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本期第五十三回!

最近几期水浒细节解密,大锤向列位读者听友介绍的都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白道官职。今天大锤要讲的,是一个目前仍旧处于悬案状态的水浒官职,这就是“提辖”。

解密水浒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水浒细节解密之)(1)

这个提辖是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军官职务名称之一,按照书中的描写,属于中下层军官。之所以大锤说这个提辖在《水浒传》中很重要,就是因为,在108位梁山好汉中有4人在上梁山之前担任过这个军官职务,这就是花和尚鲁智深,是渭州的鲁提辖,还有就是急先锋索超和青面兽杨志,这俩是大名府的提辖,另外再加一个登州兵马提辖、病尉迟孙立。

这四位好汉都是《水浒传》中戏份比较多的。除了这四人之外,还有一个梁山好汉与提辖也是有关联的,这就是赛仁贵郭盛,根据郭盛自己的说法,他的一手方天画戟是跟嘉陵的一位张提辖学的。

解密水浒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水浒细节解密之)(2)

而且按照《水浒传》中的情节描写,“提辖官”具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提辖属于长官的亲信下属,常常要负责帮助长官处理一些私人事务,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用的借口就是经略府要采购肉馅,也就是鲁提辖自称为长官来买肉馅;而杨提辖替长官押送生辰纲,也属于私人财物押送。

《水浒传》中的提辖官,第二个特点是提辖们普遍手下有军卒士兵,有权力参与军事行动。比如杨志、索超在校场比武,以及后来孙立也能够以提辖的名号进驻祝家庄参加战斗等等。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水浒传》描写的在北宋末年水泊梁山的世界里,大家对这个职务普遍还是比较尊重的,少有鄙视,比如双鞭呼延灼在与鲁智深杨志等人交战之后,就以提辖的职务来称呼二人,认为两人武功高强。

解密水浒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水浒细节解密之)(3)

但是问题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提辖”这个官职在宋代有太多的谜团还未解开,有没有《水浒传》中的这种“提辖官”,学界还存有争议。比如说,在宋代确实有“提辖”这个职务,但是这个职务是文职的,南宋时期负责谓榷场、货务、买卖、文思院等事务的文官,被称为“四提辖”。这显然与《水浒传》中的武将提辖大相径庭。

当然,北宋时期也确实出现过军事领域的“提辖”,这就是两宋时期有规定,大的州府或者边境要冲地带的行政长官,往往也兼职“提辖兵甲”,不过这个“提辖”职务很高,而且往往是文职长官兼任,跟《水浒传》中描写的低级军官也不一致。

解密水浒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水浒细节解密之)(4)

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宋代的军官职务是要分为官、职和差遣的,“提辖”就属于差遣这一类,具有临时性和指派性的特点。而在《水浒传》中大量出现三者混用的情况,估计是施耐庵既没有当过朝廷的官员,也不太了解宋代的官制。

那么,是不是说宋代就确实没有“提辖”这个职务呢?也不是。清代人考据《水浒传》时,就认为“提辖”是宋代的中低级武职名。其实,宋代特别是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确实出现过“提辖”这个中低层的武官名称,不过这个名称很可能不是体制内的正式官名,而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非官方的称呼。

解密水浒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水浒细节解密之)(5)

比如,金兵进攻北宋期间,相州守臣赵不试顽强抵抗,最后粮草断绝援兵不至,为保全相州百姓,赵不试投降,但是自己则投井殉国,跳井之前还命令自己手下的统制官(相州当地的武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旅长或者团长),在自己跳井之后往井里面覆盖泥土,表示必死之意。

这个故事在《三朝北盟汇编》里面记载时,级别较高的统制官就被改成了赵不试属下的提辖官,估计是在作者的印象里,这种为官员殉国善后的,一般都是官员所属的亲兵之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两宋时期人们对于“提辖”的基本认识。

解密水浒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水浒细节解密之)(6)

南宋的著名诗人陆游也曾经记载过一个关于提辖的故事,说的是南宋名臣林栗在州府担任长官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有人在官府门口贴假通知,宣称长官林栗在本府提辖的谋划之下决定出兵搞一次军事行动,林栗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事情,显然这是由人冒充他发布的假消息。

林栗就根据这个布告的笔迹展开调查,最后发现是官府里一个典吏干的,因为典吏受不了长官府里的提辖的欺压,所以才弄个假布告,目的不是冒充林栗,而是要报复所以栽赃给提辖,用布告这么大的动静来引起林栗的注意。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明,提辖作为长官的亲信,对于其他下属低级官吏是有优势的。

解密水浒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水浒细节解密之)(7)

而这些对提辖作用和功能的描写,在南宋成书的《夷坚志》中也有类似的情景。这些宋元时期对提辖的非官方描述,与《水浒传》中替长官买肉馅、押送财物等行为的提辖,是一致的。因此大锤估计,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引入正史中并没有出现过的武官“提辖”,实际来源于宋元时期的民间习俗和笔记文献。

解密水浒中不为人知的真相(水浒细节解密之)(8)

也正是从《水浒传》开始,“提辖”开始大量出现于其后的明清小说中。其基本职务和功能也与《水浒传》中的提辖类似,甚至提辖开始成为那些芝麻绿豆小武将的统一代称。

正如后世的三言二拍中所说的那样:一说到领兵的武官,无非也就是都监、提辖、县尉、巡检之类。虽然这几个职务其实从历史学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差别挺大的,但是在《水浒传》开启的小说世界里,“提辖”秉承了民间的习俗,经过明清历代小说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对中低级武官的一个泛指。管他是官是职还是差遣,在民间的文学语境中,列位读者看官听友,把“提辖”等同于基层小武官,就是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