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今年37岁,烟酒不忌,夏天更是喜欢吃烧烤、火锅,这几个星期也是时常半夜徘徊在大排档,好不潇洒!然后,上周开始,刘先生发现自己上厕所很受罪,老是腹泻,大便不成形,有时候便意很重,跑到厕所却怎么也拉不出来,实在影响生活。不敢大意的刘先生只好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结果肠镜刚进去没多久,就发现了一个约4*5cm的占道病变,医生在肠镜下行EMR手术切除,而病理结果显示为管状腺瘤,属于早癌范围。幸好已经切除,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肠癌最容易预防的5年(肠癌是傻癌)(1)

经此一遭,刘先生很是后怕:“幸好来医院做了检查,不然等肿瘤长大, 还不知要受多少罪!”

而医生也提醒,肠镜虽然听着“痛”,但却是高性价比的检查手段,特别是对于肠癌高危人群来说,一定要做一次检查,预防肠癌。

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

肠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流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38.7万例,占全恶性肿瘤的9.87%,死亡病例18.71万例,占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8.01%。

然而,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IRAC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结直肠癌病例新发已增长到55.5万例,占全恶性肿瘤的29%!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结直肠癌不降反升,引人深思。

二、肠癌是“傻子癌”,好防也好治

虽然结直肠癌发病人数只升不降,但一个事实是,结直肠癌其实是消化系统肿瘤家族里最容易“防”,也是最好“治”的肿瘤,它发展迟缓,易于发现,也被医生戏称为“傻子癌”。

1、诱因好规避

饮食因素:肠癌的发病率是跟很多因素有关的。首先它跟饮食结构是有关的,长期的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会明显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

生活习惯:长期吃刺激性的食物或饮酒,这些对消化系统都是有一定损伤的作用,戒烟戒酒也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手段;

肥胖:缺乏体育锻炼,经常久坐的人,发生肠癌的概率也会显著增高。临床发现,BMI>29的人比BMI<21的人,风险增加一倍。保持正常的BMI数值,能有效降低肠癌发生率。

肠癌最容易预防的5年(肠癌是傻癌)(2)

而除了以上主要诱因,遗传因素、肠道慢性疾病等都可能诱发肠癌,生活中主动规避这些高危因素,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2.症状易发现

大部分癌症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是肠癌的早期信号有迹可循,我们需要及时关注身体出现的异常。

便血:肠道肿瘤在分裂增值期间在受到粪便刺激时可能会导致破裂出血;

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小,可能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腹痛腹胀:偶感腹胀、腹痛,也可持续出现腹痛表现,甚至可摸到腹部包块;

消瘦、乏力:肠道肿瘤引起消化系统紊乱,食物无法正常消化,患者吸收能力受阻,身体越来越羸弱。

3.切除息肉,预防效果好

《BMJ》发表了一项来自瑞典的大型回顾性临床研究,该研究纳入瑞典病例40.1万例,通过对比发现,一级亲属的结直肠息肉病史使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上升了62%,在校正干扰因素后依然上升了40%。

可见息肉的存在,对肠癌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通过早期检查发现息肉,对于有癌变的息肉实施切除处理。通过在癌前将病程控制住的手段,可大幅度降低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肠癌最容易预防的5年(肠癌是傻癌)(3)

三、肠镜检查不可少,三大作用防治肠癌

可能很多人对结肠镜依然抱有抗拒心理。但真实的数据告诉我们,通过肠镜筛查可以降低56%的肠病风险以及50%的死亡风险。

预防作用:肠镜是检查肠癌的“金标准”。通过医生操作肠镜,直视发现并收集活组织标本、可检出大肠息肉、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可以说一次检查,多种肠系异常可以被发现,从而对肠道进行一次全面客观的排查,让癌变情况无处可逃。

诊断作用:肠镜通过精密仪器,可以把肠道的情况清晰反馈到液晶屏幕,通过观察可清楚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侵犯肠管的范围等。放大内镜可以进行显微观察,明确诊断病变是腺瘤还是癌,也可判断癌组织的浸润深度,了解其病理分化程度。

治疗作用:目前,肠镜下可以开展各种疾病的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肠道息肉切除术、早期大肠癌的内镜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

肠癌最容易预防的5年(肠癌是傻癌)(4)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教授指出,根据肠癌的特性,自40岁开始,无论男女都应进行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等级。而包括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本人有肠道腺瘤病史、有慢性肠病炎症、有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者等在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癌的筛查。

四、得了肠癌如何治?

在确诊肠癌后,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目前肠癌的标准治疗有手术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常用治疗手段有两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优选的治疗方法,它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限和生存质量,通过该切除组织标本,还可以估计患者康复程度,检查肿瘤是否发生RAS和BRAF基因突变,以便指导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用药。

而近年,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优势人群中不断开疆拓土。对于适合高强度化疗的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或转移性结肠癌,2021年V1版NCCN结肠癌指南就新增了O Y或帕博利珠单抗用于MSI-H/dMMR人群一线治疗,其中帕博利珠单抗被列为优选推荐。免疫治疗的推进,也为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肠癌最容易预防的5年(肠癌是傻癌)(5)

近几年国内免疫治疗的发展迅速,多个我国自主研发的PD-1单抗获批,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国产的免疫靶向药可以进入临床,为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多选择和获益。#健康明星计划##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结直肠癌为何偏爱中国人?怎么防?这3个知识点你必须知道》.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2021-05-28

[2]《专家详解哪些人群需要做结直肠癌筛查》.中国青年报.2021-04-2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