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的位置图 传统的五势梅花桩的内容概述(1)

五势梅花桩

梅花桩的位置图 传统的五势梅花桩的内容概述(2)

一,五势梅花桩概述

五势梅花桩,原名落地干枝五势梅花桩,简称梅花桩或梅拳。它是我国武术运动中的一个传统流派,曾在冀、鲁、豫一带流传,后由韩其昌老先生由河北故乡带到北京。

五势梅花桩的拳势朴实无华、动作舒展大方,静如寒梅怒放,动如残花飘荡。

五势梅花桩是一个以苦为乐,苦过甜来的功夫拳;它具有拳势泰然、意境美好、动静相间、内外兼练、刚柔相济、体用兼备的特点。

五势梅花桩的内容纲目是:

一静(桩功),二动(进退、起落),三法(摆法、撤法、扎法),四门,五势,六合,七疾,八方,九成,十赢,十一器械,十二内功;另外还有拳、技、功法理论等。

五势梅花桩可以单人练功、二人练功、三人练功、四人练功,以至八人练功,还可以多人共同练功;它既有严谨的传统内功,又有踢、打、摔、拿、跌、扑、滚、翻等防身自卫的传统外功以及传统器械,是一派具有完整系统的拳种。

梅花桩的位置图 传统的五势梅花桩的内容概述(3)

(一)套路中桩步的基本概念

图中的大,在五势中名为大势桩,又名正势桩(如下期图1)。

图中的顺,在五势中名为顺势桩,又名单鞭桩(如下期图4)。

图中的拗,在五势中名为拗势桩,也叫十字桩(如下期图7)。

图中的小,在五势中名为小势桩,也叫丁势桩(如下期图11)。

图中的败,在五势中名为败势桩,又名捩势桩(如下期图16)。

(二)基本桩步变换概念

五势桩步变换是静力练习的功夫,俗称“拉架子”。用运动生理学的观点来说就是通过练功的刺激,加强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使其适宜地组织全身的劲力、挖掘机体的潜力,协调运动器官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久而久之,使练功者形成一个“气不涌出,面不更色”(心平气和).的整体功架(动力定型),从而收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效果。

五势梅花桩的练功顺序如图2所示。它是根据阴阳转移,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基本哲理,演变和建树的一支古老的学以致用的拳派。

梅花桩的位置图 传统的五势梅花桩的内容概述(4)

(三)五势梅花桩练功“五要”

一要正,即要姿势峥嵘;

二要顺,即要劲力通顺;

三要圆,即要变化圆活;

四要满,即要精神饱满;

五要够,即要气势泓浓。

如《练功要论》中谈:“势峥嵘、气泓浓、团团聚聚在中宫,隐而不发节节灵;神役气、气役形、霹雳交心心火动,上下左右遍体行。”

(四)动静变化歌

1.大势桩

气敛丹田站当中,留神细看来人形;

南来顺他上北往,东来顺他上西行;

见劲使劲借他劲,不可争力逆进行。

2.顺势桩

单鞭伸开一条线,四路来人能改变;

一变昆捶挂裹手,二变劐山捶当先;

三变手眼身法步,四变扫腿带地盘。

3。拗势桩

拗势伸开似龙行,合肩扣步走西东;

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拗步令人惊;

左翻右转横摆腿,栽捶快捶不留情。

4。小势桩

小势站好稳如钉,踢点截撞似猴形;

刁拿锁带靠身肘,勾挂踩扁步法精;

摧腿劈腿迎风腿,上下变转快如风。

5。败势桩

败势伸开回头看,左劈右扣随时变;

前后左右撑拨腿,前劐后挑上下翻;

脚打七分手打三,千变万化快为先。

二,基本桩步练习法图解

待续下期

梅花桩的位置图 传统的五势梅花桩的内容概述(5)

梅花桩的位置图 传统的五势梅花桩的内容概述(6)

1,太极梅花螳螂拳的跌法

2,简单易练的“少林空门桩”

梅花桩的位置图 传统的五势梅花桩的内容概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