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客户端首席记者 周尤 陈国栋 何春阳 王亚同 颜若雯 实习生 卞立成

红岩精神是一种信念(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1)

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伟大建党精神,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重庆,作为诞生地、发源地,一直被红岩精神深深地影响着。

7月1日,《重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将正式施行,弘扬红岩精神首次写入地方性法规。红岩家书和“狱中八条”是红岩烈士们在就义前写给亲人、同志的信,以及对革命经验的总结,为我们探寻红岩精神开了扇窗。

烈士们在书信中,殷切地希望他们的兄弟、姐妹、儿女、同志——后来人,永远跟党走,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作为后来人,我们做得怎么样,有何打算?“七一”到来之际,本报采访了6名不同领域的党员,通过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谈对红岩精神的感悟,话对红岩精神的践行。

狱中八条

“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红岩精神是一种信念(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2)

▲“狱中八条”是革命志士罗广斌提交的《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中最后一章的内容,是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在生命最后一刻向党总结出的八条意见。

来自机关的党员——

弘扬红岩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仰

首席记者 周尤

第一次知道“狱中八条”,李刚23岁。

从山东来到西南政法大学读书的他,经常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

“‘狱中八条’那种直言无忌、开门见山的坦白,那种勇于自我反省、自我革命的精神令人动容。”李刚感慨。

多年过去,李刚没有想到,自己的工作和“狱中八条”能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

2014年,28岁的李刚进入江北区纪委监委,成为一名“打虎拍蝇”纪检监察铁军。

“‘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严格进行整党整风……’‘狱中八条’涉及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干部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既有先烈在革命斗争经历失败和挫折后的体会总结,也对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殷切希望。字里行间有忧虑,有思考,有希望,却唯独没有一点颓废和灰心。”多年来,李刚一直将“狱中八条”当作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盏明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李刚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李刚说,每做一件事,都应该时刻想着为党“加分”。

2019年,李刚参与查办某国企招投标案件。许多涉案人经常借着谈话的机会邀请他吃饭、娱乐甚至送上现金、礼品,想借机探听案情。

“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专门干‘打铁’的活,面临的是硬碰硬的较量,尤其需要自身过得硬。”面对种种诱惑,李刚一一严词拒绝。

在调查组统一安排下,李刚对该案的招投标资料逐笔查验,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了疑点,在与涉案人员谈话中得到重要信息。凭着李刚这股硬劲,在启动调查后不久,案件取得顺利突破。

“我的工作不光要有硬度,也要有温度。”李刚说,有些涉案人员冥顽不灵,对违纪违法事实守口如瓶,这时他会尽量用党性、理想信念、廉政警示等触及他们的初心和良知,教育、感化他们。

73年前,诞生在黑牢里的“狱中八条”,是关押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的共产党人“最后的嘱托”。

73年来,它时刻警示后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弘扬红岩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仰!”李刚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就是对红岩烈士嘱托的回应。“我将始终坚持刀刃向内的勇气,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王朴烈士

“娘,你要永远跟着学校走,你要继续支持学校,一刻也不要离开学校,弟妹也交给学校。”

红岩精神是一种信念(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3)

▲王朴烈士 中共党员,重庆江北县人。大学期间,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兴办莲华小学、莲华中学,组建南华贸易公司等。1948年被捕,1949年10月28日,被枪杀于大坪,时年28岁。

来自农村的党员——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永远跟党心贴心

记者 陈国栋 实习生 卞立成

6月23日上午,北碚区静观镇王朴村党委书记刘浩带着几名党员,冒雨在王朴烈士陵园疏导交通、接待游客。

70多年前,王朴在母亲金永华的支持下,变卖万贯家产,接办志达中学(现王朴中学),以安排更多的党员干部到农村革命。后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时年28岁。

为更好地传承红岩精神,今年3月,王朴烈士陵园、王朴中学所在地的原双塘村更名为王朴村。

“王朴烈士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娘,你要永远跟着学校走,你要继续支持学校,一刻也不要离开学校,弟妹也交给学校’。这个‘学校’,指的是党组织。”毕业于王朴中学的刘浩说,王朴烈士牺牲前希望家人也永远跟党走,显示了他对党的忠诚,至死不渝。

在刘浩看来,继承烈士遗志,就是要把村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去年11月,刘浩上任后,针对村里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将党员按照有职、无职、外出、困弱进行分类,分别设岗定责,推行积分管理。党员为党组织、为群众办事,可转化为相应积分。积分情况作为党员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

村里大柏树至黄桷堡,多年前就规划了一条路,一直没修成。村里的盆景、罗汉松、蜡梅只得用板车通过很窄的便道拉出去。一棵花木卖100元,扣除运费和人工费,实际拿到手的只有二三十元。

今年3月,刘浩为村里争取到一笔公路建设资金,但修路要占群众的土地,有几户群众不太配合,一直不能动工。

在地里陪对方扯草、帮忙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党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去解群众心结。当有村民提出需用同样大的田来换被占的一分多田时,党员蒋贵容让出了自家的田。

一个多月后,工作做通。很快,一条长4公里、宽六七米的公路开工建设。目前,公路即将硬化。

“党员们给村里做好事,我们都看在眼里。”如今,村民们对村党委非常信任,村里工作推进起来都很顺利。

“王朴烈士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村里的党员。”刘浩说,村“两委”班子将抓住王朴村作为全市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机遇,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努力发展经济,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殷实。

苟悦彬烈士

“多多努力,无止境的进步。”

红岩精神是一种信念(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4)

▲苟悦彬烈士 中共党员,云南绥江人。1948年3月,他将《挺进报》传给进步群众阅读,被特务发现不幸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1949年11月27日牺牲,时年30岁。

来自社区的党员——

环境越是复杂,困难越是具体,越要迎难而上

记者 周尤 何春阳

小学四年级时,学校组织去歌乐山烈士陵园扫墓,蔡英俊第一次知道了革命先烈的故事。

年幼的蔡英俊只觉心痛,“那个年代的生活太苦了。”

30年后,作为一名已经在基层工作了10多年的社区书记,再次读到红岩烈士苟悦彬留给党组织的信时,他的内心“思绪难平”。

1948年,苟悦彬将地下党的《挺进报》给进步群众、技术工人传阅,不料,被国民党防谍保密组成员发现,为保全组织和身边的同志,苟悦彬独自承担了一切,于次月被捕。在狱中,他受酷刑7次,敌人始终没有从他嘴里撬出一句口供。

1949年3月,苟悦彬托一位出狱难友将在狱中写给党组织的信带了出去。

“入狱后受了七次刑,没有问出什么就算了。”

“多多努力,无止境的进步。”

“好好教育六如(苟悦彬儿子),要他继承爸爸的意志。”

……

苟悦彬字里行间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向往,以及由此产生的钢铁般意志令人心生敬仰。“苟悦彬烈士的书信,是从他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拳拳心声、切切真情。”蔡英俊感慨道。

70多年前的书信,对现在有什么启示?蔡英俊有自己的感悟。

3个月前,蔡英俊接到工作变动的通知,要从曾经任职的渝北区双龙湖街道凯歌路社区调到龙顺街社区,他顿时感到“压力山大”。龙顺街社区全是老旧单体楼,渝北老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坐落于此,还有“夜啤酒一条街”。在不少干部眼里,龙顺街社区情况复杂,是个“烫手山芋”。

“苟悦彬烈士说,‘多多努力,无止境的进步’,这对我们现在的工作一样适用。”蔡英俊说,环境越是复杂,困难越是具体,越需要发挥苟悦彬烈士身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迎难而上、战胜困难。

“社会不断发展,我们不能再用老办法与群众打交道,要适应新形势,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烈士书信中,蔡英俊找到了干事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

从最开始的脏乱差,到如今有物业公司统一管理、楼栋安装上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十几部加装电梯陆续建成、邻里矛盾纠纷日益减少,蔡英俊在社区治理中积极作为,让龙顺街社区在3个月内发生了可喜的改变。“下一步,我想创新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做社区真正的主人。”

蓝蒂裕烈士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红岩精神是一种信念(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5)

▲蓝蒂裕烈士 中共党员,重庆垫江人。青年时参加救亡运动,在重庆海员工会担任《新华日报》发行员,暗中从事党内交通联络工作。1948年,不幸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10月28日,英勇就义,时年33岁。

来自高校的党员——

像革命先辈期许的那样,昂头挺胸承载时代担当

记者 王亚同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这是红岩烈士蓝蒂裕在渣滓洞狱中写给5岁儿子的绝笔。

在去年10月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段振东接触到这封《示儿》家书,那时他刚转为正式党员。作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2018级本科生,他深深感受到烈士对后人的殷殷期许。

“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坚守内心最耀眼的光芒。”段振东说,蓝蒂裕烈士家书全文只有短短七十六个字,却承载着革命志士的豪情与无畏,饱含着对儿子的厚爱和嘱托。

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鞭策着后人。70多年过去了,理想光芒缔造出新时代的伟大盛世。精神超越生死,理想跨越时空,鼓舞着更多青年践初心担使命,不负时代接续奋斗。

今年21岁的段振东来自巫溪县红池坝镇,从小就随父母在外地打工,小学六年换了4所学校,高中才回到巫溪一所农村中学插班读书。随迁生活,并没有让他丧失斗志,却磨炼了他自强不息、永不服输的意志,立下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志向。

“山区孩子不容易,如果将来条件允许,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四年前,段振东考入重庆师范大学。大一暑假,他就与高中同学等三人到四川大凉山区参加支教活动,为孩子们辅导数学、地理等课程。

在段振东看来,蓝蒂裕家书中的“变秋天为春天”,是践行理想初心建设新生国家的垦荒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虽不用白手“垦荒”,但仍要时刻准备着,勇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放假返回巫溪老家的段振东,主动投身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并牵头在乡大学生组建了当地首支青年防疫志愿服务队,坚守防控岗位近一个月;今年3月,大学城出现确诊病例,刚刚实习回来的他又请缨加入战“疫”行动。

“昂头挺胸承载时代担当,这应该就是革命先辈期许的样子。”段振东坚定地说,其实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模样。时代在变,初心始终未变,革命前辈们的理想之光一直在赓续传承。

快毕业了,作为“00”后的段振东申请加入重庆师范大学支教团,将于近期赴城口参加新一轮支教活动。

未来,段振东希望成为一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老师,耕种自己的那一块“园林”。

车耀先烈士

“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

红岩精神是一种信念(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6)

▲车耀先烈士 中共党员,四川大邑人。抗战期间,他创办《大声周刊》进行抗日宣传,成为成都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人。1946年8月18日,牺牲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时年52岁。

来自两新组织的党员——

干事创业者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安逸”“奢华”

记者 颜若雯

读完车耀先烈士在狱中写的家书《先说几句》,重庆金山科技党支部书记、科研发展中心总监谭学林心潮澎湃:“车耀先烈士短短200余字的书信,洋溢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两新组织党员,谭学林已在金山科技这家民营企业的科研岗位扎根13年。金山科技的一楼大堂,醒目位置悬挂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照片,历史与当下之间,家国情怀都是干事创业者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细读这封家书,谭学林感到,车耀先烈士提及的“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为后人指明做人做事的方向。

高三那年在潼南一中入党时的情景,谭学林至今难忘——当时,他认真撰写了入党申请书,并在学校党组织活动中大声念读。谭学林把这次党组织活动视作人生第一堂党课,立志做一名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谭学林从郑州大学材料专业毕业后,在求职过程中,了解到金山科技研发了无线内窥镜系统——患者无需任何麻醉,服下智能“胶囊”就能代替胃镜进行检查,几乎消除了传统胃镜检查带来的痛苦。

这项研究成果投入临床后,患者费用从1万元降到3000多元,外国同类产品“被迫”降价。

这件事极大地激发了谭学林的使命感,也成为他入职这家公司的原因之一。推动国产医疗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开展原始创新、实现增量降价,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中国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成为谭学林奋斗在科研岗位上的“诗和远方”。

“正如车耀先烈士所说,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谭学林说,尽管公司过去的成就斐然,但干事创业者决不能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安逸”“奢华”。

2018年,谭学林再次进入一个项目攻关阶段,他与重庆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一同住进校门口的宾馆“潜心破题”,大家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12点全身心投入,一个多月后项目完成,走出宾馆才察觉已经换了季节。

谭学林的下一个目标,是开发胶囊机器人,可以自主巡航检查,为患者进行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

黄楠材烈士

“为国工作,还要代我做一份;要教育儿孙为国读书,为国扛枪。”

红岩精神是一种信念(与红岩精神的跨时空对话)(7)

▲黄楠材烈士 中共党员,重庆云阳人。1928年在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女子师范学校、云阳中学等校任教,利用教师身份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49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监狱,同年11月14日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时年42岁。

来自国企的党员——

将红岩精神转化为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记者 何春阳

“重庆人可能对江姐比较熟悉,但还有很多革命先辈和他们一样,用生命守护自己的信仰。”6月27日,在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一厂党建活动室,厂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文平从书柜中抽出一本她常翻阅的《红岩家书》,向记者道出了她深藏于心的红色记忆。

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文平对黄楠材的印象极为深刻。

在她看来,黄楠材烈士的一纸家书、12条嘱托,是作为丈夫留给妻子李世荣最后的念想。然而,其间却少有寻常夫妻的难舍难分,更没有面对艰难困苦的怨天尤人,而是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透过这纸家书,黄楠材等老一辈共产党人抛洒热血、向死而生的英勇形象跃然纸上。“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文平说话中带着敬意。

“为国工作,还要代我做一份;要教育儿孙为国读书,为国扛枪。”这是黄楠材写给妻子的家书中,最打动文平的地方。

“他知道自己身陷囹圄,随时可能牺牲,但在最后关头,他想的仍然是为国奉献。”文平认为,“代我做一份”“为国扛枪”,透露的是黄楠材预感自己即将牺牲而感到的遗憾,但遗憾的不是失去生命,而是遗憾不能再为国家做些什么了,所以请家人帮他实现忠心报国的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我们要庆幸生长在和平年代,但绝不能忘了是谁流血牺牲才换来了今天。”文平有个信念:“老一辈共产党人在顽强斗争中培育、铸就的红岩精神应该被传承和发扬,转化为大家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首先从我自己做起。”文平说,今后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领厂里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推动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坚持以品质为信条,全力以赴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身边的红岩精神

红岩联线

打造“花样课堂”讲好红岩故事

6月28日,记者从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获悉,为用心用情讲好红岩故事,红岩联线依托红岩故事宣讲团,打造讲诵展演、现场教学、情感教学、实践教学等“花样课堂”开展宣讲,传承弘扬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不久前,红岩故事宣讲团走进沙坪坝小学,为学生们生动讲述了《一位特殊的政治犯》等红岩故事,让孩子们感受红岩先烈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引发了师生强烈共鸣。

红岩故事宣讲团分为历史研究宣讲、公共教育宣讲、党性教育宣讲、研学教育宣讲、文艺展演宣讲、志愿服务宣讲等6个分团。他们创新开展“红岩精神流动风景线”“让小萝卜头进校园”等特色活动,讲述红岩故事、传扬红岩精神。目前,已开展宣讲达18万场次,足迹遍及全国16个省市和地区。记者 王亚同

红岩巴士

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红岩精神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6月28日,磁器口东门,一支来自东北的“夕阳红”老年团踏上T198红岩巴士后,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竟齐声唱起这首老歌。

驾驶员任伟笑着告诉记者,这样的场景他已经“见惯不怪”了。自去年6月30日红岩巴士开行以来,他听到太多人对红岩巴士的褒扬。

有人说,自己从未见过这么“惊艳”的巴士;有人说,一上车就感觉踏入了沉浸式的“小型红色博物馆”;还有人说,要带孩子再来坐一趟红岩巴士。

红岩巴士是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西部公交,为弘扬红岩精神专门设计打造的,串联起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广场等红色景点。

车身以红色为主,融合了红岩雕像元素;车内顶部是红色五角星立体设计,驾驶位挡板、座椅背、扶手旁都贴有红岩人物事迹和插画,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岩精神。记者 何春阳

红岩大讲堂

“不一样”的党建引领

“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必须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6月29日,重庆华侨城第30期“红岩大讲堂”开讲。

“红岩大讲堂”是重庆华侨城党委自2020年起推出的、具有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功能的平台和特色党建品牌。大讲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红色历史、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等。

重庆华侨城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重庆华侨城党委升级打造“红岩大讲堂”2.0版,构建“红岩”党建品牌矩阵,实现“红岩”品牌在公司各个组织全覆盖。今年,重庆华侨城党委进一步创作“红岩”党建品牌矩阵专属IP——“渝大岩”和“粤小荞”(简称“渝粤同学”),通过公司党委、所属5个党支部以及各“岗、区、队”,公司纪委、团委、工会四个层面,统筹开展“结对共建”,深化打造“红岩大讲堂”3.0版,目前已与7家外部单位建立共建关系,以此构建共赢共享的“党建 ”公共关系生态圈,有效实现了党建品牌从“对内凝聚力量”向“对外输出能量”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