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康老师,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名家、老生李宗余(一说李宗岩)是她的父亲、她的开蒙老师是于玉蘅、她的主教老师是华慧麟、有人称她是“金嗓子”、有名京剧演员,有名的京剧夫妻李维康、耿其昌,国家一级演员、京剧旦角名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京剧李维康个人资料简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京剧李维康个人资料简介(京剧故事:京剧界历史上)

京剧李维康个人资料简介

李维康老师,有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名家、老生李宗余(一说李宗岩)是她的父亲、她的开蒙老师是于玉蘅、她的主教老师是华慧麟、有人称她是“金嗓子”、有名京剧演员,有名的京剧夫妻李维康、耿其昌,国家一级演员、京剧旦角名家。

当年风华正茂的李维康曾以一出《蝶恋花》而蜚声剧坛,引得万人瞩目。后来更因相继演出了《李清照》、《恩仇恋》、巜李凤姐》、《宝莲灯》而名扬四海,享誉海内外,成为当代中国京剧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维康所以能有今日之成就,绝非一日之功,她十一岁时幸运地考入了中国戏曲学校,这对平时爱唱爱跳的李维康来说真是如鱼得水,爱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史若虚校长和老师们发现她有一条得天独厚的好嗓子,而且天资聪颖,悟性强、很快成了班里的尖子生。王瑶卿的亲传弟子于玉蘅为她开蒙,教了一出《二进宫》,之后罗玉平、程玉菁又教了她《三击掌》、《武家坡》、《宇宙锋》、《桑园会》、《春秋配》等青衣戏,为了拓宽她的戏路,学校又安排华慧麟,芙蓉草、荀令香、雪艳琴、谢锐青等教她《穆柯寨》、《十三妹》、《廉锦枫》、《鱼藻宫》、《樊江关》等花旦和武旦戏。李维康自己也深深懂得要想学得会、就得多受罪,于是每天清晨天不亮就和同学一起练功、喊嗓子,为了学演《花木兰》,天天比别人还要早起一小时,穿厚底劈腿、跑圆场,学演《扈家庄》时穿上软靠下腰打把子,为了培养她多方面才能,还让她学演了《黛诺》、《四川白毛女》、《六号门》、《红嫂》、《红灯记》等现代戏,学校为其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功底,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四人帮"垮台了,剧院决定编演《蝶恋花》,为了演好杨开慧,李维康到湖南韶山体验生活,她走遍了板仓的山山水水,访问了当地的老老少少,在岳阳古道上,乡亲们告诉她霞姑在这里被押解走过时大家是怎样流着泪为她送行,李维康望着那连绵叠翠的群山,哟着这松竹滚滚的涛声,遥想杨开慧在这里生活和战斗的情景,不禁心潮澎湃,几乎要推开这关不住的心扉、迸发出来。于是她暗暗憋着一股劲,不演好杨开慧誓不为休,果然上天不负苦心人,努力的代价必然带来丰收的硕果,之后每演至此,李维康几乎忘掉自我,心情无比激动地唱书,“我将我身献我党,严冬过后是春光",接着听到的是雷鸣般的掌声,看到的是满脸泪水的观众,这就难怪老革命家李淑一望着李维康的脸说:开慧,演(你)活了。杨开智老先生拉着李维康的手说,你就是开慧妹子。《蝶恋花》不胫而走,风靡了全国,人们同时也发现李维康有着一条不同寻常的金嗓子,真称得上是高遏行云、低竹流水,似乎人嗓它的音律在她这里展宽了,而且好听、动听,唱得好、唱得美,然而你又说不出她唱的属于哪家哪派,无论是梅、尚、程丶荀的腔调还是王瑶卿、张君秋的旋律在她的演唱似乎都可以找到踪影,然而又绝没有死学的痕迹,有人说她是不派之派,的确她不能算是哪一个流派的继承者、哪一位名家的传人,而是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当代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从1977年以来她复排的许多优秀传统戏,像《秦香莲》、《四郎探母》、《汾河湾》、《游龙戏凤》、《宝莲灯》、《霸王别姬》、《白蛇传》、《玉堂春》、《谢瑶环》等,但她每排一出戏,都不是循规蹈矩地老戏老演,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条件做出必要的革新,因此她演出的戏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同时她还创演了一些新戏,如《李清照》、《恩仇恋》等,而这些戏里的男主角大多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耿其昌扮演。耿其昌与李维康是青梅竹马,在戏校同是班里的尖子生,从小一块配戏,艺术上的合作为二人心头也播下了爱情的种子,结婚后的和谐生活又促进了他们艺术上的默契,人们说他们二人演唱的生旦顿戏是当今京剧舞台上的最佳搭档,李维康事业上的成功也为她带来了荣誉。1984年中国戏剧举行了首届梅花奖评选,李维康没有任何争议的得到了桂冠。1989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决定设立一项表彰优秀演唱艺术家的大奖,首次获得此项殊荣的京剧艺术家有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张君秋、李世济等,而中青年演员只有李维康一人,主办单位还把李清照唱片镀上24K金,颁发给了刚过不惑之年的李维康。1995年中国文联决定在艺术界诸多门类中推出最有代表性的世纪之星,李维康当仁不让地成为京剧界首选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京剧基金会主办的梅兰芳金奖大赛在全国众多的旦行演员中,李维康又是独占鳌头,首屈一指的金奖获得者。她终于奋斗出来了,她的足迹遍及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丶西班牙、瑞士、伊拉克、朝鲜等国,她那精湛的技艺也得到了国外观众的赞誉。李维康在献身京剧的同时,还涉足了影视天地,她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中扮演的韵梅获得极大成功,荣获了第四届精英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当时已是知天命之年的李维康没有在荣誉面前止步,而是精神百倍的参加各种演出活动,为京剧事业的繁荣做着不懈的努力。

李维康她从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到当时呢,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演出实践史了。在戏曲学院的八年学习呢,她很多的老师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人品、做人都给了她很好的教育,这些老师呢都是很优秀的前辈艺术家,他们呢在50年代呢或者60年代都是无私的奉献,那么她呢在这个时候受到了他们良好的教育,她由衷地感谢这些老师、感谢他们的校长史若虚,要感谢和她多年合作的剧作家邹忆青、戴英录(禄),还有作曲家刘吉典、关雅农先生,她要特别地提到,因为她很多的戏都是这两位先生来做音乐创作的,他们在这方面的造诣非常的深,那么由于他们腔写得好呢,才有助于她表现人物用她的技巧来塑造人物。另外呢就是要提到就是她的许多合作者,尤其她的乐队、有很多的琴师啊、二胡、月琴、弦子啊,都是也是三四十年的合作了,他们呢也是在这方面一直的和她合作得非常愉快,那么他们呢,一些成果也都是大家共同研究取得的。还有很多演员的合作者了,差不多都是三十年以上的合作,那么李维康她当时从事艺术四十余年嘛,主要是她觉得在三方面进行了演出实践,一个是继承传统,再一个就是搞新编历史戏,然后就是演现代戏。她自己就是这么想吧,对于传统戏呢她就是以继承为主,那么就是要争取我们的老观众,又要希望有新观众来到剧场看她的演出,所以她就说对传统戏首先必须是忠诚于原著,因为它总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嘛或者是两百年的历史,所以说它有很多很多的传统的观众。另外呢,能够留传下来的剧目呢,都是在艺术上和这个各方面都是比较完善的,所以说首先要继承,像《四郎探母》啊,比如说我(他)们俩的对唱快板,她是觉得因为他是前面有一个听他言,到后边这个快板,到后边就是乔改扮,那么这三段呢都是流水和快板,就都是这种板式,如果三四段这个东西没有变化的话,那么观众会觉得这个、就觉得好像不够满足吧,所以李维康呢就把第一段“听他吟"和这个“你的海量放宽”这两个节奏呢稍微有变化。

到了快板的时候呢,自己就要把自己的所有的一些心腹事都要跟他讲,而且自己要急着说,我要帮你,我要去给你盗令,那么这我就是担心你回来不回来,那么这个时候李维康她就把节奏加快。另外唱到她乔改扮,就是你到后宫乔改扮,这段唱呢那么又比前面的节奏呢稍微地又下来一点,那么这件事情已经决定了,所以说她的心情也好了。像《汾河湾》这个戏呢,她就是主要是首先是继承梅先生的唱念、那么当时呢她也有梁小鸾老师呢给她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她觉得梅先生和马先生他们这个念白上非常地口语化、生活化,她是非常欣赏的,所以在这方面呢梅先生的唱腔也非常大方、雍容大方,那么也符合这个人物身份,唱念基本是用梅先生这个派梅派来继承的,但是在动作上因为梅先生已经去世了,她没有机会跟他学习,那么后来呢她又请教了这个江新蓉老师,因为她觉得程派在动作上非常的丰富,那么她后来因为她也看过一些老师,像赵桐珊老师他们的表演,她都是非常的喜欢,那么她也希望呢她自己在这个表演上手段更丰富一些,所以就向程派的老师也进行、也请教,那么另外呢她自己呢,在动作上呢后来呢也有些发展,像进窑啊、像那个好做夫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