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亲朋的诗句各一句(归樵一诗一得581)(1)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之认知。读一诗,得其一,便自足矣。

送别亲朋的诗句各一句(归樵一诗一得581)(2)

581—590

送别亲朋的诗句各一句(归樵一诗一得581)(3)

581

题双燕果枝图

雷胜龙(上饶)

丹青一幅夺天工,双燕枝头果实红。

张翅欲飞真栩栩,高声唯恐岀图中。

转结妙思,看画人不敢高声言语,唯恐双燕果飞出画图,极富情趣。妙在画外生发,紧扣画面,但未拘泥于画面。(归樵)

582

秋色

曾凡汉

金风起处画师忙,着力调匀七彩光。

春貌夏容皆有度,最难料理是秋妆。

拟人化手法,将“金风”喻“画师”,以“春貌夏容皆有度”反衬,以“着力调匀”、“最难料理”形容秋妆难绘,来表达秋色之美,构思极尽其妙。(归樵)

583

送子上大学路上题蓼花

宋宝玉

风过村前辣蓼丛,频频招手与人同。

子成一刻当辞树,只待明年花更红。

送子上大学,借“蓼花”“子成一刻当辞树”生发。异中求同,善于发现,从而增添创造,须来自诗人巧妙选材与构思。(归樵)

584

灵岩山

方益洪

几番风雨更能狂,落尽槐花记旧香。

有客灵岩山上去,生刍不为献蕲王。

历来有一种论调,认为岳飞、韩世忠、文天祥等人不是民族英雄,因为金朝的统治者是女真人,也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份子,据说还因此修改了中小学课本。“生刍不为献蕲王”,表现的是时人对民族英雄的冷落,颇多感慨与无奈。(归樵)

585

抽油烟机

江合友

日日除污耿耿心,头熏面烤少人吟。

但能清净诸方土,一向风餐忍到今。

“日日除污”、“头熏面烤”不沾不脱,不即不离。“耿耿心”、“清净”、“风餐”体物肖形,传神写意。手法娴熟,颇见寄怀。(归樵)

586

乡间晚景

王志伟

远处炊烟送晚阳,荷锄汉子影悠长。

一溪霞里红如带,缠住蛙声与稻香。

三四句妙思,落霞入溪,恰如红带,乃善体者也物。缠住蛙声与稻香,则善采用抒情逻辑者也。(归樵)

587

雨夜

张明新

卧听潇潇小院槐,忆中往事绕清斋。

儿时最喜眠宵雨,明早无须去拾柴。

由卧听夜雨打槐,勾起对童年的回忆,“眠宵雨”,“眠”字见推敲。即夜雨中踏实睡眠,因为明天不用再早起去拾柴了。童年的艰辛淡淡道出。(归樵)

588

咏衡山庙宇

空水

香火经春复历秋,霜钟听彻入东流。

泥胎眼底原无泪,那管苍生尽白头。

一二句紧扣庙宇,言其年久香火不断,“霜钟”句最见怅怀。三四句逆势而转,“原无泪”,侧写泥胎原本无情,怎么能管的了苍生的生老病死呢。是为警策之语。(归樵)

589

夜来

章剑钧

夜来未觉气清明,独宿空帘梦不成。

一任西风吹客枕,卧闻檐雨滴秋声。

许多关于檐雨的诗词,似乎也都于秋相关,此处“滴”字读来更有浓浓的伤感愁绪。(归樵)

590

夜雨瓶花

秋月如圭

碧玉觚中春一枝,琉璃灯下蕊如丝。

无边秋夜萧萧雨,但借痴人看片时。

写瓶花,碧玉觚中,琉璃灯下,花蕊如丝,甚美。转句写氛围,一句三折,在无边的夜色里,秋雨潇潇,为“痴人”借瓶花而看的怅然情绪做足铺垫。(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点评/归 樵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