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每天十分钟,学会一个医学常识↑

痒痒痒痒痒,身上好痒啊……反反复复湿疹,太遭罪了,不敢使劲挠,恶心又难受,到底该怎么办呢?

湿疹反反复复简单几步把它赶走(反反复复湿疹不敢使劲挠)(1)

救命啊,这是不是湿疹?

我总是一到春夏交界或者夏秋交界,就在四肢长几片湿疹,特别是食指的外侧或者掌面一侧,痒,忍不住挠出黄色的水包,挠破了就出水,结痂,告一段落……

我是一年到头都长湿疹,一片片的,有时在背部,有时在肘窝、膝盖窝,小腿也有。开始时皮肤干燥,严重时有水渗出、皮肤增厚,剧烈瘙痒,经常让人不停地抓挠,并且总是休息不好。

哎,你们的湿疹长身上,我的湿疹长脸上,脸烂得惨不忍睹,就要被湿疹毁了!从小湿疹没断过。

我的孩子 2 岁多,从出生起他的湿疹就比较严重,直到现在一换季他的双手和大腿就满是红红的小疙瘩。每次到医院就诊,医生也只是开一些外用的药膏,并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

湿疹反反复复简单几步把它赶走(反反复复湿疹不敢使劲挠)(2)

天啊,湿疹到底是个什么鬼,为什么缠绵难愈?

湿疹,其实算是比较含糊的词,在中医里面,湿疹也叫湿疮,主要对应中医里的「疮」、「癣」、「风」等范畴。

以部位命名的就有:病疮(手足湿疹)、旋耳疮(耳部湿疹)、肾囊风(阴囊湿疹)、阴湿疮(外阴湿疹)、脐中出水(脐部湿疹)、风疮(肛门湿疹)、四弯风(肘窝、膝窝的湿疹——异位性湿疹)。

湿疹的发生发展主要有瘙痒、起水泡、流黄水、结痂这些特征。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反复发作,冬季也常常复发。

在现代医学里面,常指的是特应性皮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

湿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膝窝、外阴、肛门、乳房(哺乳期多见)等处。

那湿疹是不是就是过敏?

当然不是啦,湿疹不等于过敏。现代医学认为湿疹多发于过敏体质的人。事实上,湿疹患者中对食物过敏还挺常见的,但真正由食物诱发的湿疹还是很少。

这里就要说到婴儿湿疹了。还在哺乳期的宝宝很容易长湿疹,这时候很多医生或某些「有经验的人」往往会建议妈妈停止母乳喂养,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

美国国家过敏和感染疾病研究所(NIAID)发布的指南也支持这个观点——盲目地回避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甚至停喂母乳,并不能完全有效预防湿疹,反而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对轻中度湿疹而言,查找食物过敏原的意义不大。对于全身大面积发作的严重湿疹,或者宝宝又拉又吐,肚子不舒服,生长缓慢,同时有湿疹,才考虑去寻找饮食的原因。

此外还要避免将湿疹与其他皮肤疾病混淆,导致治疗不当或者过度治疗。尤其有必要鉴别的疾病是婴儿脂溢性皮炎和新生儿痤疮,这两个疾病是有自愈性的,完全可以不用治疗。

湿疹反反复复简单几步把它赶走(反反复复湿疹不敢使劲挠)(3)

为什么会得湿疹,还反反复复的?

为什么会得湿疹?

中医学认为湿疹的病因多以风、湿、热为主,外风内湿,长期发展下去会引起血虚,血虚生内风,又带出血热、血燥等问题。

《内经》病机十九条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湿疹的发生主要责之于心脾,而治疗也主要在于心、脾的调节。

为什么湿疹反反复复?

反复发作的湿疹一般属于慢性湿疹,这类患者自身的体质大多属于寒湿或湿热。正所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只要体内有湿,就容易夹寒夹热夹风,表现出更多的症状,诱发更多的毛病。

湿热的人脸色发黄、发暗、油,头发油,也容易长痘痘,口臭,大便黏腻,女性白带多且发黄,男性阴囊潮湿……寒湿的人脸色较青,在湿气重的天气里总是无精打采、头痛昏沉,怕冷,胃口差……如果湿重还夹风,瘙痒的症状就出来了

湿疹会不会传染?

湿疹是皮肤病,但不会传染。因为湿疹主要跟个人体质、个人的身体情况有关,即使是免疫力弱的人,碰到别人长了湿疹的手,也不会被传染噢!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但注意个人卫生还是必须的。

湿疹反反复复简单几步把它赶走(反反复复湿疹不敢使劲挠)(4)

湿疹到底能不能治好?

答案是肯定的,了解了湿疹的病因病机,我们才有办法去解决。

常规地,我们首先介绍一下现代医学是怎么对付湿疹的。

现代医学的治疗策略主要分四步:

第一步是寻找病因和诱发加重因素,到底是食物、汗液刺激、物理刺激、环境因素、感染因素还是情绪或者搔抓引起的?

第二步是进行基础的治疗,即修复皮肤屏障和保湿。清洁和沐浴用盆浴,要控制适宜的水温,使用无刺激、低致敏性的清洁剂和润肤剂。

第三步是外用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TCS)、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TCI)。TCS的不良反应——皮肤萎缩、多毛、色素减退、继发或加重感染等。TCI不导致皮肤萎缩,可增加皮肤含水量,减少水分丢失。最常见的局部不良反应为灼烧感和局部瘙痒。

第四步是系统性治疗,抗组胺/抗炎症介质药物、抗微生物治疗、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光疗、中医中药等。

嗯,是的,现代医学可能会在系统性治疗里面加入一点点中医药治疗。那下面我们就开始讲讲中医在湿疹方面的治疗措施和优势。

优势,我们也无需多言了,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根据个人身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针对性的治疗,可用到内服方药,外用涂、擦、洗,针灸等。

而对于湿疹长在什么地方用药是否一致的问题,这个其实不用担心,中医中药本身是综合调理的,以本论治,发疹的部位主要与自身的皮肤腠理、经络是否疏通有关,针对病因来调治就可以了。

一、内治法:

(一)升阳解毒法

寒湿过重、阳虚应该以温阳、升阳为治则,把阳气送达皮表肌肤,帮助抵抗病邪。常用到干姜、附子、桂枝等药物,祛除里寒、温中、平肝木。如益气升阳法,健脾益气使阳气生发,而不为水湿浊邪郁遏。

(二)以皮治皮(祛风止痒)

「以皮治皮」的意思是,以皮类药物来治疗皮肤发痒等问题。中医认为皮类药物多具有祛风清热的功效,作用于肺卫以熄风清热。

皮类的药物有动物类、植物类,前者如蛇蜕、蝉蜕、猪肤(猪皮)等,后者如牡丹皮、桂皮、合欢皮、香加皮等。

古方「以皮治皮」的例证很多:

  • 五皮散化湿利水消肿,用于全身水肿、胸腹胀满。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具有祛风润燥、解毒杀虫功效的有桦皮散,既可消风瘾疹,又可治疮疥毒。
  • 《本草纲目》以蝉蜕来祛除痘疮,缓解瘙痒。
  • 《本草便读》以白僵蚕煎汤洗蛇皮癣。
  • 《医学衷中参西录》把蛇蜕当作君药来治疗癞证。

(三)健脾祛湿

湿重难除的人,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早已形成了湿热体质/寒湿体质。因此这类人的调理主要是长期的体质调理,且主要在饮食方面进行调理。

清热祛湿、利水消肿的方子很多,例如著名的三仁汤、茵陈蒿汤、连朴饮等方,都是清热利湿功效显著的,但不适宜长期服用。

过度服用清热药容易伤脾阳,过度服用祛湿药又容易损伤津液。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的是健脾祛湿的方子,效缓而性平,可长期服用而不伤脾阳,达到驱邪不伤正、改善体质的目的。

(四)养血清热

脾虚湿盛日久,气血津液生成不足,会导致血虚、燥热等问题,可以在健脾的基础上,增加养血凉血的药物,如当归尾、 赤芍、干生地、川芎、牡丹皮等。

二、外治法

《理瀹骈文》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中药外治亦应准确地辨证立法、选择用药。外治药物不仅可以直达病所,透达皮肤腠理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还能通过穴位、经络,深入脏腑起到内外合治的作用。

湿疹外治药物的选择与内治原则相同,但还要考虑皮损部位、患者年龄以及皮损表现等特殊性来选择不同的药物及剂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日常护理

湿疹的治疗疗程长,又容易复发,常常因剧烈的瘙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除了药物的调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以下事项:

1. 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

2. 忌抓痒,抓痒使皮肤不断遭到刺激,会越抓越痒,其结果会使皮肤病变区更加增厚粗糙和苔癣化,抓破皮肤又会引发感染。

3. 忌热水烫,有的患者因痒得难受就用热水烫,结果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红肿加重,病变区渗液增加,病情更重。

4. 忌刺激性食物,像酒、浓茶、辣椒、咖啡、葱、姜、蒜等会使瘙痒加重,应忌之。鱼虾等食品会使湿疹加重,也应避免食用。

由于湿疹的个体差异,不同人或同一人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不同,湿疹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眼下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湿疹反反复复简单几步把它赶走(反反复复湿疹不敢使劲挠)(5)

结 语

春夏交界天气变化剧烈,雨水增多,气温忽冷忽热中也保持持续上升的势态,这个时候除了要注意祛湿利水,还需要预防风寒,生活饮食方面也需清淡,注意休息。

因每个人的湿疹症状差异较大,若需要就诊请找中医师面诊,切忌胡乱试用方子。

湿疹反反复复简单几步把它赶走(反反复复湿疹不敢使劲挠)(6)

声明:欢迎关注公众号「答摩」,喜欢的话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湿疹反反复复简单几步把它赶走(反反复复湿疹不敢使劲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