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父亲袁滂,是汉朝的司徒,袁氏家族也是名门望族,知名的有袁徽和袁霸等人。刘备到豫州时,举袁涣为茂才,茂才就是优秀的人才,举茂才是汉代察举制的一种,向朝廷推荐人才,跟后来的科举制一样,举荐者和被举荐者之间有一种师生的情谊。不过袁涣并没有在刘备手下任职,而是躲避战乱到了江淮一带,被袁术所任,后来跟随袁术出征阜陵,被吕布拘留。

三国敢和吕布一战的四个人(三国中面对吕布屠刀宁死不骂刘备的奇男子)(1)

吕布本是一武夫,凭借拳头打天下,看不起袁涣这一类的酸腐文人。不过,袁涣打仗不行,写文章却是一把好手。而吕布正因为写信的事情苦恼,于是就把袁涣从监牢里提了出来。

袁涣为什么不骂刘备?

当初,曹操为了笼络刘备,给了刘备一个一个豫州牧的虚职,刘备的驻地依然是在小沛。当时袁涣正在徐州,刘备就以豫州牧的身份推举袁涣为秀才。可以说,刘备对袁涣有恩。而袁涣对此也念念不忘。

可惜,刘备虽然推举了袁涣,但是袁涣却并没有死心塌地的跟随刘备,而是离开刘备,躲到江淮之间,结果被袁术、吕布控制。不过,袁涣虽然没有追随刘备,但对刘备推举自己的恩情却牢记心中。于是,就算是吕布以死相逼,袁涣也不肯辱骂刘备。对于这件事情,多年之后,曹丕曾经询问袁涣的堂弟,袁涣能够宁死不骂刘备,拒绝悍将吕布,是不是袁涣本人很勇武,敢作敢为呢?袁涣的堂弟说:“涣貌似和柔,然其临大节,处危难,虽贲育不过也。”袁涣这人啊,从长相看,是一个很温和很柔弱的人,但是危难时刻,面临操守的抉择,就算是古代的勇士孟贲、夏育也比不过袁涣啊。确实,古代的许多文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知恩图报,看重操守,讲求原则。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魅力,让一贯凶悍的吕布也为之汗颜。

三国敢和吕布一战的四个人(三国中面对吕布屠刀宁死不骂刘备的奇男子)(2)

后来吕布败于曹操,为其所杀。袁涣转而跟随曹操。

在曹操封为魏公的时候,传来刘备死去的消息。当时刘备正在益州,意图吞并刘璋,双方苦战数年,庞统也死在流箭之下。刘备是曹操一生的头号大敌,听闻刘备死去,曹操很是高兴。自然,朝廷群臣也纷纷上表祝贺枭雄刘备终于死掉。可唯独袁涣没有上贺表。有人提醒袁涣,不上贺表很可能被曹操忌恨。可是袁涣认为自己曾经受到刘备推举的恩情,终身不敢忘怀。曹操知道后,更加欣赏袁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