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千字文格物篇第二节 千字文解读第一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千字文格物篇第二节 千字文解读第一章

千字文格物篇第二节 千字文解读第一章

原文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本节讲述的是宇宙最普遍的状况。天地玄黄,玄是指赤黑色,幽远的样子。黄是苍黄色,广袤的样子。

宇宙洪荒,洪荒是指混沌一片,无边无际。

日月盈昃,盈是饱满,月圆的样子。昃是倾斜,日落的样子。

辰宿列张,辰宿是说古时日、月、星被称为“三辰”,宿指星座,这里二者通指星星。列张是有序地分布。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世界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天空是青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天地间的一切万物都处在一种蒙昧混沌的状态之中。太阳升了又落,落了又升,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太阳、月亮日夜交替,与其他星辰一起排列,布满在漫无边际的宇宙之中。

这一章是“格物”,“格”就是观察追究,举一反三;“物”指世间万事万物及其运行道理。“格物”讲述的正是古时候有关“天”、“地”、“人”最自然的现象和事件。

人道有如天道,人生天地间,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古人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人生在世,足迹难遍五湖,生命不过百年,浩瀚的宇宙,看起来总是那么无边无际,不可捉摸。当我们行走在山川大岳之中,当我们晚上仰望星空,人类的卑微与渺小常常使我们感慨万千。

然而,我们并非对宇宙一无所知,即便是遥不可及的日月星辰,其起起落落、消长盈亏和排列布局也是有一定“常道”的。《易经》有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也就是说太阳到了中午就要开始偏西,月亮到了最圆的时候也就要开始亏缺了。《离骚》中也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太阳与月亮互相更迭,未尝稍停,春天与秋天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唐诗中则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聚少离多,常常就像西边的参星和东边的商星一样,此出彼落,不得相见。

这些都反映了我们祖先对于日月星辰、宇宙秩序的感知或认识。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这种自然界的常道,对我们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有启发和规范作用。譬如孔子就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只要以德治天下,实行王道政治,政权就会如同北斗一般,受众星拱卫,其中心位置永不动摇。

这就告诉我们,天道和人道相互关联,而且都是有秩序可循的,而人世间要有秩序,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道德的核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