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十回,鼻子忽然一酸、再酸……

​记得心理学老师讲到人的气质类型之抑郁质,说到典型代表就是林黛玉,她性格孤僻、多愁善感,哭哭啼啼总是使小性子,所以特别不愿意让自己和抑郁质搭边。

而今,终于读懂了她。

五六岁丧母,十来岁丧父,孤苦伶仃,寄人篱下,在那样一个豪门深宅,怎能不谨小慎微、敏感多疑,于是落花垂泪,流水伤情,那都是经历惹的祸。

宝玉是她活下去唯一的指望​,她哭、她闹、她嗔、她笑,都源于内心极度的不安全感,她太怕失去宝玉的爱,多思虑、长神伤,让她的身体日益羸弱。

直到有一天,她彻底绝望了,任凭生命之花凋谢、坠落……

那日,黛玉身体不适,歪在床头半睡半醒之间,听到两个贴身丫头​在耳语,恍惚间听闻长辈已经给宝玉定下亲事,女方不是她。

瞬间,黛玉万念俱灰。她没惊、没扰、没嗔、没闹,​只觉落入深海般阴冷凄苦,千愁万恨,涌上心头,无人安抚,无处排解,唯求一死,以免看到那不想看到的一幕。

至此,她开始糟蹋起自己的身子,不添衣,不盖被,常常对镜发呆,泪湿衾枕。哀大莫过于心死,不到半月,竟茶饭不思,奄奄一息。

外人看来,黛玉的这场病,来得很是蹊跷,大夫也无力回天,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居然又奇迹般的好转了。

哀莫大于心死什么意思(哀大莫过于心死)(1)

心病还需心药医,药方只有一副,只有自己知道。她偶然听到下人的聊天,说上次给宝玉提的亲事遭拒,长辈已经在府里给宝玉选中了对象。恍惚间的一句亲上加亲,重新燃起了黛玉生的希望,表兄妹成夫妻,这说的不就是她和宝哥哥吗?然后,她就活过来了。

然而,好景不长,当她第二次从傻大姐的口中得知,宝玉结婚的对象是宝钗时,几口鲜血喷出,这次的心碎再没能修复。

宝玉从娘胎里出来时就含在嘴里的那块玉,莫名其妙遗失了,翻天覆地找寻不得后,宝玉病了,痴痴呆呆,傻傻捏捏,只有提起林妹妹时,才能兴奋起来说两句话。

哀莫大于心死什么意思(哀大莫过于心死)(2)

算命的说,得赶紧给他取个金命的媳妇,冲冲喜,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配有金锁的宝钗。但是宝玉与黛玉情投意合,宝玉虽然病着,也绝不会应下这门亲事的。然后,以王熙凤为首的家长团,便导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大剧,将宝玉骗进洞房,揭开盖头不见黛玉,宝玉瞬间旧病复发,彻底疯傻。

就在贾府热热闹闹上演这出“掉包计”的夜晚,黛玉焚稿断痴情,清冷冷、静悄悄告别了人世,彻底了却尘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