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帝义宁元年春二月,李密说(劝说)翟让曰:“今东都空虚,兵(军队)不素(平时)练,越王冲幼(年幼,年纪还小),留守诸官政令不壹(统一),士民离心(离心离德)。段达、元文都暗(昏昧)而无谋(谋略),以仆料(估计)之,彼非将军之敌(对手)。若将军能用仆(谦词,我)计(计策),天下可指麾而定(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也。”

【注】料:①〈动词〉计算;统计。②〈动词〉估计;估量。③〈动词〉料想;预料。④〈名词〉材料;草料。⑤〈量词〉用于药剂丸药等。

指麾可定,汉语成语,意思是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译文:隋恭帝义宁元年春季二月,李密劝翟让说:“现今东都(兵力)空虚,军队平时不加训练,越王年纪还小,留守(洛阳)的众官员政令不统一,官员和百姓离心离德。段达、元文都(二人)昏昧且没有谋略,依我的分析,他们(都)不是将军您的对手。如果将军能用我的计策,天下就可以在挥手示意间平定。”

留侯论翻译及注解(恭帝义宁元年春二月)(1)

乃(于是)遣(派遣)其党(同乡)裴叔方觇(chan,窥探)东都虚实。留守官司觉(觉察;醒悟)之,始为【wéi 做,行】守御(防守;防御)之备,且驰(疾行 )表告(上表报告)江都。

【注】党:①<名>古代的社会基层组织。②<名>亲族。③<名>集团。④<名>朋辈;同伙;同党。【又】<动>勾结;结伙。⑤<动>偏私;偏袒。⑥<名>政党。⑦<形>通“谠”。美;善;正直。⑧<姓>。tǎng①<副>通“倘”。偶或;倘使。

译文:于是(翟让)派他的同乡裴叔方窥探东都的虚实。(东都的)留守官员发觉了此事,开始加强防御准备,而且飞马上报(巡游)江都(的隋炀帝)。

密谓让曰:“事势(形势)如此,不可不发(派遣军队)。兵法曰‘先则制(控制)于己,后则制于人’。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距离)都百里有余,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轻装疾行)掩袭(突然袭击乘敌不备而袭击),彼远未能救,又先无预备,取(攻取)之如拾遗(比喻轻而易举)耳。 比(等到,及)其闻知,吾已获(得到、取得,攻取)之。发(打开)粟以振穷乏(贫困的人),远近(远近的人)孰(谁,哪个)不归附(我们)?

译文:李密对翟让说:“形势已经如此,不能不发起进攻了。兵法说‘先动手的,(局面)就会由自己控制;后动手的,(局面)就会被别人控制’。现在老百姓闹饥荒,洛口仓积蓄了很多米粮,距离东都只有一百多里,将军如果能亲自率领大军,轻装前进迅速袭击,他们在远处无法救援,事前又没有防备,攻取洛口仓就十分容易了。等洛阳守军听到消息,我们已经攻取了洛口仓。打开粮仓救济贫民,远近的人还有谁不归附(我们)呢?

留侯论翻译及注解(恭帝义宁元年春二月)(2)

百万之众,一朝可集,枕(zhèn,①将头放在枕头等物上②临近,挨着。在这里引申为凭借)威养锐,以逸待劳,纵(即使)彼能来,吾有备矣。然后檄召四方,引(招引,接引)贤豪而资(通“咨”,询问)计策,选骁悍而授兵柄(兵权),除亡隋之社稷(引申为政务),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

译文:上百万的军队,很快就能征集起来,凭着(我们的)威势,养精蓄锐,采取守势,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纵然他们能来进攻,我们也有防备。这样之后发布战书号召四方,接引贤良豪杰出谋划策,选拔英勇强悍的人授予兵权,消灭隋朝的政权,发布将军的政令,岂不是很伟大的事业吗?”

让曰:“此英雄之略,非仆(谦称,我)所堪(能,可以,足以,这里翻译为胜任)。惟君之命,尽力从事,请君先发,仆为后殿(后卫)。”庚寅,密、让将精兵七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任凭)民所取,老弱襁负,道路相属(1.相接连;相继。2.互相劝酒;向人敬酒“举匏樽以相属”。这里指络绎不绝。)

译文:翟让说:“这是英雄人物的策略,不是我能胜任的。我听从您的命令,尽力去做,请您先出发,我做后卫。”庚寅日,李密、翟让率精兵七千人从阳城北面出发,翻过方山,由罗只袭击兴洛仓,获得成功。(他们下令)打开粮仓,任凭百姓去领取(粮食),背粮的男女老少,沿途络绎不绝。

留侯论翻译及注解(恭帝义宁元年春二月)(3)

朝散大夫时德睿以(在,于)尉氏应(回应,响应)密,前宿城令祖君彦自昌平往(去)归(归附)之。君彦,珽(tǐng)之子也,博学强记(学问渊博,记忆力强),文辞赡敏(形容词语丰富,文思敏捷),著名海内。吏部侍郎薛道衡尝荐之于高祖,高祖日:“是歌(用歌谣)杀斛律明月人儿邪?朕不须(通“需”。需要)此辈(这类人)。”

译文:朝散大夫时德睿在尉氏县起兵响应李密,前任宿城县令祖君彦也从昌平前往归附李密。祖君彦是祖斑的儿子,学识渊博,记忆力强,文章写得华美精敏,名闻四海。吏部侍郎薛道衡曾经把他推荐给隋高祖,隋高祖说:“就是使用歌谣害死斜律明月的那个人的儿子吗?我不需要这种人。”

炀帝即位, 尤疾(嫉恨)其名 , 依常(按照常规)调选东平郡书佐 , 检校宿城令。 君彦自负(对自己的…有信心)其才 , 恒郁郁思乱(郁郁寡欢)。密素闻其名。得之,大喜,引(对待)为上客,军中书檄(文书机密),悉以委之。让于是推密为主,上(动词。尊)密号为魏公。庚子,设坛场(古代设坛举行祭祀、即位、拜将等大典的场所。),即位,称元年,大赦。

译文:隋炀帝即位后,更是嫉恨祖君彦的名声,按照常规选拔任他为东平郡书佐,检校宿城令。祖君彦对自己的才学很有信心,时常郁郁寡欢,想着作乱。李密平素知道他的名声,得到他后十分高兴,待他为上宾,军中的军事文书,全都交给他办理。翟让于是推举李密为领袖,尊李密为魏公。庚子日,设立坛场,(李密)即魏公位,改年号为元年,大赦天下。

留侯论翻译及注解(恭帝义宁元年春二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