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市第五中学完成新址搬迁,一座建校74年的学校,与过往挥手告别,站在了迎接未来的新起点上。让我们从五中师生“辞旧迎新”的过程中,来见证一群人、一座校园与一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和成长。

五中建新校区:市五中完成搬迁(1)

10月13号上午,市五中怀德中路的老校区,一场秋季运动会正在进行中。运动场上,同学们激情飞扬;赛场外,离愁别绪悄悄弥漫。不少同学都想和老校园来张合影,定格感动与回忆。

五中建新校区:市五中完成搬迁(2)

彭冬雪是高三美术生,她经常在校园练习速写,最喜欢那棵几十年的老雪松,“挺不舍的,十一假期和同学一起在这里拍了套写真。这些建筑可能不会再存在了,我们就想一起留下一些回忆。”

1942年,留日博士、实业家吴葵秋创立了“武进县私立西郊中学”。1956年,西郊中学由私立转为公立,改名为“常州市第五中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逐步进行校内改扩建,综合楼、逸夫教、体育馆,都慢慢建起来。

“60年代的三届生反复过来,对五中的留念更多。一是退休了,二是对五中的感情深厚。”在五中已经三十多年的陈志老师,不久也要退休,他在校园兜兜转转,一堵老围墙、几棵老树,都让他思绪飞扬。很多老教师、老校友,也在朋友圈表达对老校园的不舍。

@五中校友 本杰明妈妈:推着单车横过一座狭窄的便桥去五中报到,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和她的邂逅。

@五中校友 老居匹匹:五中马上要拆了、好多校友都去拍照存念时,心就被母校情结揉了个遍。

“五中,不再见”,于师生而言,学校和家一样,也是一条根。

“给我们的感觉是学校在渐渐老去 当时我来的时候应该属于壮年的时候。” 五中教师吴雪告诉记者,十年中,她几乎每个暑假都在带学校健美操队训练,体育馆没有空调,非常闷热。听说新校区有宽敞的形体房,吴老师觉得,这是未来属于她的“小幸福”。

五中搬迁后,一直受到制肘的劳动西路延伸工程,也将适时启动,这里,又将见证城市建设新的繁忙。

10月16号,钟楼经济开发区茶花路与白杨路交汇处,五中新校区启用前的开放活动很是热闹。新学校总投资3.1亿元,办学规模48班。

五中建新校区:市五中完成搬迁(3)

能容纳800人的小剧场、可以让艺术生自由发挥创意的美术楼和音乐楼、多功能现代化的教室和学生设计工作室,都让大家眼前一亮。

“这里的画板都是由我们学校的王红军老师自己研发设计的,是有设计专利的。” 五中教师欧昌麟告诉记者,每间学生画室,都配备了硕大的触摸屏。高大上的教学工具,让大家觉得今后的课堂将“很现代”。

图书馆阅览室人性化设计的小圆桌、可供学生免费使用的储物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学校的设计细节处处体现出“得自由、以创造”的教学理念。

“淋浴房据说有1500多个淋浴头可以同时洗澡,这个对学生的考虑也是非常周到的。”五中教师朱寅告诉记者。

“每间教室会有自己的读书角,标配有一个书柜,也希望他们能将这些书籍充分地去运用好。第一个是批判性阅读,第二个是说服性写作,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如果这两端能抓住,可能对一个人整体发展,尤其是心灵的发展是最有帮助的。”五中校沈斌表示。

五中建新校区:市五中完成搬迁(4)

按照钟楼新城区学校整体规划,新五中周围即将竣工投入使用的还有北郊初中钟楼分校、觅渡教育集团钟楼新城分校。未来,这里将成为实施“12年一贯制”教育理念的试验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