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体2:黑暗森林》的序章中,有一段关于褐蚁的描述很有意思,这只褐蚁在淡定的攀爬一座巨大的孤峰(杨冬的墓碑),丝毫不理会地面上两个巨大的存在在靠近(叶文洁和罗辑),因为它知道这类存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伤害到自己。在褐蚁的见证下,叶文洁和罗辑展开了一场关于宇宙文明学的对话,为后来罗辑得出黑暗森林法则制衡三体人埋下伏笔。同样在本书的末尾,罗辑在叶文洁和杨冬的墓前向三体人宣战,依然有褐蚁在缓慢的爬过,仿佛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与它无关,事实上它不知晓也并不关心这个世界在发生着什么。

地球之于银河系,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行星,银河系之于宇宙,只是一颗小小的尘埃,所以地球之于宇宙,连尘埃都算不上。生活在这个比尘埃还尘埃的星球上的生物,却无时不刻不在论证着上述公理。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军事、外交、政治、经济,小到企业、个人间的竞争和内卷,动物间的争夺抢食,一切尔虞我诈,波诡云谲,血腥争斗,其背后本质上都是为了抢夺资源。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技术爆炸的存在,使得人类对资源的利用率指数上升,但人性贪婪,蛋糕做大的同时,胃口只会变得更大,生存与斗争,没有一刻的停歇,人类科技和文明在欲望洪流的裹夹下滚滚向前,不断进步...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明教教众在危急时刻念诵的这段经文,想必大家都有印象,明教也就是摩尼教,源自古代波斯的拜火教(波斯帝国国教),明教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宗教,自唐朝传入中国,明朝朱元璋大力镇压,然而直到清朝,不少民间的教派仍然受其影响,这里我们不聊宗教,聊聊它的发源地-波斯帝国。

中东两千年史(中东历史两三事)(1)

公元前522年,古希腊和古中国正同时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中西文明的源头之火几乎同时开始燃起,孔子年方三十,已有些名气,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还没开始周游列国,中国这片土地上征伐不断,正在陷入春秋大乱斗。此时,在我们今天称之为中东的这片区域,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国内却叛乱不断,这一年,后人称之为铁血大帝的大流士登基为帝。作为波斯帝国第三位皇帝,在继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十八次大战役,终于使偌大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重回巅峰,一时风光无两。他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路修水利,还鼓励市场经济,大搞自由贸易,终于把波斯搞成了当时GDP第一的大国,堪称是波斯帝国的秦始皇了。“我,大流士,乃波斯之王,诸省之王,伟大的王,万邦之王,万国之王,……”大流士在一块石壁上刻下了他的豪言壮语,此刻的他,永远不会想到,因为他之后的一个决定,却使得波斯帝国最终走上衰弱...

权力越大,欲望越大,当时的波斯帝国,纵然已经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但大流士还远远没有满足,他盯上了帝国西边的欧洲大陆,于是发动波西战争,企图征服希腊,不排除他有把整个欧洲纳入波斯帝国的版图的想法,在他看来,此刻的希腊,仅仅是一堆松散且内斗不断的城邦小国,不成气候。

公元前492年夏,大流士开始了第一次入侵,他采用水陆两军兵分两路逼近希腊,然而水军还没登陆,就被一股飓风搞的几近覆灭(千年之后的忽必烈多次远征日本也是因为台风而没能成功,这对难兄难弟应该来个大大的拥抱),陆军也遭遇顽强抵抗未能突入,被迫撤退,首战就此失败,把一向战无不胜的大流士整的郁闷不已。休整两年,调整战略,近400艘战船,十万大军,经水路浩浩荡荡再次逼近希腊,这次老天眷顾,没遇上飓风,大军在雅典的马拉松平原成功登陆,两军正面交锋,然而,初期依仗兵力优势占优的波斯大军,却被雅典步兵精锐两路包抄,进而合围,打的节节败退,波斯的海上偷袭部队也被希腊海军挡在海上无法突围,波斯大军伤亡人数三十倍于希腊,第二次入侵再次失败。(马拉松战役,雅典以少胜多,长跑健将斐力庇第斯一路狂奔40多公里回雅典报捷,报捷后力尽而亡,后世为了纪念他,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马拉松长跑比赛)两次远征尽皆失利,一向战无不胜的大流士备受打击,终于在5年后,一代大帝,带着满满的遗憾抑郁而终...

中东两千年史(中东历史两三事)(2)

想起《射雕英雄传》里面,成吉思汗临终之时,问郭靖道“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於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郭靖却说:“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杀这麽多人,流这麽多血,占了这麽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功罪是非难说的很,那么什么是英雄,攻城略地大杀四方就是英雄?大流士是英雄吗?成吉思汗是英雄吗?倒也不见得,英雄都是人定义的,人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个人欲望趋使,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人求名,有人求财,只是在满足自己私欲的时候,顺带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必然也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已,只是满足的这部分人的利益,远大于损害的这部分人的利益,便被普通大众视为英雄了,角度不同,立场不同,看法也会不同罢了。

说回希波战争,希波战争到这里还没结束,大流士去世后,公元前480年,其子薛西斯继承父亲遗志,御驾亲征继续攻打希腊,在温泉关迎来了史上最悲壮的战役,斯巴达300勇士带领的几千联军,硬是在波斯10万大军的猛烈攻击下,抵挡了整整三天,最后还是在叛徒的出卖下,才全军覆没。(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推荐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波斯大军得以继续挺进,之后却迎来了希腊人更猛烈的反击,损兵折将,最后还是未能成功,薛西斯仓皇回国。不死心的薛西斯一年后再次卷土重来,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希波战争至此结束。前后历经50年未能成功,波斯帝国士气大受打击,疆域扩张的野心自此破灭,从此走向衰弱,希腊城邦也因内斗逐渐衰退,一百多年后,出生于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一统希腊,并一路向东,征服埃及,波斯,西亚和印度,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非,更为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成为西方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中东两千年史(中东历史两三事)(3)

历史长河流淌至今,数千年的时间,中东地区一直纷争不断,继波斯帝国后,历史上这里又先后出现过5个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分别是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东地区作为亚欧非大陆的交汇处,号称“三州五海之地”,来往三大陆无论是海路还是陆陆路,这里都是必经之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经由中东,阿拉伯商人把中国的丝绸,茶叶卖到欧洲。19世纪修建的苏伊士运河,更是往返亚欧非最重要的海上航路。20世纪起,中东发现大量石油,成为全球的最大石油产出地,石油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号称工业的血液,更是使得中东“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中东世界强国的目光全部聚集在这里,于是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两伊战争,巴以冲突......纷争不断,直至现在,从来没有过停歇...

中东两千年史(中东历史两三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