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咱的标题,很多熟悉陈寅恪的朋友们或许会要笑我了,人家傅斯年讲的是“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为何我会讲成四百年呢?

咱卖了个小巧,因为他讲那话时,离现在,也六七十年了,加上个三百,不是差不多四百年了吗?所以,如果赞同傅斯年所讲的话,则确实,他是近四百年来,最大的学问家了。

陈寅恪为什么有力量(四百年来一等一大学者陈寅恪的名字)(1)

陈先生的书,其实只读过一本,还读得颇为艰难,是《魏晋南北朝讲义》。对那几百年的历史不熟,而陈先生所讲,又是以点带面,引用其它经典者不少,所以有些惶惶,看完全书,也未太懂。

不过,在边看边查的过程中,却发现,研究学问的陈寅恪,本身也成了研究的对象,不是他的著作,而是他的名字。

有些朋友又要说了,他的名字,有什么好讲的,那三个字,谁都认识啊,陈胜吴广的陈,唐伯虎唐寅的寅,唐太宗儿子李恪的恪,没什么难读啊。

确实,没什么难读的。但确实,它又是一段公案,不是前两字,而是末一字,到底是读“课”音还是读“确”音。

陈寅恪为什么有力量(四百年来一等一大学者陈寅恪的名字)(2)

据研究者称,应该读“确”。因为,陈先生本人,在其留学的时候,用外文表述时,读的就是确音。

其实,作为生在长沙的人,陈寅恪的恪字,之所以被读成确,有个这样的转化过程——

长沙话里,恪读kuo(四声,且短促),而的确的确,在长沙话里,也读kuo(四声,且短促),也就是,长沙话里,恪与确同音。到了普通话里,大家既知有“确”字,便读其普通话的音,变成寅确了。

陈寅恪为什么有力量(四百年来一等一大学者陈寅恪的名字)(3)

为何人们要研究他的名字呢?因为他是名人啊。不但自己是大学问家,讲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等名言,而且其父亲陈三立因为日本入侵,85岁时绝食五日,忧愤而死,爷爷是湖南巡抚陈宝箴,妻子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一句话,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人们才没那个空来研究呢。

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

扣扣公众号 历史与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