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是山东琅邪人,是东汉谏仪大夫王吉之后,祖父叫王仁、曾作过青州刺史,他的父亲叫王融。王祥生于公元 183年,他出生的第二年,暴发了东汉末年著名的黄巾大起义。

王祥六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子俩相依为命。二十一岁的时候,父亲给他找了一个继母朱氏,比王祥大不了几岁,心却不善良,对王祥不好,经常在王融面前说王祥的坏话。

慢慢地王融就不像以前那样宠爱王祥。然而王祥天性孝顺,性格坚忍,对继母的所作所为从来不去计较。

朱氏在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年)生了儿子,这就是王览。王览六、七岁时已经明白事理,王祥被辱骂,他就流泪,王祥被鞭打他就去拽母亲的手。叫王祥去做一些危险、艰难的事,他也跟着去做。

过故人庄的古诗孟浩然(卧冰求鲤的王祥)(1)

后来王览娶了妻子,他的母亲虐待王祥的妻子时,他就叫妻子一起承受。他的母亲不愿自己的亲儿媳受苦,暴行就稍稍减少;家里养了不少牛,清理牛圈的事本来是仆人的事,也让王祥去干。

不管怎样,王祥都没有怨言。父亲和继母有病时,王祥就恭恭敬敬地守在床前护理,常常衣不解带,汤药亲尝。

有一次,正值寒冬大雪飘飘、天寒地冻,继母说想吃鱼。王祥二话没说,默默来到河边,河里结了冰,王祥就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准备把冰捂化,然后在下去捉鱼。据传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神灵,忽然,冰面自动裂开,从里面跳出两条鲤鱼,王祥就势抓住了。

过故人庄的古诗孟浩然(卧冰求鲤的王祥)(2)

又有一次,继母想吃烤黄雀,王祥就在地上设套捉黄雀,套子刚刚做好,就有数十只黄雀自动飞入,王祥取出后烤好给继母吃。

乡里人听说这两件事后,都非常地好奇,认为是王祥的孝顺感动了神灵。

即便是这样,朱氏依旧认为这是王祥应该做的,其毒蛇之心仍没改变。

庭院里种了一些果树,要结果实了,便命王祥去守护,不准回屋。每当暴风雨来的时候,王祥便抱树而哭,他的哭声声闻四邻,其孝心诚挚可见一斑。

王融去世的时候,王祥的孝名已经远近闻名了。

过故人庄的古诗孟浩然(卧冰求鲤的王祥)(3)

【王祥】

然而,继母却越来越坏了,她暗暗派人把毒药放到王祥常饮的酒里,王览知道后,拿起杯子就要喝,王祥不准他喝,王览不肯,双方夺来夺去的,朱氏见此状况,大吃一惊,急忙夺走。

从此,朱氏给王祥做饭,王览一定先吃上几口,朱氏怕王览也给毒死,才停止了下毒行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王祥领着继母和弟弟避地庐江三十余年,不接受州郡长官的征召。继母去世时,王祥悲痛欲绝。

《晋书王祥传》上称:"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意思是:居丧期间,形容憔悴,以至于到了扶着手杖才能站起身来的地步。

徐州刺史吕虔请王祥去做别驾,处理州府的政事。这时的王祥已经快六十岁了,还是坚决不肯去,直到王览把牛车套好了,他才答应。

过故人庄的古诗孟浩然(卧冰求鲤的王祥)(4)

吕虔

当时徐州的地方治安很差,盗贼蜂起,王祥便挑选强壮的士兵缉捕,屡屡凑功。于是,名声雀起。经过王祥的治理,州界清净,政令和教化都能顺利地推行。

这时,王览也出来做官。

王祥在此之后,考取秀才,由于做事沉稳,有谋略,官职不断升高,直升到大司农。

公元 254年,高贵乡公曹髦登基,王祥被封为关内候。公元256年又被任命为司隶校尉,成为负责中央教育的三老之一。后来司马昭的手下贾充、成济杀死了高贵乡公曹髦,王祥痛哭道:"是老臣的罪过呀!"大家都很惭愧。

后来王祥又被任命为司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

公元265年,司马炎登基,建立西晋。任命王祥为太保。

三年后,即公元 268年,王祥去世,享年八十五岁。他的弟弟王览也做到了太中大夫一职,受到过司马炎的表彰,享年七十三岁。王览的孙子,就是和司马氏一起建立东晋的王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