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话,“你不必优秀,但一定要内心强大。”孩子也是一样。

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也可以抵御风浪,勇敢前行。

而一个内心不够强大的孩子,即使再小的事情,也会无限放大,踌躇不前。

在生活中,我们会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好的学习环境。但很多时候,却忘记了,给孩子的“内心”提供营养和资源。

给孩子的内心多供给一些养分,我们可以多说说这6句话。

01去试试吧,无论结果,我们都在你身后

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中,有这样一个有趣又令人深思的画面。

小鹬在窝里张着嘴等妈妈的投喂,但是妈妈却将它推到海边自己觅食。

第一次觅食的小鹬被突如其来的海浪拍打到岸边,惊恐不已,躲回窝中。

鹬妈妈却鼓励它再去试试。小鹬小心翼翼地来到了海边,遇见了寄居蟹一家,学习到了如何面对海浪,也学会了更快找到食物的方法。

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这三句话(父母常把这6句话挂在嘴边)(1)

诚然,妈妈可以帮小鹬找到食物,让它免受海浪的拍打,也不会心生恐惧。但自己尝试过的小鹬,却在海浪中获得成长,并做得比妈妈更出色。

我们也是一样,要让孩子在安全的童年,去尝试,去模拟真实的人生。他们会在不断地尝试、犯错中,一步一步成长,由混乱到有序,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底气”。

02没关系,在哪里失败就在哪里学习

“你怎么这么笨啊,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教了你几次了,还不会,还做错。”......

孩子做得好,得到的是笑脸和奖励,而一旦失败或犯错,似乎就代表着笨、无能,是一件充满羞愧、需要被指责的事情。

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这三句话(父母常把这6句话挂在嘴边)(2)

我们有时候会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将失败的焦虑传递给孩子。长久下来,孩子会认为,“不可以失败,不可以犯错。”

他们甚至对失败产生了恐惧,变得输不起。会将关注点变成了畏惧和自我的否定,反而失去了在失败中学习的机会。

哲学家杜威曾说:“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

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失败变得毫无意义。引导他们用成长型思维去思考,让每一次的失败,都变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每一次失败都为内心穿上一层坚硬的盔甲。

03.你要表达出来我们才能知道

孩子时常乱脾气或是自己躲在角落里生闷气,让我们伤透脑筋。

他们因为大脑的发育不成熟会更加的情绪化和喜怒无常,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孩子能积极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的情绪也会得到很好的消解,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

可如果孩子习惯了沉默。他会越来越无法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那些没有消解的负面情绪,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反而会用身体或其他的行为表现出来。

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这三句话(父母常把这6句话挂在嘴边)(3)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咨询师苍鹭说了这样一段话:

“通过对我表达自己的想法,你终于也能表达了。你真正找到了力量和勇气,表现得像个男人,而不再是个男孩。”

看见、倾听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他们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给予情感上的回应和共情,孩子便能学会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内心更有力量。

04你要知道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

曾看过一个短视频,小女孩放学开心地奔向来接自己的妈妈。

女孩笑着跟妈妈说,“妈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我考了倒数第二;坏消息是,我没有考及格。

原来孩子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这次有了小小的进步。所以孩子开心地与妈妈分享。

曾听过一句话,一流的父母重视过程,三流的父母只看结果。

孩子如果获得了好的成绩,就满面笑容,奖励不断;孩子如果没考好,就拉着脸,斥责、惩罚。

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这三句话(父母常把这6句话挂在嘴边)(4)

殊不知,孩子背后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要比成绩更重要。

“这次比上次进步了呢!”

“妈妈看到了你很努力地思考这个题目了。”.......

鼓励孩子在过程中的成长和进步,让孩子享受过程带来的意义。孩子的内心会更加的坚定,也能让他们轻装上阵,勇敢前行。

05你的人生你有选择权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近期谈到对儿子的教育,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他们走他们的路。”

“这是他的人生,他的主张。”

“但是他至少能够愿意走自己的路,所以我觉得很好。”

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这三句话(父母常把这6句话挂在嘴边)(5)

他的两个儿子都名校毕业,但是却没有一人继承父亲的衣钵。

而丘成桐先生也从不强迫孩子、为孩子安排一条“最好走“的路。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走过一些弯路,遇到过一些挫折和阻碍,便希望为孩子铺好路。

但人生不会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进行,一旦孩子遇到变化或突发事件,他们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因为父母的正确答案无法套用,他们便不知该如何选择。没有经验的他们,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甚至自暴自弃。

无论哪一点,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孩子人生的导航,而不是掌舵者,让他们的内心更加的独立和坚强。

06你至少要爱自己,像我爱你那么多

卓别林大师有一首诗,《当我真正爱自己》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继续沉迷于过去,也不再为明天而忧虑。”

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这三句话(父母常把这6句话挂在嘴边)(6)

我们爱着孩子,更要教会孩子爱自己,让他们可以建立自尊、自信和内在动力。

因为爱自己的孩子,不会为了某一件事而否定、伤害自己;他们有勇气说“不”;有自信拥有温暖的春风,也不惧怕刺骨的严寒。

让孩子学会爱自己,为孩子打造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给他一个爱意丰盈的、适宜的土壤。

在爱中,学会尊重、理解和接纳,在爱中,成就孩子更加满溢、丰盈的内心。

07

《朗读者》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给他一颗强大的内心。让他有自信拥有最好的,也有底气面对最坏的。

让他在泥泞中,依然满怀信心,热爱生活;也能在阳光下,始终闪闪发光,光芒万丈。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爱的滋养中强大起来,活出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

我是@恩妈在成长,学习和成长是一生的诉求。希望用文字,与孩子一起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也愿成为你育儿路上的陪伴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