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点下右上“关注”,俺是回村歇歇老农,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农村里的父子关系。

俺是60后农民,在家排行老三,今天还在村里是光荣的留守老人,耕地种田。关于老三,民间有多条谚语,例如:老大憨、老二聪、老三灵;一憨二精三傻四猴;大傻子、二嘎子、老三是个贼滑子。

每当无聊时,俺就拿这几条谚语跟自己对照,觉得这几条谚语都不符合俺本性。一根筋,钻牛角,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不懂得“曲线救国”,说话难听,不知不觉中就把人得罪了,这些主导了俺的多半生。

对父母早孝的语句(孝顺一定要顺从么)(1)

图中为回村歇歇本人2016年,创业时拍摄

因为母亲去世,家没法继续和在一起,父亲为我们兄弟五人分家,各自去过自己的日子吧!

家里兄弟几个缺一座房子,于是俺选择了空宅要自己盖房子,二哥和四弟每人补贴空宅1000元。父亲说俺,当了几年兵,还没把你教育好,你还是个犟筋……

自己努力几年,到1999年,要盖房子了。

俺一向特立独行,自己设计的房子图纸。俺邯郸平原上盖房子都是堂屋,后面是邻居家,不能留窗户。俺根据宅基南北27米长的特点,要在主房堂屋后面留出三米远盖主房,然后在宅基地边沿盖上墙头。

对父母早孝的语句(孝顺一定要顺从么)(2)

图片为邻居盖房子场景

这样盖房,就是堂屋房前面是主院落,后面是自家的小后院。这样盖房子,堂屋后墙可以和前墙一样留窗户,这样前后通透,窗明几净,夏天屋子前后窗户打开,自然风肯定胜过风扇空调。

父亲见俺盖房子和村里谁家也不一样,因为村里所有人家都是房后墙盖到宅基地边沿,后面不留窗户,这太出格了。你见谁家这样盖房子了?父亲坚决不同意并且阻止俺不要这样盖房子。

俺跟父亲说,你没看见公家单位好多房子是这样盖的么?父亲说,公家是公家,咱是小门小户的庄户人家,不能那样盖,一是你把宅基扔在了后面;二是受褒贬(迷信说法);三是不严谨

对父母早孝的语句(孝顺一定要顺从么)(3)

图片为邻居盖房子打的地梁

俺说,后面不仅留窗户,还会留门,并且后面三米远垒墙头时,再向过道里开个小门,平时步行出入就走后门。父亲更加反对道:那更不行,简直是胡闹胡来,一个家只能有一个街门……

面对父亲的斩钉截铁,俺知道父亲二舅,也就是俺老舅是周边十里八乡有点名气的风水先生,父亲听老舅说多了,自然也就信了那些陈规陋习。更严重的是内人和父亲观点一致,不同意俺的盖房方案。

为了不让父亲着急生气,当然父亲的主导思想是让俺好,可俺就一犟筋,压根就不信那些风水术。但为了和谐,就得举手投降妥协,父亲高兴了,内人也高兴了,唯有俺不高兴。

对父母早孝的语句(孝顺一定要顺从么)(4)

图片为邻居刚盖起的小二层,这位80后和俺1999年想法一样,他在房子后面留了三米远,可看见后面的小门

俺这人比较懒,想盖房一次不容易。1999年,盖平房时,就墙上下浇灌了两道水泥钢筋圈梁,墙角都浇灌了钢筋水泥立柱。堂屋房东西15米长,南北9.5米宽,当时村里都是6.5米宽。

虽然俺不是建筑工,但墙体不裂缝下沉,房顶就不容易漏水。当时村里来帮忙的人都说俺,盖一个民房,又不是盖楼,没那个必要,几乎没有人赞成俺这么用料。父亲不反对这个,因为盖房结实嘛!

转眼,到今年20年过去了。这几年,村里流行起来盖二层楼,都才开始用水泥钢筋浇灌立柱和圈梁,当然还是后面没人留窗户。

对父母早孝的语句(孝顺一定要顺从么)(5)

这是1999年,俺盖的房子现状实拍,拆了太可惜吧!

这眼见别人起高楼,自己心里也像有个虫子拱,房况特好,墙面上连一点缝隙都没有,房顶也不漏水,可以这么说,这样的房子再50年肯定不会坏。拆除盖二层,太费钱咱没有,拆除后就是一堆废渣。

因此想起,悔不该当初向父亲妥协。如果不妥协,堂屋房后面留出了三米远,别说接二层了,就是盖三层也没人能干涉。俺计算了一下,上面接二层5万元就够用了。

说啥也白说,现在是不能接二层,除非拆除重盖。

对父母早孝的语句(孝顺一定要顺从么)(6)

宅基总长27.5米,东西15.6米。

写此文,并不是埋怨已经作古的老父亲。俺只是通过自身经历,告诉年轻人,只要你们的作为想法不损人利己,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受到父母的干涉,就妥协。

孝顺没有错,但孝顺并不是完全顺从父母的,要坚持自己,做好自己。顺从父母的孩子多想俺一样,是个没出息的人。还有顺从也不是孝顺,不顺从并不是不尊重。

对父母早孝的语句(孝顺一定要顺从么)(7)

这是俺院内实拍。

比如俺在盖房子前,先做通内人思想工作,让内人坚持要这么盖房子,俺就装怂装不做主,父亲是没法跟儿媳吵闹的,何况我父亲是个非常传统的人。

所以说,俺是老三,并不“灵”,也不“精”,更不是“贼滑子”,只是一个不懂世故的一根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