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之死:无愧“如懿”最愧自己,若有“来生”必“好好做人”

看过《如懿传》的阿箬,让无数观众想起《延禧攻略》的尔晴,两个同样“背信弃主”而对于这种人,结局似乎都是同样的凄惨,尔晴被赐“毒酒”而阿箬之死,可以想象如懿在冷宫中受的那些苦,回来将如何报仇。

阿箬死前和如懿对话(阿箬之死无愧如懿)(1)

但是,凄惨如阿箬,无论何种死法,都不足以平观众对其的怒气,但是就阿箬而言,她此生并“无愧”如懿,最愧的恐怕是自己而已。如果换种活法,相信阿箬绝不会“因小失大”错失良机,若有“来生”必“好好做人”

阿箬死前和如懿对话(阿箬之死无愧如懿)(2)

此次,帮阿箬辩解,并无其他,只是生在这样的一个后宫,“奴婢性命如蝼蚁。蝼蚁尚且可以偷生,但是人不可以”天子脚下,一个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万劫不复,而在那个时期,一个奴婢足以影响整个家族。

阿箬死前和如懿对话(阿箬之死无愧如懿)(3)

阿箬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她身份不比如懿或者其他人差,父亲受乾隆重用,而且阿箬漂亮的有资本可言,年纪正当芳华,最是一个女子最美的时候,她不甘心自己的命运仅仅只是在“宫女”这个身份,并不足以稀奇,女子为自己谋份前程,不是她也会是别人。

阿箬死前和如懿对话(阿箬之死无愧如懿)(4)

阿箬早已经看清如懿的“死穴”太注重情爱,就会“万劫不复”宫中女子,依附皇帝多数都是因为“攀附权力”而如懿只看重与乾隆的爱情,这一点,阿箬早已识清,这样看来,她认为如懿走的并不长远,可能也会让自己“毫无出路”

阿箬死前和如懿对话(阿箬之死无愧如懿)(5)

而对于阿箬来讲,如懿自私,不愿意分享帝王的情义,更会毁了自己的前程,而如懿也无法保全周边的人性命和安全,所以她打算孤注一掷,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阿箬,没有明白的是,她这大好的青春,只愿靠一个“无情无义”的帝王来掌握,依附男人,背叛如懿,而最终落得一个满盘皆输的结局,如若她再聪明一点,再伶俐一点,或许结局并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