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州市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锚定“双碳”目标,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广州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广州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1)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配额累计成交量稳居全国试点首位

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双碳”政策体系,制定《广州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扎实稳步推进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完成全市2021年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持续强化碳排放管理。积极参与国家、省碳市场建设,指导我市企业100%完成配额清缴履约。为超500家企业试点开通碳账户,授信额度超15亿元。开发全国首个面向企业的碳排放计算工具-穗碳计算器,803家工业重点用能单位接入使用。截至2022年底,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碳配额2.14亿吨,总成交金额56.39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6.37%和35.22%,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首位。

深化建设广州碳普惠制。编制《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实施办法》,探索广州自愿减排项目的实施和推广。截至2022年底,17个项目备案为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减排约12.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组织开展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在海珠湿地、碳普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市绿色低碳意识提升,助力低碳生活的践行。

南沙新区被列入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

积极创建低碳试点示范。南沙新区被列入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花都区、从化区省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称号。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参与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机构和交易机构联建,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承建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探索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协同治理。编制公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列入名录的企事业单位1140家。编制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同时,对重点排污单位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全力梳理并纳入环境统计体系,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机制建设。制定实施《广州市202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工作方案》,建立常态化减排核算机制,2021年度全市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9381吨、5179吨、60762吨、9827吨。(文、图/杜娟 穗环宣)

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