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辊盒、冷热矫直技术的成功调试,确保了中国钢厂其钢板产品的高平直度。

智能精密不锈钢0.02冷焊机(EVO5多辊盒冷热钢板矫直机顶级产品之达涅利)(1)

达涅利提供了最新一代的矫直机EVO/5,该矫直机采用了多辊盒技术,以提高矫直能力和平直度指标。

EVO / 5

矫直过程涉及对材料施加一系列连续循环弯曲,其主要目的是将材料拉伸至其塑性极限以上,以消除不良浪形及上游轧制和冷却过程中导致的内应力。

在第一个弯曲循环中,较高的材料过拉伸指数(OS)区间介于3.3至5之间(相当于塑性变形比(PR)范围为70-80%),可确保足够的塑变来消除原始浪形,而随后的一系列“轻”弯曲循环可确保获得无残余应力的平直钢板。

矫直辊数量、直径和辊间距

智能精密不锈钢0.02冷焊机(EVO5多辊盒冷热钢板矫直机顶级产品之达涅利)(2)

确定了合适的辊盒结构,进而确立了能实现的矫平效果和设备能力。然而,在许多实际情况下,这并不容易实现,基本上是一种折中考虑。薄板需要较小辊径的辊盒,以确保高塑性变形比,而厚板需要较大辊径的辊盒来承受所需的扭矩/负载。设备能力图概括了这一概念。

当产品大纲的钢种和厚度范围比较宽泛(从4 mm的薄板到50 mm的板材,甚至更多)且需要一道次矫直时,单辊盒型式就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达涅利矫直技术EVO/5则正好可以满足这种大范围需求,因其采用了多辊盒配置,其中包括一个用于薄板矫直的较小辊径辊盒和一个较大辊径辊盒。这种配置可将矫直范围提高20%至50%,具体取决于产品大纲。

热矫直机

热矫直机使用由11辊小辊径组成的辊盒运行,适用于最小设计厚度为4 mm的薄板;第二个辊盒由9辊组成,直径较大,适用于中厚板,最大厚度不超过50 mm,最大宽度不超过3250 mm。通过横移平台可实现快速更换辊盒。每个辊盒的驱动系统也安装在横移平台上。

自2019年4月1日热启动以来,该热矫直机已加工近100万吨钢板,包括在低温下冷却获得的高强度微合金钢种。

根据记录的产量爬坡图显示,在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产量稳步攀升至10万吨/月以上。大多数矫直产品的厚度在15到40 mm之间,宽度在2150到2700 mm之间。

超过87.5万吨(占总产量的87.5%)产品已使用9辊大直径辊盒进行矫直,尤其是当材料厚度超过15 mm时效率更高。自2019年8月以来,逐渐引入了更薄的规格,其中20%的产品在15 mm以下。此类产品主要使用11辊小辊盒进行矫直(占总产量的12.5%)。

这种几乎全自动的快速辊盒更换用时不到45分钟。

如上所述,多辊盒技术涵盖了所有的厚度和钢种,实现了高效灵活的矫直过程。测量表明,通过单道次矫直,在2 m的长度范围,钢板的平直度一般在6 mm以内。

冷矫直机

冷矫直机也属于EVO/5多辊盒技术,目前使用由13辊(适用于厚度小于4 mm的薄板)小辊径辊盒运行,并预留9辊大辊径辊盒(适用于厚度不超过50 mm的中厚板)。

选择多电机驱动理念以及达涅利提供的最新一代矫直技术的其它典型现代化特点(如液压辊缝控制和多点弯曲),即可矫直上游加工的冷板,也适用于高强度、经过后处理的钢板,屈服强度可达1500 MPa。

设备近期已安装完成,并且矫直机已经成功地矫直了第一块钢板。

智能精密不锈钢0.02冷焊机(EVO5多辊盒冷热钢板矫直机顶级产品之达涅利)(3)

自动化

矫直机工艺技术包的核心是由达涅利自动化公司开发的成熟而先进的自动化和过程控制系统。

考虑到所选工艺及来料钢板平直度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热矫直机和冷矫直机的设置都是通过预测和自适应数学模型自动生成的,能够准确计算塑性变形区的钢板特性以及矫直机机架在矫直力作用下的变形。

钢种相关性能以及钢板尺寸和来料温度等数据都存储在工艺数据库中,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在线或离线)检索。矫直机的二级过程控制系统还包括灵活的过程控制功能,可从人性化的过程工作站界面(PWS)进入,以便监督矫直操作。

生产和质量报告功能也包含在所提供的系统中,该系统可对产品平直度和设备性能进行后处理分析。

一个快速作用和集成的一级设备控制系统可迅速达到二级系统发送的设定值,从而保证矫直后钢板目标平直度的一致性。

智能精密不锈钢0.02冷焊机(EVO5多辊盒冷热钢板矫直机顶级产品之达涅利)(4)

结论

凭借多辊盒概念,达涅利在矫直技术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与常规设备相比,在更宽的厚度范围内,平直度指标提高了两倍。达涅利在中国投入运行了四套多辊盒EVO/5系统,巩固了其作为市场技术领导者和独特供应商的地位,并在4000 mm以上的宽厚板轧机多辊盒矫直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与众多铁公司合作,保证了调试过程中钢板质量优良,操作平稳,达产曲线能够快速上升。

智能精密不锈钢0.02冷焊机(EVO5多辊盒冷热钢板矫直机顶级产品之达涅利)(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