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美食大发糕(菜角豆捞糖环)(1)

东北美食大发糕(菜角豆捞糖环)(2)

年食:糖环

锅里炸炸 炸出香脆年味儿

  菜角、豆捞、糖环,都是唐家人新春时节必吃的美食之一。用水磨糯米粉研制成的糖环,颜色金黄、香脆可口,是不少珠海人儿时的记忆。

东北美食大发糕(菜角豆捞糖环)(3)

  六成生粉、四成熟粉,加入足量的白糖,不断搅拌、揉捏……搓粉过程中,可以加入些许芝麻与油,再用手不断和粉,以使均匀混合。随后,将成团的粉团一个个压制成饼状,用剪刀剪成条状,捏合成“金钱”状。由于糖环的制作工序复杂且耗时长,许多家庭慢慢选择采用模具成形,但仍有部分家庭保留着手工捏制成形的传统。一锅沸腾的花生油中,环环相扣的糖环颜色逐渐金黄,炸到没有油泡时便可捞出。

  菜角的馅料最有讲究。以白萝卜丝、虾米、猪肉丁为主料,加入适量油、盐与胡椒粉腌制而成。角皮在手心摊开,裹入足量的馅料,轻轻捏合,取本地玉米叶做垫将菜角放入蒸锅。

  最后一步便是蒸菜角。谢佩珍家仍沿用传统的木薪柴火,火大而旺,跃动的火花映射着脸庞,更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十五分钟不到,一笼菜角便新鲜出炉。蒸好的菜角色泽晶莹,内容饱满的馅料和角皮淡淡米香味相结合,入口口感厚实,而又清甜不已。

  讲究“时食”的珠海人,在食品制作中始终保留着对大自然的尊重。谢佩珍介绍,菜角多为春节前制作,不仅为讨意头,更因这时的菜角最为清甜,选用的全是经精挑细选的冬日应季萝卜。

  你和粉,他压皮,我包馅……唐家湾人做菜角,还讲究分工合作。只见谢家三姐妹围坐一堂,长姐已年过七旬,谢佩珍作为老三也已满头银丝。岁月在变,可亲情犹存,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丰腴可人的菜角在谢家三姐妹巧手传递中制作完成。

东北美食大发糕(菜角豆捞糖环)(4)

  相聚一堂,说是为了制作菜角。或许,它只是一个理由。谢家姐妹或更多的唐家人,都在不知不觉间把它当作凝聚宗族情感的味觉纽带及代代唐家湾人同甘共苦的味觉记忆。

年食:豆捞

碗里捞捞 捞起好意头 捞出爱

  年尾吃菜角,开年吃豆捞。珠海人似乎尤其偏爱淳朴的糯米制品。在唐家生活超五十载的许玉芳今年已77岁了,她做的豆捞一直是外孙刘嘉诚心中最甜美的味道。

  一碗豆捞,看上去简单,其实做工精细。先布料,再做团,这是做豆捞的顺序。

东北美食大发糕(菜角豆捞糖环)(5)

  小火翻炒,饱满的花生仁在铁锅中烘烤,一颗颗焦香酥脆。随后,将其去皮、碾压成花生碎末,加入适量白糖,至于其量则丰俭由人,多寡随意——此为料。以适量糯米粉,加入温水搅拌,揉成一个个小丸状,入锅水煮,浮起即可捞出——此为团。酥软可口的糯米粉球,粘上香脆的花生碎末,一口下去糯软香甜,细腻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东北美食大发糕(菜角豆捞糖环)(6)

  “‘豆捞’谐音‘都捞’”,许玉芳说,吃豆捞时,一定要记得充分搅拌,再送进嘴里,寓意捞起财富,也捞进平安。除了种种讨彩头的话语,许玉芳老人边做豆捞边跟儿孙说得最多的,是昔日往事。“嫁到唐家湾后,全因丈夫喜欢吃,自己才跟着学做;日子最艰难时,豆捞是女儿一年最盼望的美食;日子变好了,又成了外孙最爱的甜食。”历经岁月沉淀的许玉芳描述过往,哪怕再苦再难,都是一脸沉静淡然。惟独在看着外孙犹如珍宝似地接过豆捞时,却笑得如此自得,如此满足。

  世界变化很快,幸而许多古老的手艺依然在展演。外婆的一双巧手,却能让平淡的生活显得有滋有味。一颗颗沾满花生碎和白糖的豆捞丸子,简单却不可省略,它们正一年复一年地寄托着长辈对子女儿孙浓浓的爱意与祝福。

年食:大笼糕

一口软糯 龙马精神步步高

  比起豆捞,每年接近岁晚做大笼糕这一民俗流传的范围则更广。在珠海,无论上冲、吉大还是唐家片区,百年来每每接近年尾,家家户户门外“炊糕”的情景并不难寻。

  大笼糕,实为年糕,因珠海及中山地区都爱铺笼再装浆蒸炊,故名“大笼糕”或“大龙糕”,含龙马精神、步步高升之意,通常在农历腊月廿八前做好,年夜用来祭神及供奉祖先,其后渐渐成为珠海中山地区一种春节食品。

东北美食大发糕(菜角豆捞糖环)(7)

  旧时,大笼糕是由糯米粉加红糖加肥猪肉等制作而成。先是融糖,让红糖完全融为糖浆;红糖水变凉后,按比例放入糯米粉,并开始用手搓粉,搅拌和匀;做好的粉浆,需静置1-2个小时;后把装年糕的笼子洗干净,然后用香蕉叶把笼子铺满,进而装浆。看似简单,铺笼可是最讲技巧,需要长而宽大的香蕉叶把竹笼铺满,并且铺严实,以免蒸的时候让粉浆流出。最后,最考耐心的是蒸炊过程,一般在十个小时以上,到快熟的时候,再撒上芝麻,插上5颗红枣,一道美味的大笼糕便制作而成,寓意“五福临门”。 蒸炊大笼糕时间长,除了因它厚重难熟外,还因在柴火蒸炊下,时间越长,糕的色质会越催越金黄。

  时代在变,饮食习惯也在不断改变,大笼糕的制作配方慢慢也在变,不变的是古法手工制作的精神,及烹饪者对每一位品尝人的尊重及溺爱。一年一度的春节促成了亲人团聚,精心制作的年食满溢着家人的爱。贺岁小食征服了人们的味蕾,也传递出一座城市别样的人文情怀。

(素材来源:珠海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