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性与性格》这本书,

老实说,这位21岁的天才作家的很多想法我还真不敢苟同,并不是无法理解,而是感觉分析还不够全面和完善。

好吧,22岁的我就对这位出书时21岁的天才在《性与性格》中的16句话,针对性地提出些自己的拙见吧。

1、“ 惟有当男人产生性欲的时候,女人才能具有实在性和意义。”

我并不那么认为,除了性,女性能量中的温柔、包容与爱的无限可能性是不需要借助“性”也同样可以被表达和传达给世界的,这些能量对心灵的疗愈功能远大于粗野的男性能量,你之所以选择忽视这些,一是因为你缺乏更加细腻敏感的感知;二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女性能量中的爱与温柔被低估。

2、“ 恋爱中的男人爱的只是他的自我。爱他渴望成为的那一切,他应当成为的那一切,也就是他最真实、最深刻、可被认知的本性,它摆脱了一切羁绊和必然限制,摆脱了人世间一切污点。他把自己的理想,即一种具备绝对价值的存在的理想,一种无法在自身找到的理想,投射到了另一个人身上。”

6、“ 母性型的女人把性关系看作达到目的的手段;妓女型女人则把性关系看作目的本身。”

前者从稳定的情感模式和家庭关系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后者从与男子的性爱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诱惑妩媚?美丽动人?)

7、“ 自称懂得女人的男人,其本人就与女人非常相似。与男人气的男人相比,女人气的男人往往更懂得怎样对待女人。”

这一点很赞同,天生男子气的男人,或许在后天经过长期与女性的交往接触,可能会有一定了解,但对待女性的方式,通常表现得还是最不完美的。

8、“ 男人的天然气质中有一种对严肃的重大事物的尊重感,而正是那些事物使他受到了别人的尊重。”

这种气质用来形容心智成熟的成年男子更为恰当,这种男子还带着一种完美主义者的特质,优点就是常会受到别人的尊重,缺点就是会让人感觉缺少亲和力与幽默感。

9、“ 对所爱的女人,男人的真正心理总是一种漠不关心。男人在爱女人的那一刻并不理解她,也不想去理解她,尽管理解是人类结合的惟一道德基础。人无法去爱一个被他完全理解的人,因为他若完全理解了一个人,就必定会看清对方的不完美之处,那是人类个体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所以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和女人相处,只需要去多爱她就可以了,而别想去了解她?

10、“ 男人要求自己和别人(最主要的是他所爱的那个人)贞洁;女人则需要男人具备最多的性经验和色欲,而不是贞洁。女人根本不能理解毫无瑕疵的模范男人。恰恰相反,众所周知,那些以身为“唐·璜”而遐迩闻名的男人,女人却最愿意投入他们的怀抱。”

所以由此看出,男人对女人更像是一种物品私有权的占有欲,而女人对花花公子的虚荣和崇拜是源于主流社会观念中认为这样的男子更具魅力?

11、“ 女人要求男人具有性欲,因为她要通过男人的性欲获得自己的存在。女人根本不懂得男人的爱情(因为爱情是一种更高级的现象),而只会看到男人的一个侧面,即不断地渴望和占有他所爱的对象;而男人自身若是根本不具备(或几乎没有)粗野的本能,便不会对女人产生丝毫影响。”

首先男人的性与爱是可以分开的,这里指的女人应该是那种只能给男人性,不能给男人心灵上的爱情的女人,这种女子通常还天真地以为男人与自己发生关系,是一种爱自己的方式。但大多数男子由于生理上的禁锢,又无法离开这种女性。

理解了上面这些,就很好理解柏拉图为什么会迷恋美少年。

12、“ 平常的妓女绝不会显得美丽,其原因是人的天性绝不可能把价值投射到她身上。她只能使粗鄙者感到满足。她是最恶劣男人的搭档。”

很简单,缺乏爱与仪式感的性关系,并不能让两者从中上升到对彼此灵魂的洗礼,只会放纵更多的性能量从生殖轮与海底轮流出,让人产生更多的无爱性欲(淫欲)。

女性意识变化(女性因为意识发展不完整)(1)

13、“ 惟有女人才会感到幸福。没有男人是幸福的,因为男人与自由有关,而在男人的尘世生命里,他总是要受到某种形式的束缚。惟有彻底被动的存在(例如绝对的女性)或者完全主动的存在(例如神),才会是幸福的。”

绝对的女性象征着把自己命运的主动权完全交托给男人的女人,因为除了男人无心无求;而神则是可以超越物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拥有主动和自由意志的存在;

所以你认为男人的不自由,是因为他拥有了和神一样——主动而自由的意志,但却输给了三维世界里的物质、时间和空间等等限制?

13、“ 恋人们在被爱者身上寻找自己的灵魂,所以爱情就摆脱了我在本书第一部分描述的那些限制,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性吸引状态内了。爱欲和性欲虽然在本质上是截然对立的,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相似之处。性欲将女人用作获得快乐、获得肉体的孩子的工具;爱欲将女人用作创造价值感、创造灵魂的孩子的工具。”

前部分全部赞同,最后一句关于爱欲,我的理解是除了创造价值感与灵魂的孩子之外,更多是填满灵魂中缺失的夏娃部分,也称男人与生俱来的——亚当情结。

14、“ 身体的性欲是有机体作出的一种努力,其目的在于使它自身的形式得以永存;同样,爱情也是一种尝试,其目的在于使自己的灵魂(或者说个性)得以永存。性欲和爱情都是自我实现的努力,前者借助于身体的形象,后者则借助于灵魂的形象。”

恩恩,这句话全部赞同,但根据大部分人一生的灵魂蓝图,多数更专注与它自身的肉体形式得以永存,而关于灵魂形象的规划,上帝始终是交给少部分人去完成的。

15、“ 天才与成年男性相连,天才是理想的男性素质的最高表现形式。女人本身并不具备天才的意识,她要从男人那里借取某种不完善的意识。总之,女人的生命是无意识的,男人的生命是有意识的,而天才的生命则是最有意识的。”

你的理论就是:女人<男人<天才<神(按照意识程度的低到高阶)?

按照历史的长河来说,或许在大部分下情况符合你所说的,但有一点我要补充,在下面我会说到。

16、“ 男人的生命是有意识的;女人的生命是无意识的。这当然是根据极端情况做出的必然结论。女人从男人那里获得自己的意识。将女人意识以外的东西带入女人的意识,这是典型的男人对典型的女人发挥的一种性别功能,因而也必然是男人的完整理念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男人让女人更加完整的意义之一——“ 是让她拥有在她独自一人时,无法达到的意识,而这个过程也是男人让自己更加完整的过程。”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只是,我并不认为女性本身相对男性而言,比男性拥有更少的意识,实际两者本质上拥有相同能量级的意识,只是属性与结构不同。

相对绝对男性而言,女性同样拥有绝对男性所缺少的那部分意识,而她对他的意义,也是同样如此——让他感受到爱与美丽,温柔、母性与情怀,这也是让男性更加完整的一个过程。

女性意识变化(女性因为意识发展不完整)(2)

或许这位天才并不是很了解女人,至少他忽略了一点,那个时代的女性对于自身的命运,多数时候只能选择把主动权交给别人,终生被动地被他人掌控;只是令人可怕的事实是,她们对此完全心甘情愿。

但并非她们天性如此,而是大多数环境下,从小到大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的围墙把她们本身——“ 自由,无限的可能性 ”的天性层层封锁了起来,以至于让这位天才看到的女人都是在当时欧洲旧时代下,被压抑天性后的女性。

他并没有看到女人最真实的、最完整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