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临沧8月1日电 题:云南清水河边检站:一群当过兵的移民管理警察

作者 王超 张新明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巍巍阿佤山下,幽幽南帕河畔,有这样一群穿过军装的移民管理警察。军装在身,他们是戍守边疆的武警战士,换上警服,他们是镇守边关的国门卫士。

云南边防检查站一般多少人 云南清水河边检站(1)

图为工作中的江海平。 清水河边检站供图

2018年3月,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原清水河边防检查站从武警部队,整合原临沧边防支队8个一线边境检查站,成立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归国家移民管理局管辖。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全体官兵毫不犹豫换上警服,全体民警继续戍边。

军人到警察,他说压力很大

火热的7月,云南临沧正值三伏天,在芒卡口岸,地表温度已经超过50°C。

“你好,请出示证件。”“你好,请出示健康码。”为做好疫情防输入工作,穿着全套防护服的民警邱泰山正在对入境旅客进行登记。

云南边防检查站一般多少人 云南清水河边检站(2)

图为工作中的邱泰山。 清水河边检站供图

作为从战士转改的民警,仅有高中学历的邱泰山清醒认知自己的短板。为跟上形势,履行好工作职责,转改后,从移民政策、案件办理、周边国家概况、民族政策,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知识。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入境自首人员较多,案件办理压力持续增大,邱泰山被抽调到办案组,负责行政案件办理。没有办理过案件的他,不等不靠,主动学习。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办案流程、了解办案手续,尽快能够独立办案,他常常加班至深夜,学习法律法规,对照优秀卷宗,认真研究,保证自己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能够准确无误办结案件。

云南边防检查站一般多少人 云南清水河边检站(3)

图为身着军装的缑海龙(右)。 清水河边检站供图

现在的邱泰山,不仅是案件办理的行家,还负责起边境巡逻堵卡。他办理的案件通过评查,评分均在90分以上。“咱当过兵的人,就是有不服输的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邱泰山显得非常乐观。

作为军人,要执行好每一道命令

“警察,下车接受检查,双手抱头!”今年4月20日,根据线索,清水河边检站勐捧分站副站长缑海龙带队侦破一起跨境走私毒品案件。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缴获毒品188公斤。

缑海龙是甘肃天水人,原卖盐场边境检查站正营职站长,现任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捧分站副站长,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7次、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执法标兵”一次。

“回家,都想回家,陪着妻儿父母谁不想?但是,都走了边疆怎么办,手下的干部战士怎么办?”这位不善言辞的副站长,面对改革,面对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妻儿和父母,回家的渴望可想而知。

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坚决执行好“最后一道军令”,也要坚决执行好“第一道警令”,打好转改第一仗。面对改革和转业回家,缑海龙和支部一班人做了军人的选择。

转改后,缑海龙始终坚持以满腔热情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始终坚守在安保维稳第一线。2019年至今,缑海龙共查获毒品案件398余起,缴获各类毒品899余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61人。他用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诚,用忠诚书写了移民管理警察的担当。

可爱的“大白”,其实是一条硬汉

在排队候检的人群中,一位小朋友看到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民警兴奋地脱口而出:“快看,‘大白’!”

可爱的“大白”叫江海平,现为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南伞分站执勤三队队长。穿上白色的防护服,身材高大的他,像极了动画片里的主角“大白”,因此也被冠以这个称呼。

看起来“呆萌”的江海平,因缉毒曾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警官”;2021年被评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100名成绩突出党员民警”,是一条真正的硬汉。

近日,江海平和同事在南伞口岸例行检查过往车辆,这是他们日常工作的缩影。虽然看着琐碎平凡,但这是防走私、运毒和拦截在逃人员,以及其他非法物品或人员出入的重要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作为执勤队队长就应该冲在最前线,守好第一关。”说这话时,江海平身穿防护服长达6个小时,独自完成了150名入境旅客的查验工作。脱下防护服,江海平仿佛从水里刚捞出来,头发一绺一绺搭在额头上。

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南伞分站“外防输入”压力巨大。江海平作为队领导,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坚守在国门一线。每次执勤结束回寝室,江海平躺在床上总会浑身关节酸痛。那是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执勤,不透气引发的类似风湿的痛感,但他没有半句抱怨。

自转改以来,江海平始终带领全队民警在守护边境一线安全稳定的路上砥砺前行,深刻践行了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忠诚于党、忠诚于民的初心使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