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情人节一早,滴滴快的宣布合并,中国又出现了一家巨大的互联网公司。原滴滴 CEO 程维在内部信中提到,新公司成为了中国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所以新公司的市值肯定不只 60 亿美元,大家可自行计算。

就在这么敏感的时刻,36氪与滴滴总裁柳青进行了一番对话谈论这次并购。当然,这个称呼很快会过时,她将成为一个名称未定的新公司总裁。废话少说,先看柳青分享的干货,然后我们会第一时间为您更新全文。

滴滴总裁柳青被采访(我们不是被资本逼的)(1)

谈判始末

两家的谈判是从 1 月 21 日开始的,在内部项目代号就叫“情人节项目” 。谈判开始时,双方就认为这就像结婚恋爱一样,并一定要在情人节前完成交易并宣布。一周之前 closed,现在完成交割已经有几天了 。选择情人节,是因为想让用户和司机感到惊喜。

柳青想强调的是:

“滴滴快的都是有独立意志的公司,并不是被资本逼的”。双方约定,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

而且她还说,其实双方高管关系非常好,在这次谈判开始之前双方交流就很多。

“程维和吕传伟时不时通话的,我观察每周都有通话。”

新公司架构及持股比例

新公司持股比例,柳青说要在春节后宣布。但她特意强调,目前外面传的版本,

无论是 52%、48% 版本,各 50% 版本,55% 和 45%;这三个版本都不对。

新公司董事长是谁?柳青没说。

资本方的态度

这次合并是由滴滴快的管理团队主导的,双方团队都有比较强的个性,不是外界传的那种资本方博弈。

柳青解释,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是才融资过的,而且成立也只有 2 年多。并不是那种成立很久,几轮融资不能上市,投资人还不能变现的。滴滴和快的还远远没到那个时候。

而且,这个过程中没有财务投资者退出,这说明大家都非常看好两家合并,如果是资本角力肯定不是这样。

腾讯 CEO 马化腾、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都表示了祝贺。在两家开始谈判前,两位马总就知道了,战略投资人、财务投资人都被通知了,不然不能这么快完成交割。最终合并成功,两位马总是三天前知道的,他们都很开心并表示祝贺。

你有没有发现强势的投资人很难投出特别好的公司的,双方都意识到要给团队足够的自由度。

两家为什么合并?

两家合并是为了梦想。合并放弃的是对彼此的成见 ,大家都认识到这个市场是远超过原来想象。

双方都意识到移动出行行业的特殊性,如果谈论大出行领域,绝对不仅是出租车和专车,还有公交、代驾、拼车……分支领域特别多,还是有很多全新的东西要探索的,大家可以合作。

合并涉及垄断吗?需要审批吗?

还不涉及到这个问题,因为两家还是创业公司,收入还很低。

合并之后做什么

双方都会专注于移动出行。早期阶段会进行磨合,两家前端会相对独立,后台会进行整合。肯定希望未来是一个团队。

而且管理层会一直保持运营独立性,未来无论地图、支付等接入哪家都由用户体验决定

双方原有战略其实很相似,合并后会略作调整。补贴还需要继续进行,因为还有市场还需要教育。

品牌会不会合并还没开始讨论,只要出行涉及的,新公司都会观察、探讨。至于做不做,主要看公司的精力适合做什么。

而且,主要的是有业务更夯实一些,尤其是技术和系统。移动出行,线上线下都非常重,没有金刚钻不能揽瓷器活。

合并后的滴滴快的还是创业公司,这个阶段出行是首选,不会像大公司那样天马行空。你想想,用户一出门想做什么,就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了。

为什么设置CO-CEO?

出于团队稳定的考虑。而且两个团队都很有特色,核心人物之间关系都很好。保证团队的稳定性可以释放最大的潜能。

为了更好整合,双方成立了整合办公室,成员是两家 CXO 等特别核心的成员。

合并之后的最大难点

可能还是心态,虽然双方都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对手。但一下对手没了,进入和平年代,还是会很不适应。所以要战胜自己的 ego。双方未来一定会是一家高度融合并统一的一家公司。

其实滴滴快的真正的对手是那些黑车、路边打车的人。还有其它行业有优势的力量,比如百度、携程。

还会继续收购或合并吗?

目前没预期,这像谈恋爱一样,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碰到对的人了呢?随缘。

最后还有一句值得分享的程维的话

做企业好像百米跨栏,要一直向前跑,你稍微回头看一下对手 ,自己就摔倒了。

本文内容还在持续更新……

黑豆的微信公众账号也叫“黑豆”(heidouyy)邮箱是yuanyin(at)36kr.com 有滴滴快的问题要交流,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