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报】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变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未来的教育将是人机协同、人机共育的时代。人机协同并非“教师做教师擅长的事、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事”这么简单,而更应强调的是教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去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中不易发现、不易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为教师提供了反思教学的数据基础,以及为教师提供了研究极端个案的条件。因此,在人机协同时代,教师如何正确使用技术显得更为重要。
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基础 教师掌握主导权
对教师而言,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替代自己完成某些工作,还可以辅助自己提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敏锐感知,提升教学见解。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能够不断根据客观的证据而非主观的感觉调整自己对教学实践的认知,并生成适应性的教学策略,人工智能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起到工具的作用。具体而言,这种工具作用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呈现,形象地看,一是“显微镜”,二是“广角镜”。
所谓“显微镜”,是指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定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和遇到的问题,在“见微”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广角镜”的价值则在于帮助教师跳出细节进而关注整体的模式问题。在一个班级里,有一些学生面临相似的问题,或者处于相近的学习状态,把这些学生进行聚类,找出并理解这些学生的行为模式,就有可能实现更有效的分层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领域,目前人工智能还很难取代教师,但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专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教师在态度上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人机协同中的主体性地位,掌握教育主导权,不盲目依赖和让位人工智能,而是把人工智能作为“显微镜”和“广角镜”两类工具,既看到平时不易关注的教学细节,又能够从整体上看到模式图景,以此提升自己对教学成效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人工智能提供极端个案 教师照顾两端学生
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帮助教师认识学生的一般性学习特点之外,也会推动教师对于极端学生学习行为的认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考虑到课堂时间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照顾班级里的大多数学生,并根据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开展教学活动,两端的学生则很难被关照到。如果说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所有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那么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这些“学优生”和“学弱生”。因为人工智能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开展学习,获得更多的资源或练习。
按照这一逻辑,教师是否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中间的学生,而让人工智能去照顾两端的学生呢?恰恰相反,笔者认为,相比中间的学生,那些两端的学生反而更需要来自教师而非智能系统的支持。一方面,目前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的优势更多在分析普遍情况和一般情况,大数据的训练使得人工智能在解决一般问题上表现得更加精熟,而对于极端情况、特殊问题,人工智能的处理效率和处理结果并不比人更加出色。这一点就和目前的辅助驾驶系统可以从容应对常规道路上的驾驶,而在复杂路况下则需要人工干预是一样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对两端的学生所采取的教学干预也有可能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到负面作用,这一点尤其有可能发生在“学弱生”身上。目前,很多学校在采用自适应学习系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对于不会的知识点,就发放更多的题目直至学生达到通过的标准。对于“学弱生”来说,本身学习就存在困难,姑且不论这些题目是否合适,单纯多做题这一行为就有可能引发学生厌学情绪。
智能系统并未完全取代教师,反而教师以智能系统为依据所采取的针对性干预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步骤。这种干预更多地被课堂中两端的学生所需要,人工智能为教师更好地关注两端的学生、理解极端个案并提供干预创造了条件。高效课堂中的人机协同、人机共育,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模式,即将中间的学生更多地交给人工智能,而教师则可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两端的学生,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带动全班成绩的提升。这也是人工智能在进入课堂后对教师赋能的又一体现。
实现更高效的人机协同,对于教师来说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要善用人工智能解决教学的问题,二是要以人工智能为依托促进自身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新基建的逐渐完善,人工智能这项技术本身的可及性将不再是难题,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及其能动性将成为教育变革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人工智能为教师的赋能不仅在于替代教师完成某些工作,还在于为其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提供了工具和方法,进而实现对教学元认知的转化,这也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
文字:王宇 汪琼(北京大学)
编辑:何文洁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