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时光


为人生做出改变时,开始总是最难的,过程总是最痛的,结果却是最好的。

《国王的演讲》


口吃国王演讲历史(口吃国王演讲成功的背后)(1)


《国王的演讲》上映于2010年,该片讲述了1936年国王乔治五世逝世,由于种种原因,王位留给了次子,次子自幼患有严重口吃,但为了担负起大任,克服了种种障碍,并且在治疗师师莱纳尔·罗格的帮助下,在二战前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


影片的导演汤姆·霍伯1972年生于伦敦,曾执导《伊丽莎白一世》,2010年,也凭借《国王的演讲》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这部影片,也获得了第83届奥斯卡的多项奖项。由此可见,这部电影影响至深。


这是一部舒缓并且极具美感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油画一般,而且配乐也选用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和剧情也和当时人物的身份非常贴切,让很多观众记忆深刻。


整部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但是却非常吸引观众,好的电影总是让人思考良久,看似一个普通的人生逆袭的故事,却隐含了四点成功的方法:


1: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当你决心改变时,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2:找出导致不足最深层的原因,直面内心,战胜心魔,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3:理解与信任才是最好的疗愈过程


4:每个人的一生,不是成为更好的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接下来,我将通过这四点浅析下电影的主要情节,也希望我们每个人能从中的到一点启发:


1: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当你决心改变时,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影片刚开始,乔治五世让自己的次子约克公爵为帝国博览会致闭幕词,此次,也是约克公爵第一次通过广播演讲。


演讲前的半小时,我们可以看到,约克公爵一直在紧张的念稿子,由于知道自己患有严重的口吃,迟迟的不敢上台,甚至还一直缩在妻子旁边。


当他上台时,说到第二句时就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在20秒内也说不出一个词。所有人都向他投去不屑和不耐烦的目光,唯独她的妻子焦急不已,此时,她的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的妻子找了很多医生,最后她找了一位和别人治疗方法不一样的医生罗格。


当妻子和约克公爵说第二天要去看医生时,约克公爵本人是拒绝的,此时的懦弱和绝望在心中蔓延,他已经对此失望了。


但是第二天,他却很守时的站在罗格诊室的门口,由此可见,他依然对治疗口吃这件事报以希望,此时,也是他下决心改变的第一步。


初次见面,以不愉快告终,不久之后,当约克公爵听到自己在罗格那里治疗时流利的录音时,他和他的妻子都惊讶不已,也决定再次去治疗。


心理学中,当人类尝试改变自己行为时,需要经历六个阶段,也称为变化阶段模型,这个模型也印证了约克公爵从改变到成功的步骤。


阶段1:预感:这个阶段也称为无行为改变打算,当一个人意识到了不改变会带来的危害时,还是没有要改变的想法。


约克公爵第一次演讲失败时,他虽然感到很失败,虽然也看过医生,但却没有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也确实是每个人改变时的心理状态。


阶段2:沉思(也称为打算改变)此时要改变的对象意识到某种行为的危害,也已经看清楚改变了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此时,在心中产生了改变和不改变矛盾的心态。


当约克公爵听到自己能流利的年初莎士比亚的桥段时,他已经重燃起对改变的渴望,甚至下决心去改变口吃,这个阶段和第三阶段相连,所以第三阶段不再赘述。


阶段3:准备 此处称为准备改变。


阶段4:行动 约克公爵再次走进了罗格的诊室,一遍又一遍的放松下巴,深呼吸,舌头打直,这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让他有了成效。这一部分也和第五阶段相互关联。


阶段5:维护(保持)


阶段6:终止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一句台词让人记忆深刻,“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助你”。 我想说,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时,没有什么能阻挡你。


正如约克公爵一样,当他想改变时,即使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他还是会充满勇气的前行。


该片传达出更深层的一个道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或者是缺陷,最关键的是你敢不敢与面对,在困难面前,很多人选择的是逃避或者是妥协,真正想去克服的人很少,而且改变现状确实是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只有自己下定决心去改变,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就。


约克公爵实现了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的完美逆袭。


02:找出导致不足最深层的原因,战胜心魔,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口吃国王演讲历史(口吃国王演讲成功的背后)(2)


1936年1月20日,乔治五世逝世,那晚,约克公爵悲伤不已,独自一人去了罗格医生的家。此时也是他和罗格医生关系更进一步的标志。


交谈中,约克公爵说出了童年时痛苦的经历,他本是一个左撇子,却被父亲强迫纠正,几年中,保姆一直虐待他,而且还有一位优秀的哥哥,从小就嘲笑他的口吃,还一直学他说话…


医学表明,患有口吃大部分是通过模仿,疾病,惊吓,暗示和精神影响形成的。


我们现在总提到一个词,“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看似说的云淡风轻,内心却是非常痛苦,试想,一位身份尊贵的王子,毫不隐瞒的像医生袒露心扉,此时向观众传达出两点:


1:约克公爵不仅决心改变,而且还在深层挖掘自己不足的原因,深刻的剖析自己,这点,是非常难做到的。


2:此时约克公爵并没有把罗格当成医生,而是当成了朋友,此时是他们关系更进一步的体现,也为后面查出罗格先生的真正身份做了一个铺垫


和朋友畅所欲言了以后,约克公爵放松了一些,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后面发生的一切让他紧张和无所适从。


乔治五世逝世后,王位并没有传给约克公爵,而是留给了他和玛丽王后的嫡长子爱德华八世,但他却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国王,他在位326天,为了迎娶已经结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放弃了王位。


1936年,约克公爵正式继位,成为了乔治六世。此时乔治六世的压力更大,也让观众为他捏了一把汗,他的严重口吃,是否能当一位好国王。


很显然,乔治六世口吃是从小就形成的,资料也表明,虽然后面口吃有所缓解,但是却没有完全治好。


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患有口吃说话都会非常谨慎和小心,担心会被人取笑,何况是国王呢,正如乔治六世的妻子说的一样,这个事业是伴随他终生,演讲不仅仅是讲出来而已,对鼓舞国民的士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见,乔治六世的压力巨大,他不仅要改变还要战胜自己的心魔,并且不容懈怠,要全力以赴。


03:理解与信任才是最好的疗愈过程


乔治六世成功的背后,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源于他对医生罗格和对妻子伊丽莎白·鲍斯-莱昂的信任。


1:妻子的不放弃,是乔治六世自信心的来源


对于乔治六世来说,他的成功来源于家庭的和睦和妻子的鼓励,就像刚开头,乔治六世在台上说不出话,妻子眼神里透露出心疼和着急的目光一样,这个女人,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一次次的演讲失败,妻子并没有过多的埋怨和嫌弃,而是一次次的陪他找医生,陪他治疗。无论他退缩还是失望,妻子都始终鼓励他,并且告诉他你能行。哪怕是乔治六世一次次的发脾气,妻子都没有放弃过他。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期能力的发挥回达到80%-90%。


而且在成年人的世界,配偶鼓励的关键性最大,丈夫的成功与否,很多都是来源于妻子的鼓励。

我想,一个家庭中,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都要给予对方无比的信任,在困难来临时,一方一定要鼓励和安慰另一方,这样才会让这个家变得更好。


口吃国王演讲历史(口吃国王演讲成功的背后)(3)


2:朋友的信任,是乔治六世成功的关键


这部影片的另一条主线其实是国王和乔治六世的友谊,正如结尾所提示,在乔治六世的有生之年,他和医生罗格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他们之前,有两个桥段让我记忆犹新:


1,乔治六世的哥哥退位之前,曾举办了一个很大的聚会,在聚会中,乔治六世和哥哥发生了巨大的争吵,他想辩驳,但苦于口吃跟不上话,十分苦恼,便去找罗格医生诉苦。


当罗格医生跟乔治六世说,你为什么不可以当国王时,乔治六世十分恼火,他聚德这样做十分不妥,相当于篡权,也会导致国家的管理瘫痪,便大声的跟罗格说, 你只是个酿酒师的儿子,而我是国王,疗程结束。


这也是影片当中他们发生的一次大争吵之一。


罗格事后反思,其实他是想帮助乔治六世,但是说话方式不恰当,才会导致国王生气。


好的朋友就是这样,争吵后先反思自己,双方都能反思才会促使友谊地久天长。


当乔治六世继位后,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曾哭着对妻子说,我只是个海军军官而已,并没有想当国王。


这段台词显现出来,乔治六世并没有自信心,因为自身的不足和很多不确定性他不知道是否能当一个好国王。


第二天,他和妻子又去了罗格家,并且在门开的一瞬间,立即说到,等待国王的道歉,或许会等很久。


相信屏幕前的观众瞬间为他的高情商圈粉,一个身份尊贵的国王,愿意为自己对普通人说的错误话买单并且道歉。


知乎上曾有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高赞的回答是,“对于成年人来说,承担错误往往意味着承担责任,这种责任的承担有时是即刻的,如丧失权威和信任危机,而且在明确不需要承担责任时,成年人往往并不拒绝承认错误”。


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在犯错后主动道歉并且承担责任。


2:第二次争吵是乔治六世发现罗格并没有专业医生的资质,觉得欺骗了他,而且国王身边的人又找了一个有专业资质的人来替代他。


过了一会,国王还是选择原谅罗格,并且让他继续当自己的私人医生。


我想,这时,国王已经把罗格当成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了,虽然他没有相关的职称,但是国王选择原谅他并且充分信任他。


和夫妻的关系不同,在普遍的价值观里,信任和理解被称为一种依赖关系,与其说国王信任罗格,不如说国王很依赖罗格,罗格让国王从一个自卑胆怯的人逐步变成了一个有自信,能够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领导者。


影片的结尾,国王乔治六世授予了罗格独一无二的勋章,由此可见,罗格对国王的影响非常大。


无论伴侣还是朋友,都是在信任和理解中逐渐升温,也是在信任和理解中不断地疗愈自我的。国王最后的成功,足可以证明疗愈的力量。


4:每个人的一生,不是成为更好的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口吃国王演讲历史(口吃国王演讲成功的背后)(4)


前面已经说过,乔治六世的口吃伴随了终生,虽然后面减轻了不少,但是没有治好。


国王没有像他的父亲和哥哥一样更优秀,但是对于他自身来说,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离电影结束还剩半小时,最感人的一幕出现了,乔治六世拿着演讲稿在反复练习,罗格站在他面前,一直让他唱歌和跳舞放松,并且告诉他在容易卡住的时候的处理办法。


当红灯亮起,罗格对着国王微微的笑了一下,演讲开始,广播前的每个人没想到曾经口吃的国王会如此流利的念出演讲稿,也被他的言辞和气势深深打动。


演讲结束后,罗格对国王说,还是有几个词没有说好,国王却说,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是我。


短短的几句话,很明显的看出国王已经接受了自己的不足,也尽力的做到更好。


最后的一个镜头也颇为感动,国王跟罗格相视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笑,代表着理解,信任,也承载着多少感谢的话语。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的个体,我想,国王开始的胆怯和自卑也是因为一直被哥哥的光环笼罩才形成的,甚至有一段时间,他失去了自我,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妻子的陪伴和罗格医生的出现,让他认清了自我,也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并且坚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写在最后:


《国王的演讲》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电影的两条主线都非常鲜明,第一是自我完善,第二是和罗格的友谊。


这部电影,也把乔治六世实现人生的逆袭刻画的淋漓尽致,很值得我们学习。


人生,就是一次次逆袭的过程。


最后,以《英雄本色》的一句话做结,“有信心的人不一定会成功,没信心一定不会成功”。


与你共勉。


口吃国王演讲历史(口吃国王演讲成功的背后)(5)


作者:小时光


作者介绍: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文艺小清新,用有力量和温暖的文字,记录身边的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