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网
王小米 文/图
每天早晨出门前,白露露都会精心打扮,对她来说,上班就是赴一场盛宴。这所学校对老师有条铁规,绝不让家长批改作业,因为这是老师的事情。英语老师陈琳恳请家长不要在外面给孩子报补习班,“请你相信我”。保安刘再安俨然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网红,因为他给学校写了一首校歌很受欢迎。另一个受欢迎的知心大叔是食堂大厨赵金遂,他口袋里永远装着孩子喜欢吃的零食,遇到谁不开心了,就上前塞上一把。创办这所学校的西华人孙银峰在荥阳租了300亩地,每个班级都分了一块菜地,9年来带着孩子们种地,行走四方、看诗和远方。校长李建华的办公室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差不多每天都有过生日的学生给他送蛋糕、合影、接受校长回赠的书籍。在李建华眼中,每一个老师都是珍贵的存在,每一个孩子都是美丽的不同。这里是一所学校,一所不太一样的学校。
这是我听过最有趣的一节数学课
2020年12月31日晚,豫记主办了一场“这就是河南”文化跨年夜,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李建华的演讲,征服了很多在场嘉宾,大家对这所学校的故事充满了好奇,纷纷找他合影、加微信。没来得及合影的嘉宾事后也向豫记打听,艾瑞德学校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我们将这些询问反馈给了李校长,他很重视,邀请豫记的小伙伴去体验一天的校园生活。位于高新区红桦街11号的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共有53个班级,1595名学生,学校的大门口,一行大字说明了这所从小学 幼儿园民办学校的办学理念——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的学校。我们上午9点钟走进了三年级二班的教室,这里正在上数学课。但讲台上带着同学们温习作业的,并不是老师,而是一个小男生。上课铃响起,小男生走回了自己的位置。
年轻的女老师上场,她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讲数学题,而是问学生:“我们的校风是什么?”。
“干净!有序!读书!”孩子们齐声回答。老师说校长和图书馆长刚进了12套图书,每套书14本,让大家计算一下一共多少本。
这个教室的布置很特别,课桌并不是一排一排的,而是一组组的正方形,5个学生一组,接到老师的任务后纷纷拿出了小黑板演算了起来,然后一组组走上讲台公布自己的演算过程和答案。
上台的孩子都很会调动氛围,讲解开始前会先带着大家喊口号,“三二班,三二班”,下边的同学齐声回应:“坐姿端正,目光聚焦”,然后正襟危坐,认真听台上的同学讲题。
“进位就像小手枪打小怪兽,这个数是小手枪,这个是小怪兽.......”一个男孩在黑板前侃侃而谈,循循善诱。
每个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数学题,然后还会再出一道类似的题考大家,像个老师一样点名让同学回答,得到正确的答案后,会鼓励同学:“非常好,你已经完全学会啦。请坐,掌声。”
还有个小组代表在讲解的时候,故意把答案写错,正当大家窃窃私语时,讲题的同学指出了这里有一个易错点:“为了帮助你们记忆。”
这种互动和讲解非常有效,学生们又都开始举一反三,拿校长和馆长买书的事儿开始了更多的数学题联系。
在这节数学课上,我们发现,老师是尽量少讲少说,学生都在争先多做多说。校长李建华说,艾瑞德的老师很喜欢拿他当道具给学生上课,他对这种有温度有故事的课堂也很受用。
这就是艾瑞德推行的自然生长课堂,李建华所推崇的五要素是:基于关系的相遇与对话,基于自主的探索与发现,基于合作的互动与体验,基于理解的分享与表达,基于发展的激励与评价。
这是我见过最暖男的一个小学校长
这天下午,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拓展课。街舞的孩子们在随着节奏跳舞,烘焙的孩子亲手做出雪花酥,机器人制作的孩子们在专心手里的每一个细节。
绘画的孩子们两三结成团,推搡着其中一个女孩子:“你别怕啊,我们陪着你去呢!”原来,这个女孩子要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送给李校长。在一楼的“芝麻街”上,张贴的全是孩子们亲手设计的社团活动海报。
在艾瑞德,孩子们特别有礼貌。孩子们见到李校长,见到老师们,都会争先恐后地鞠躬,打招呼。你能感觉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真诚和快乐。不管是李校长和老师,都会认真地回礼。李校长的办公室是一直敞开的。这里挂着一整面墙的照片,这都是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跟校长的合影。李校长的办公室里有一排书,按年级进行着分类,那个学生来送蛋糕,也会收到校长回赠的书。
这也是每个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最期待的保留节目。在办公室门背后,还有李校长的“请假条”,偶尔他出差,需要向孩子们请假,落款是:“你们的李校长宝宝”。
李校长还会在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里面选出校长助理,每一批校长助理的上任仪式,都是和校长一起围在宽大气派的会议桌前,吃饭、述职,格外的隆重、正式和温馨。
在学校通往餐厅的一个走廊里,墙上挂满了校长助理的照片。在这里,校长助理是孩子们奋力为之争取的荣誉。
李校长在食堂的位置是固定的,身边的三个位置每天却有不同的孩子,他每天都要跟不同孩子吃饭,学校有1000多个孩子,他说,总有一天,会和所有的孩子都一起吃过饭。每天下午4:35,李建华校长准时在楼下送别孩子们的校车,看着大黄蜂校车一辆辆开走,孩子们在车上用力向校长挥手,李校长永远笑眯眯地挥手说再见。
从自己做起,比如他把办公室的老板椅送给老师很久了。为了不让自己在办公室舒适地坐着,他自己坐的是一把简单的硬椅子,每天要在校园里巡视一万步.......
每天早上七点,李建华都坚持在公众号上分享“校长60秒”语音,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有,快一年了,很多孩子都是听着这个熟悉的声音起床的。
每天坚持粉笔字打卡。每天相约8:30跟家长通电话,主要是表扬孩子。他收到了孩子们给校长的900多封信,每一封来信都被装订成册,每一个写信的孩子也都收到了校长的回信。
艾瑞德有836名寄宿生,231名孩子不住校,但每到雨雪天气,李建华会让学校向家长提醒,可以安排不住校孩子的住宿,消解家长路途上的接送烦恼。
来艾瑞德三年,每一次毕业典礼上,李建华校长会对每一位毕业生鞠躬。大概要鞠上两三百次。
他希望,这些孩子的童年记忆,能留下,一个挥手告别的校长。
这是我遇到一群最有故事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还参加了一场学校的行政例会,发现这里的老师们,都特别会讲故事。
每一个分享的老师都准备着制作精美的PPT,教音乐的老师用歌声结束演讲,甚至有个老师,还在不大的会议室里,演了一场即兴喜剧。
幼儿园园长王彦月分享了一个故事,生孩子那天,她还在更新自己的公众号。这哪里是一场行政会议,分明是一场脱口秀表演。
去年,白露露老师在朋友圈的一句话引起了同事们的疯狂转发,这句话是:“上班就像赴一场盛宴。”
这让我想起来前几年郑州另一位老师被全网疯转的名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但艾瑞德的老师们,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行走四方,看见诗和远方。艾瑞德在荥阳有个占地三百亩的田园校区。每一个班级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地,老师领着孩子们在大棚里育种,辨认五谷,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种下种子,收获果实,收获的成果,自己进行再加工。
比如孩子们自己种的油菜花,收获油菜籽,最后榨成菜籽油,在学校的超市销售,换成艾德币,存入虚拟银行,然后再换成自己喜欢的玩具和书。
田园校区的想法来自于艾瑞德的创始人孙银峰。他是周口西华人,原来出身农村的他,坚持以劳动教育的方式唤醒城里的孩子对土地的热爱,让学生身处都市,心向田园。
他说,只有让孩子们弯下腰,滴下汗,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
吸引李建华来到艾瑞德的是孙银峰的人格魅力。他常常牵着老母亲的手,母亲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跟李建华一起吃饭的时候,孙银峰会捡起桌子上的花生米吃掉。
负责学校德育的陈琳后来发现,周边的村民,都来艾瑞德拉泔水,因为学校的泔水桶永远是满的,学生浪费严重,导致拉泔水的村民都说:“这私立学校可有钱。”
她决心改变这一痛点,推行“光盘行动”,守在泔水桶前检查,有一次,当着一个孩子的面,把他扔在剩汤里的冬瓜,捡起来吃掉了。
后来,孩子们慢慢再也没剩过饭,还自发把盘子和筷子摆成一条线,就餐和上下学都排成一条线,这种习惯的养成,让家长们都很惊讶。
作为英语老师的陈琳常对家长说,“不用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请相信我们的能力。”她的很多学生,在没上一天补习班的情况下考上了一流中学。
在艾瑞德,让家长批改作业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为这是老师的事情。
在艾瑞德,同样精彩的故事不但发生在老师身上,也发生在写校歌的保安、给孩子送零食的大厨等等不同工种的人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创办人、校长、老师和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工作、对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学校一百多个有孩子的老师,自己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上学。你大概能明白他们多爱这里。
这里是一所学校,流淌着中国教育所稀缺的那股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