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彼此情谊深厚的词语有许多,比如肝胆相照、莫逆之交、情同手足、刎颈之交等等,就广东话而言,类似的形容词同样不少,比如“砂煲兄弟”。

何国禧有歌《沙煲兄弟》,唱道:“砂煲兄弟,同渡生涯,我哋大家冇有计;知心兄弟,嚟到一齐,我哋需要同提携……”

从歌词大意不难理解“砂煲兄弟”之意,指共过患难的知己。

当然,这不是“砂煲兄弟”最初的由来。在这句广东俗语当中,“砂煲”比喻“患难”,之所以有此借喻,寻根究底,因广东人(部分人)穷困的生活而来。

砂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炊具。广东人煲牛腩、炖猪脚等等少不了砂煲,或者极具广东特色的砂煲打边炉,相对于其他粤菜,这些“砂煲菜”无不市井味十足。

广东人送煲是什么意思(广东话砂煲兄弟)(1)

“市井味”并非一个贬义词,却意味着上不了台面。

在广东,饮食之上有许多约定成俗的讲究,通常情况下,正式的宴席不会出现“砂煲菜”——指连同砂锅上桌的做法,无关味道,不过认为其烹饪技艺及饮食行为“粗糙”,不宜飨客。虽然“砂煲菜”上不了台面,却不代表不被喜欢,而“砂煲兄弟”正是来源于此。

旧时,广州码头聚集了三教九流许多人,工人、流浪汉、流动小商贩等等,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讨生活。

在那个年代,“搵两餐晏仔”并不容易,而“吃顿好的”更是大多数穷人最渴望的事情之一,不过这些草根阶层限于自身贫穷的原因,即便是“吃顿好的”也难以实现。

人身处逆境之中,更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了愿望的达成,于是乎想出了“合作”的方法——凑钱购买食材,大家一起饱吃一顿。

在寒冷的冬夜吃上一锅慢炖了几个小时的猪狗肉、牛杂;或者围着砂锅打边炉。

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吹水,好不痛快。

围锅而食同时,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人们形容这种同甘共苦的情谊谓之“砂煲兄弟”。

广东人送煲是什么意思(广东话砂煲兄弟)(2)

至此,关乎广东话“砂煲兄弟”的内容其实已经详尽了,不过为了凑字数,不得不继续。

倘若以财富的多寡为标准来定义,广东固然仍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可是,旧时为穷人发明的诸如砂锅打边炉等等,同样被富人喜欢。广东人无论富有或贫穷,之于“食物”有且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抵”。

所谓“抵”是值得、划算的意思。假如一份牛下水——即便出于“粗糙”的缘故而上不了台面,能够带来有异于其他美食不一样的味蕾享受,那么便值得一尝,至于精致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广东人从不会放过任何食物,否则岂不辜负了“什么都是吃”的称号?

最后,我愿意将点赞的看官大佬视为我的“砂煲兄弟”(不过你们愿意与否),所以你们知道怎么做了吧?

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