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可能是很多人的致命弱点,因为带在意个人能力和作品成果,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一作品迟迟未完成;二,内心容易崩溃。

这点类似销售工作,刚开始自信满满的为客户介绍产品,产品介绍完之后,当客户表示考虑一下时,在经验丰富的销售员也会感受到不舒服的感觉。

精益求精跟完美主义的区别(完美主义不能要)(1)

人往往因为太在意某些得失,反而搞乱了自己心态,是自己患得患失。

01 完美主义不能要,“精益求精”精神必须有

完美主义者通常都具有一颗“玻璃心”。稍加碰撞可能就会破裂,为了保护好自己这可容易破碎的心,他们选择不作为,不做事就不会感到不完美。——看似很有道理,本质上自己却以放弃机会的代价来维护自己的内心。

完美主义不能要,“精益求精”精神必须有!

很多人总习惯于将完美主义和精益求精看为同类。其实不然,完美主义是在最初做事情时,就想要尽善尽美以至于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如果某件事情,在最初判断可能未必达到尽善尽美的呈现,这类人会果断的放弃。

后者则不同,精益求精的意思是,那些已经将某些事情做得很好的时候,做事者并不认为它是最好的,反而觉得还是可以做的更好。精益求精的近义词有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跟完美主义的区别(完美主义不能要)(2)

举一个有关精益求精的例子,2011年上映的纪录片《寿司之神》的主角小野二郎将一生心血奉献给寿司事业。当小野二郎被媒体采访时,他讲述了自己当学徒时的经历:

“我练习煎蛋很久了,以为自己没问题,但在实际操作时,却不断搞砸。他们一直说‘不行,不够好’。”

小野二郎始终认为,当下的寿司技术还是有优化空间的;同时他还表示,所谓的高手就是,十年如一日的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不但精进。

二郎:“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臻完善,爱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

精益求精与完美主义本质区别在于动机,完美主义力求一次性,或短时间内达到最理想效果;而精益求精不同,它是以长期的时间线看到当下所做的事情。可能最初做的很烂,没关系继续行动。每完成一次就是一次精进的过程,通过后期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已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这个朴素的道理还能够应用到什么地方呢?

假设你准备开一家小吃店的话,首当其冲的是选品以及归纳未来的消费人群,其次认真做一番市场调研会很好。如何调研最有效呢?

精益求精跟完美主义的区别(完美主义不能要)(3)

可以效仿当年星巴克的例子。在星巴克创始之前,CEO霍华德·舒尔茨为了能够创作出截然不同的咖啡店,自己亲身体验和考察了意大利100家咖啡店。并且根据每个店面设计、咖啡口味作出了相应的记录和分享;经过深思熟虑的考察调研后,才有了现在这边优雅高端的星巴克。

你也可以采用这种海量对比调研的方式,将自家小吃味道提炼到具有个人特色的口味效果,相信一定会吸引大批量吃货前来。

是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追求精益求精呢?

还真不是的,在有些事情上,保持原状可能会更好!

02 事事精益求精,也会本末倒置

并非事事都追求精益求精,如果你这样认为了,可能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很多作家毕生的追求可能会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文笔”,毕竟它是吃饭的家伙。有意思的是,这点在有些作家身上却成为了弊端。

在一次唐家三少专访的文章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唐家三少从不刻意提高自己的写作文笔,反之他的写作水平基本是恒定的。通过他的小说作品就能够看得出。

某种程度上,不提升写作水平是唐家三少刻意为之。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也很好理解,唐家三少的小说读者多数为8-22岁的群体,而是很多都是小白群体,所以他只需满足这些读者的需求即可。另一方面,在国内这部分人群的数量很广泛,也就意味着作品的受众很巨大。

精益求精跟完美主义的区别(完美主义不能要)(4)

假如他提升了写作水平,又或许下一本小说的剧情过于深奥,必然会丧失一部分读者群体,因此唐家三少不仅没有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而是不但重复以往的写作风格。这样读者更加愿意阅读他的小说。

唐家三少与小野二郎不同,前者一旦精益求精的提升写作水准,其结果会严重丧失读者以及小说销量;后者一旦无法精益求精,势必会消减店面顾客的体验,以及前来光顾的顾客。

03 用户群体与目标达成一致性

通过上述两个精益求精的反例,可能你会有些茫然。到底是应该做事力求精进呢?还是保持原本水准更好呢?

答案很明显:根据用户群体需求和变现方式而定

首先,小野二郎的用户群体和变现方式,主要来自于客户进店品尝精美的寿司为变现方式。当客户品尝到很好吃的寿司时,就会分享给你身边朋友,甚至将身边朋友亲人带领过来品尝,这样就形成了免费的广告传播。当然,客流量的增加,日收入也会提升数倍。

精益求精跟完美主义的区别(完美主义不能要)(5)

唐家三少则不同,小说家主要以创作小说,销售书籍以及小说版权为主要变现渠道。小说卖的好不好主要看用户喜不喜欢读,一本小说读者群体越多,小说自身版权显然会更高。

阅读不同于食物,越精美大家也喜欢。阅读更注重读感和习惯体验。换言之,当大家都习惯于某位作家的写作风格时,很难再去适应新的写作风格。因此唐家三少需要不断输出重复性的作品风格,这样才能够使读者更加愿意阅读。另外,倘若他提升了写作水平,导致部分用户阅读不悦,也会失去这部分读者的。这也是为何唐家三少绝不提升写作水平的主要原因。

总之,一切涉及商业行为,都离不开用户群里以及变现渠道,这也是最终的目标。所以,不论选择哪种改善,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商业发展。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应该精益求精,可以试着倒推一下问自己:我的用户群里是哪些?我的变现渠道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