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结巴,他不会掀起任何波澜,当一个国王开始结巴,他的经历就会被拍成电影。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1)

人与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了差距,不管是性格、身份还是精神,甚至是身体上的。但只要有了身份上的差别,就会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来。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精彩,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电影《国王的演讲》就很好的展现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国王,是如何克服困难,找寻自我的。

原来国王也结巴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2)

影片《国王的演讲》是改编自马克·罗格的同名著作,在《国王的演讲》一书中,马克·罗格讲述了自己祖父,就是在影片中的罗格医生与乔治六世之间的故事。这部取材于真实历史故事的影片,主角有两个人:罗格医生和乔治六世。

国王也是有血有肉的,这是很多人看完电影后的第一个感觉。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3)

乔治六世的“口吃”严重影响了他本人的生活,并且使他无法顺利完成战前的动员演讲,这对于一个国王来说,是很羞耻的事情,对此许多英国名医都束手无策,另一边罗格医生是一个没有医生资格证的“赤脚医生”,也恰恰是他帮助了乔治六世成功克服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最终成功的完成了演讲。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4)

历史上的乔治六世,是乔治五世的二儿子,自幼生活在乔治五世的严苛管教之下,据记载,乔治五世与两个儿子:爱德华八世和乔治六世。而乔治五世与这两个儿子的关系都十分紧张,对他们更是关爱不足,不同的是,爱德华八世一直都被视为接班人,这也让乔治五世的冷漠更多的展现到了乔治六世身上。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5)

也正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关系,乔治六世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进而导致了难以治愈的“口吃”,从医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生理缺陷,往往伴随着心理上的疾病,由于自卑和怯懦会更加直接的导致病情的加重,所以影片中的乔治六世,就是在长年累月的压力和困境中“口吃”越来越严重。

也正是因为这是真实的历史故事,才更加感人,乔治六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他之所以成为国王,也是因为那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哥哥爱德华八世,因为爱德华的退位,才让想要平静生活的乔治六世很不情愿的坐上了国王的位置。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6)

面对英国严峻的战争局面,一个人从心理到生理上的转变很重要,这就是人们佩服他的原因。

乔治六世口吃的诱因不仅仅是因为父亲的严厉,其中还有奶妈的虐待和哥哥嘲弄。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7)

乔治六世的奶妈并不喜欢他,每次当他去见父母的时候,奶妈都会把他掐哭,然后他马上又被带去奶妈手里,接着奶妈就不让他吃饭,并远离他,这样的行为持续了三年,他也就落下了胃疼的毛病,也就是从小的阴影,让他的心理创伤面积越来越大。关于哥哥的嘲弄,是因为他口吃的毛病,哥哥了解弟弟的弱点,所以每次都用同样的说话方式去嘲弄他,在两人对峙的时候,乔治六世总是说不过哥哥,气的他每次都是紧张、无奈又焦急,这样的情绪真的很难受。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8)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口吃只是病的一种,带来的是身体上的残疾;对于乔治六世来说,却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异于常人更甚的打击。电影对大历史的细节化描绘,从乔治六世的角度/立场展现了那段岁月,对口吃的治疗反映了更多的精神隐秘和历史侧影

影片在罗格追随的目光中结束,罗格被授予了爵士勋章。现实生活中,乔治六世一生都和罗格保持着朋友关系,他的口吃也并没有完全治愈。

做自己生活中的“国王”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9)

很显然,电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结局,也是想要告诉大家:找准自己的定位,做生活的强者,有责任和担当,点燃希望的灯火,成为自己生活的国王。电影结尾,国王艰难的完成了一件看似他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全程无结巴,这足以让人振奋,就算是对一个普通人来说,站在那样的场合不紧张也很困难吧。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10)

其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弱者,只有看不起自己的失败者,只要点燃自己的信心,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却让看过电影的不少小人物产生了共鸣,作为一部励志片,它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没有太多令人感到艰辛的过去,但最起码它的思想是传达到的,把真实事件改编剧拍的这么吸引人,本身就已经很难得了。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11)

生活本来就平淡无奇,所有情节跌宕的经历,都是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自身的美好想象,同样《国王的演讲》之所以获得奥斯卡,就是因为它在讲述一种生活,一种你努力也还是会口吃的真实,所以当你明知道生活充满了无奈想要放弃的时候,就真正开始懂得生活了。

年少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平凡一生也英雄。

电影本身的细节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12)

影片中结尾处乔治六世演讲的真实录音,在BBC档案中存有;除此之外,电影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莎士比亚。片中多次提到莎士比亚的戏剧,而且他们也不是随意选择的,每一段都和剧情相互对应。比如第一次见面罗格医生就让乔治六世朗诵《哈姆雷特》中的片段: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难题,哪一种选择更为高贵,是甘心忍受残暴命运的飞箭流石还是奋起搏击无边的苦海,通过反抗一了百了死去睡去,仅此而已。”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13)

最后医生跟乔治六世握手,乔治六世说:“谢谢你,我的朋友。”

罗格说:“谢谢您...陛下。”

这两句话意味十分深长。在治疗的过程中,罗格坚持叫他博迪,要跟他平起平坐,硬要做他的朋友鼓励他敲打他。如今治疗成功,他却选择恭敬,不敢再以朋友自居。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14)

说明罗格十分机警识相。不禁让人想起韦小宝与康熙的关系。

结语

其实看完电影,总觉得它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更不想一部励志片,电影中蕴含的元素太多,能学到的东西也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或者说缺陷。克服弱点,战胜自己,你就是强者。

国王励志小故事(国王的演讲一个大人物通过努力取得成功)(15)

最后给大家一句电影中的台词,绝对能够让人陷入思考

——“Does the king do what he wants,or does he do what his people expect him to do?”

(“国王是按照他的意愿去做,还是按照他的子民所期望的去做?”)

文原创,图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