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将于1月20日至24日推出融媒体衍生节目《年年有戏》,节目中总台20余位主持人在大观园戏楼拜师戏曲名家,学唱大戏。近日,本报记者深入现场采访,见到了正在向师父敬茶学戏的总台主持人撒贝宁,而他的师父是戏曲名家王珮瑜。

1988年,12岁的武汉中学生撒贝宁差点儿改变了人生轨迹。那一年,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到湖北招生,撒贝宁以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通过了面试,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报喜,但父母反复考虑后,最终让他放弃了这个进京学戏的机会。同年,10岁的王珮瑜因一年前以一曲《木兰辞》获得苏州评弹艺术节一等奖而被称为“评弹神童”,3年后又以一段《钓金龟》获得江苏省“五一杯”老旦奖,在学戏的路上不断奋进。34年后的今天,曾与戏曲“擦肩而过”的撒贝宁成为总台最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之一,王珮瑜已经是京剧余派老生名家,两个人以师徒组合的形式碰面了。

小撒学戏入迷:“总台有个‘三大闲’,

小撒小尼朱广权……”

“请您教我一段最简单的老生唱段,类似歌曲中的‘一闪一闪亮晶晶’‘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一直被称为“凡尔撒”的学霸撒贝宁,面对王珮瑜,秒变小学生,虚心求教。不过王珮瑜却说:“简单的旋律其实并不容易唱,反而显得你音不准,节奏不好,要学咱们就学难的!今天试试《珠帘寨》中的‘昔日有个三大贤’唱段吧!”

王珮瑜一脸傲气(撒贝宁拜师王珮瑜年年有戏唱京剧)(1)

学霸小撒(左)面对王珮瑜(右)秒变小学生,直呼遇到了人生中“最难的题”。

王珮瑜介绍,“昔日有个三大贤”是《珠帘寨》这出剧目中与剧情最“无关”的一段,却又是整场大戏中的核心唱段,就是因为太精彩、太好听了,唱词把关云长古城会斩蔡阳的场面描述得震撼无比。看见小撒露出少有的忐忑表情,王珮瑜鼓励道:“小撒非常适合老生扮相,额头宽大饱满、鼻梁挺、眼睛细长、脸长、人中也长,几乎符合老生的全部特质。在吊眉之后,把五官拉长放大,会显得精气神更足!导板是最难的,我们先学第一句,学会这一句,后面就不难了。”

“昔日有个三大贤……”这一句唱词,小撒跟王珮瑜学唱了一遍又一遍,屡屡唱到破音、气息不足,甚至缺氧头晕。在总台各类节目中主持游刃有余、一直以才华横溢、幽默机智著称的小撒,直呼遇到了人生中最难的题,“我从小就喜欢听戏,看别人在台上表演觉得挺简单,真正到自己走上台才发现太难了!”

在王珮瑜耐心传授和点拨之下,小撒终于过关,欣喜地给同为总台主持人的好友尼格买提打起了电话,邀请他一同来参加《年年有戏》,并现场唱起“总台版”的《珠帘寨》:“总台有个‘三大闲’,小撒小尼朱广权……”

王珮瑜讲故事:打三通鼓,

谭鑫培为何用“哗啦啦”

在学戏过程中,好学的小撒对选段中的唱词提出了疑问:“唱词‘哗啦啦打罢了头通鼓,关二爷提刀跨雕鞍,哗啦啦打罢了二通鼓,人有精神马又欢,哗啦啦打罢了三通鼓,蔡阳的人头落在马前……’战场上鸣鼓为何不用‘咕咚咚’而用‘哗啦啦’?”师父王珮瑜笑着说,当年谭鑫培先生也被问过这个问题,其实唱“咕咚咚”也没问题,但“哗啦啦”确实要更好听,“这是谭鑫培先生的伟大创作,三个‘哗啦啦’都不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很多戏迷听这段就是在等这三个‘哗啦啦’。”随即,王珮瑜将唱词分别换以“咕咚咚”和“哗啦啦”各唱一遍,果然在效果上有很大差异。小撒听后,感慨道:“‘哗啦啦’把战场上风吹旌旗、战鼓雷鸣、人声鼎沸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撒在师父王珮瑜的指导下穿上戏服、拿起扇子,跟着乐队正式表演“昔日有个三大贤”,王珮瑜现场讲解关于戏服和盔帽的知识:“红蟒是老生中比较富贵的服装,在戏中一般是皇帝、驸马爷和身居高位的大官等人物的穿着,而盔帽中带翎子和狐尾的都属于不太正统的王,小撒扮演的李克用是沙陀国的大王也是老顽童,所以是这样的穿着扮相。”

王珮瑜还分享了这出经典剧目的创作故事,《珠帘寨》原名《十二太保》,亦名《沙陀国》,谭鑫培先生演全本时才改名《珠帘寨》。

“最早这本是一出花脸戏,因为李克用内心是一个非常粗犷的人,用花脸这个行当来演绎是非常合适的,但谭鑫培先生听过后,觉得可以改用老生唱腔试试,同时也保留了一点花脸脸谱上的符号,比如底彩比较红。”王珮瑜说,这出戏经谭先生改过之后,深受戏迷的喜爱,传唱度越来越高。正是因为京剧大师们不断开拓创新,以独特构思精雕细琢,才让国粹历久弥新。

师徒之约:此生幸会梨园中,

台下苦练“十年功”

学戏的同时,小撒也学到一些行话。王珮瑜说,京剧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既有规范,又可以有个性化定制,“每个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调,比如我跟琴师说,我今天嗓子不太在家,您给我低一个头发丝儿。这‘一个头发丝儿’到底降多少,全凭琴师自己拿捏,也考验我们之间的默契。”

小撒感慨,从小听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一直都以为是家长在鼓励自己,通过学戏才知道,十年功都是说的有天分的人,要是天资差一点,可能二十年都达不到上台的要求。“每一个行当、每一个领域,最终能够有所成就的人一定都付出了百分之一万的努力。”

小撒说,自己以前在家里经常跟父母一起听《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现代京剧,这次通过跟王珮瑜学习“昔日有个三大贤”,感受到了传统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真的是蜻蜓点水接触一下就入了迷,回家之后我要把王珮瑜老师这段戏找出来反复听,苦练‘十年功’。国粹几百年来流传至今,中国人的精气神,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礼仪和做人之道都在戏里面,我们一定要好好守护我们的文化宝藏。”王珮瑜告诉小撒,唱戏如同讲话一样,自有逻辑与规律,通过不断苦练,举一反三,一定能了然于心。“现在有这么多像小撒这样的各行各业的戏曲爱好者,不断用心学习和传播我们的国粹,京剧一定会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总台20余位主持人亮相《年年有戏》,

谁能直通戏曲春晚?

撒贝宁和王珮瑜只是《年年有戏》中众多“总台主持人 戏曲名家”师徒组合中的一个,节目中还将呈现鞠萍、徐俐、董艺、尼格买提、李思思、朱迅、张蕾、任鲁豫、龙洋、绿泡泡、杜悦、王冠、海阳等总台主持人拜师董圆圆、李军、小香玉、谷文月、何赛飞等各剧种戏曲名家学艺的故事。

王珮瑜一脸傲气(撒贝宁拜师王珮瑜年年有戏唱京剧)(2)

总台主持人朱迅(右二)与京剧名家宋小川(右一)合作表演京剧《白蛇传·游湖》

总台《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大胆尝试,创新推出的这档融媒体衍生节目《年年有戏》,邀请了20余位总台主持人走进大观园实景戏楼,以真人秀方式沉浸体验中华传统戏曲的魅力,在众多戏曲名家导师的指引下,与传统文化真正来一次近距离的拥抱。

总台2022年戏曲春晚总导演、《年年有戏》策划人兼总导演董艺表示,真人秀是“外衣”,戏曲文化是“骨架”,《年年有戏》聚焦于戏曲文化传承,集结总台主持人与各剧种名家共同向经典致敬,主持人们从“初舞台”展示与“新手村”体验开始,一路在观摩演出、刻苦训练与互动游戏中体味、学习传统戏曲,最终找准方向,拜师学艺。通过戏曲名家们的指导,深入学习戏曲知识、严格训练,完成毕业作品。毕业戏曲大秀中,不仅有原汁原味的经典戏曲剧目,更有戏曲跨界融合作品。戏曲春晚的舞台上,也会邀请《年年有戏》节目中部分主持人登台亮相,展示学习成果。

据悉,《年年有戏》将于1月20日至24日在央视频、央视文艺等新媒体平台播出,还将于春节期间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力求以“台网联动,移动优先”的理念,打通大屏与小屏的平台界限,以“短视频 真人秀体验 戏曲变妆秀”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用更加年轻的语态做更具沉浸式的戏曲体验,为即将于春节期间播出的戏曲春晚扩大网络声量,让更多年轻人品味传统文化魅力,把戏曲真正带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本报记者 王晶 韩雅芳

(转自:中国电视报)

来源: 央视综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