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一家大型国企校招,结果意想不到的收到了数量庞大的应聘书(《大学生就业推荐表》)据说,面对如此多数量的应聘书,国企领导很为难:认认真真处理它的话,可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呵虽然是国企,但毕竟是企业,而企业是要讲效率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你的身边是否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你的身边是否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

你的身边是否也发生过这样的事

有一年一家大型国企校招,结果意想不到的收到了数量庞大的应聘书(《大学生就业推荐表》)。据说,面对如此多数量的应聘书,国企领导很为难:认认真真处理它的话,可要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呵!虽然是国企,但毕竟是企业,而企业是要讲效率的。

据该企业内部人员透露说,要处理这一批应聘书,估计可能需要安排不少人手,花费不少时间,才能完成一轮或二轮筛选;因此企业不干。

那怎么办?最后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竟被该企业领导认可并采用了。

什么样的馊主意呢?就是把这些应聘书一摞摞放在屋子中央,旁边架起来几只大功率的电扇,把那些比较轻的应聘书扇掉,留下来的有一定“份量”的,就作为第一轮筛选了。

这个馊主意本来是一个天大的秘密,但没想到不知道什么原因竟泄露到了网络上。

一时,网络上全是针对该企业的强烈的舆情。

有人甚至预判,该企业这次遇上劫难了,稍有处理不慎,带来的后果可能会是灭顶的。

然后,等到舆情宣泄到实在不能再等待下去的时候,该企业老总出面了。

老总说了两个意思,结果网络上一下子鸦雀无声。

老总说的第一个意思是,他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并没有看不起应聘者的意思,实在是因为效率问题。话又说回来,他们之所以采用这个办法,也是根据应聘书的份量轻重,能最方便的把那些有份量的应聘书找出来。

但那些被风扇吹走所谓份量较轻的推荐表里面,也有一些虽然获奖证书复印件不多,但都是重量级的比赛获奖证书,譬如省级的,乃至国家级行业级的,高质量的;这样做,是不是也会把质量比较好的应聘者给弄掉了?

所以,老总又说了第二个意思。他说,他们是企业,企业也是要讲究运气,如果不小心将一些高质量的应聘者的推荐表吹走了,那是我运气不好。

其实,老总的第一番话,已经大致安抚定了绝大多数人。

这件事总算是这样虚惊一场,糊弄过去了。老总的两个意思,总算平复了网络重大舆情,真是走钢丝一样的危险呢!

估计以后不敢再这样做。

但是,这件事情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大学生自从进入大学大门开始,就要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尤其是积极争取参加各类比赛,想方设法去获取能作为佐证材料的证书。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头号周刊##走好大学每一步路##欢迎光临我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