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琵琶壁上挂,猛然抬头看见他,叫丫环摘下琵琶我弹几下,未定弦腮边不住泪珠洒,弹起琵琶想起冤家,好叫人听得悲音心乱如麻,倒不如打碎琵琶不弹他。”

清脆明亮的嗓音和灵巧的舌头,发出类似西洋歌剧唱腔一样的美妙声音穿过云霄……著名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程永玲一亮嗓子就总是让人着迷。上世纪五十年代,无论是书场、剧场或收音机里,随时可以听见清音婉转的歌声和独特的“哈哈腔”。师从李月秋的程永玲,作为半个世纪以来四川清音艺术继承发展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她见证了四川清音的辉煌。她博采一切为清音有用的营养,让清音与时代同行。

程永玲演唱的全部四川清音(怀念程永玲赤脚进考场)(1)

程永玲

机缘巧合|赤脚进考场拜师清音名家李月秋

1947年,程永玲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1岁之前,程永玲家境充裕,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因着父亲喜欢京剧,再加上学校旁偶有川剧团演出,程永玲对曲艺的印象就只停留在戏曲上。1958年,程永玲家庭发生变故,家里断了经济来源。正好成都市戏剧学校面向全省招收曲艺班学生,能歌善舞的小孩都能报名,而且学校负担学费和生活费。母亲便让哥哥程永超带着喜欢唱歌跳舞的程永玲来成都报考。她还记得当时的情形,“考试的地方在东丁字街的成都杂技团,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我妈妈给我做的新布鞋,我舍不得穿,就拎在手上打着赤脚进去了。”

程永玲演唱的全部四川清音(怀念程永玲赤脚进考场)(2)

程永玲

兄妹俩顺利通过考核,成了成都市戏剧学校的首批学员。成都市戏剧学校设在杜甫草堂内,每天天刚亮,她就去草堂后面的浣花溪旁练嗓子、杂技,到草堂内的大雄宝殿练功压腿。而与师父李月秋的第一次见面,程永玲也是记忆犹新。“老师刚刚从莫斯科载誉归来,她穿着一袭花旗袍,长长的头发用一条红丝巾系在脑后,举手投足,风韵十足,我当时就看呆了,心想,她好漂亮啊……”程永玲透露四川清音当时是没有曲谱的,老师本身也不识谱,教授过程只能是“口传心授”。因为聪明又勤奋,程永玲很快成为李月秋的嫡传弟子,也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好成就最大的弟子。

吃苦耐劳|徒步大半天只为送曲艺下乡

下乡演出往往条件艰苦,不仅演出条件简陋,交通也多有不便,但为了让更广大老百姓享受到优秀传统艺术,一代代演员坚持送精品节目下乡,为老百姓送欢笑。程永玲坦言,现在的下乡演出已算不上艰苦,她年轻时曾无数次翻山越岭步行大半天,只为晚上准时赶到乡里唱一曲四川清音。“以前有很多农村没通车,我们要去给村里百姓演出,只能徒步走过去。有段时间我们常去阿坝附近演出,前一天晚上就从成都坐车去阿坝,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赶路,一直走到傍晚才到村里。这样靠走路走出来的下乡演出,经常是半年半年地巡回,而且从没收过观众一分钱。”

程永玲演唱的全部四川清音(怀念程永玲赤脚进考场)(3)

程永玲

聊起下乡演出往事,程永玲有一段十分感动和难忘的故事:“我们为观众尽力,观众也很为我们着想,有件事好几十年了我都不能忘怀。那时候因为大冬天了还常年在外奔走,常常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晚上在乡镇里演出,我的脚上长了很严重的冻疮,舞台上站着都有点不稳。有一天晚上,我在台上给工人们演出时,他们无意中注意到了我的脚,马上主动把他们自己的烤火盆一盆盆端到舞台上来,很心疼我,有个工人在我演完以后还关心我的冻疮,并带我到他家里用土方法给我治疗,真是太感动了!所以,我们做演员的为观众多付出点有什么呢?做艺术家,一定至少要有起码的良知,不能心里只想着名利,而是要更多地为基层观众服务。”

大公无私|将更多的机会让给年轻曲艺人

由于天资聪颖,个人条件好,又学艺刻苦,程永玲学习四川清音不久便崭露头角,她不但从老师李月秋那里继承了大量如《小放风筝》《断桥》《尼姑下山》《花园跑马》《摘海棠》等脍炙人口的传统曲目,同时还敢于创新,不仅在传统“哈哈腔”的运用上吸收化用了西方声乐技巧,扩展了行腔的音律,丰富了旋律的美感,还将许多姊妹艺术元素化用到自身的表演中,以增强四川清音的感染力,是尝试用四川清音演唱唐诗宋词的第一人,证明了雅与俗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她还注重全面美化曲艺唱曲的舞台呈现,开辟四川清音歌伴舞先河,而这一创举,和她对青年演员的关照有着很大关系。“大约是1995年,我的节目《小放风筝》应邀去平顶山第一届中国曲艺节展演,我带了十多个团里的年轻演员一起去演出,给他们精心设计了舞蹈和服装,让四川清音第一次有了伴舞,不仅给演员增加了演出机会,还让演出更有时尚感,当时在曲艺界引起了轰动。”

程永玲演唱的全部四川清音(怀念程永玲赤脚进考场)(4)

程永玲

39岁那年,程永玲凭借出色的成绩当上成都市曲艺团团长,她表示尽管一直是团里的台柱子,但当了团长后更需要把机会多让给其他人,尤其是年轻演员:“曲艺要想发展,人才最关键,培养人才比个人名利重要得多!作为领导,我当然不能只想着自己,而要努力为团里年轻演员创造机会。做领导还要考虑全团这个整体,团结所有人,我在安排工作时,不能只考虑四川清音,十多个曲种都要照顾到,让曲艺团全面发展。”

执着坚守|63年为四川清音无悔付出

从11岁走上四川清音之路至今,转眼已63年。63年间,经历过风风雨雨,但由于心中对四川清音深深的热爱,程永玲坚持了下来,并逐渐成为一代名家。“我特别喜欢四川清音,期间我曾在《红色娘子军》剧组跳了5年芭蕾,后来我又回到重新恢复的曲艺团,真的好高兴。后来我专心于四川清音,一路都比较顺利,退休前44年中,我一年至少演出300场,总共演了上万场。”程永玲坦言道。

程永玲演唱的全部四川清音(怀念程永玲赤脚进考场)(5)

程永玲

程永玲说,早年曾有人愿花重金请她去唱歌、走穴,但都被她严词拒绝,“四川清音或许有些曲高和寡,但既然我选择了四川清音,就要耐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她曾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这样的严格要求她不仅针对自己,也针对徒弟。现任成都市曲艺团团长的四川清音艺术家任平,正是在她严格的要求下成才成名,并和老师一样赢得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牡丹奖”。“有段时间四川清音不景气,任平就悄悄背着我去演小品,演多了就失去了清音演员的气质,我知道以后很生气地对她说,你到底是要唱清音还是演小品?你要是再演小品,就不要再唱清音了,给你几天时间考虑,你一定要痛下决心!考虑几天以后,任平找我说她想通了,她还是喜爱四川清音,以后绝不去演小品了。她后来偶尔开玩笑说,老师你不让我演小品以后,我一年损失好几十万呢。不过她其实非常感谢我,她曾对我说,感谢老师给我指明了正确道路,才能让我取得今天的成绩。”

红星新闻记者|任宏伟 实习生|王祖曦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程永玲演唱的全部四川清音(怀念程永玲赤脚进考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