组成大使团拜访欧洲各国,在这之中有35个人是自愿到荷兰学习造船和航海的人。如果是这样当然不够特别,重点是彼得也在这35人之中!彼得使用化名进入这个小圈子,一方面避免麻烦的接待礼仪,另一方面隐藏自己不在俄国的消息以防有心人趁乱叛变。

彼得大帝被尊敬的原因(俄帝国的领航者之彼得大帝上集)(3)

当年的八月初,彼得等人到了阿姆斯特丹,并和十名同伴取得了工作证开始亲手体验造船工程,相比写个“天气很好”就是一篇日记的人,彼得可是很认真在学习,甚至在十一月见证了船舰的下水典礼。彼得一行人在阿姆斯特丹待了四个半月,除了学习造船也顺道参观了博物馆、医院、植物园、风车和烟火等新奇的玩意儿。对他而言,繁荣而且河运方便的阿姆斯特丹是他日后建造圣彼得堡的雏形。

1698年一月初,彼得来到了伦敦,造船仍然是他的主要目的,但他并没有挑食,他也参观了天文台、铸造厂、兵器库和教育机构。彼得没有像为了交学习单而随便看看的学生一样草草了事,他了解到英国的繁荣来源于商业贸易,而且国王想花钱还得经过议会的批准,这并不符合俄国一贯的专制作风,因此在这个部分不予考虑。

不过,如果只是单纯看看,那似乎少了点什么。彼得在伦敦的旅行也包含了购物行程,他买了对他而言有趣的东西,例如时钟、磁铁、刀剑、长袍和假发,甚至还买了棺材。另外,身为当时的英国绅士,蓄奴可是当时最潮的流行趋势,其风行的程度大概如同现在的抖音一样。因此彼得也买了几名黑奴跟风。

彼得大帝被尊敬的原因(俄帝国的领航者之彼得大帝上集)(4)

五月份彼得一伙离开了伦敦并在六月来到维也纳,毕竟大使团的主要工作就是广征盟友,一起痛打奥斯曼帝国。只是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才刚打完第二次维也纳围城战,惊魂未定,对于加入同盟再继续打仗一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列奥波德一世只是捂着湿透的裤子,一边发抖一边跪在地上,用惊恐的语气拒绝了彼得的邀约。前述的荷兰和英国也只想在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中分一杯羹而毫无兴趣。

就在彼得准备前往威尼斯划小船的时候,最让他担心的事情来了——国内发生了暴动!过去企图置他于死地的射手卫队也卷土重来,彼得匆忙赶回国内镇压叛乱。不过,此次行程让他收获了九百多人的外国技术人员,也就是在此时彼得萌生了“改革俄国”的想法,崭新的俄国,早已在他的脑海中规划完成,只等他一声令下便要开工动土!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