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以为杜月笙的女儿肯定会腰缠万贯,实际上我继承的也只是一个“杜”字。”这是七十五岁的杜美如爽朗地回答。

对于杜月笙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杜美如却很是认真地告诉众人,他的父亲杜月笙始终是爱国的,他没有背叛国家。

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曾经是青帮人物的杜月笙后来又去了哪里?杜美如又是为何在约旦生活了将近三十年?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1)

杜美如

上海流氓

提起杜月笙的名字,关联最是紧密的词汇便是“流氓”。

杜月笙出生在1888年,因为家中贫困加上父母去世的缘故,杜月笙自小便是旁人眼中没人管的孩子。

虽然杜月笙家中还有外祖父和舅父,但基本上杜月笙处于散养状态。

杜月笙没上过几天学,加上天性好动,所以杜月笙便开始寻些新鲜事情让自己有事干,舅父见杜月笙这般也很是着急,看其可怜想让其去街上学卖油条赚些钱。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2)

杜月笙

然而也是此时,杜月笙开始有了偷钱的习惯。

一开始只是些小钱,时间长了,杜月笙也是大胆起来,没办法,舅父便把他送到人家的水果店做学徒,杜月笙偷钱的毛病依旧是不改,还没呆上几天便因为偷钱便被人赶出来。

最后又去到肉铺,总之,杜月笙终是因为偷钱的毛病被接二连三赶出来。

杜月笙也是在这期间遇到了不少路边混混,甚至还加入帮派,本就脑袋机灵的杜月笙很快便受到了青帮帮主陈世昌的青睐,并专门认杜月笙为自己的干儿子。

杜月笙的名声也开始渐渐在上海响起。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3)

杜月笙

杜月笙每天最常做的便是向人敲诈勒索,但即使如此,杜月笙也并没有变得很富裕,而是依旧生活拮据。

后来让杜月笙名声大噪的还是因为做鸦片生意。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上海的鸦片交易其中的暴利以来了不少商人沉迷这单生意,像帮派这些自是不用说,不管是运输还是进货,这其中的利润个帮派之间自是互不相让。

但让杜月笙成为这其中的佼佼者还是因为杜月笙在军中有关系

张啸林

杜月笙与张啸林两人是拜把子的兄弟关系,有了张啸林这个军阀庇佑,杜月笙也是在鸦片生意中混得风生水起。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4)

张啸林

杜月笙等人在运送鸦片的时候,自然不会出现帮派之间为赚钱抢货的事情,杜月笙也是在张啸林这张大伞下成为了鸦片运输生意当中最大的鸦片供应商。

鸦片的利润也让杜月笙转得盆满钵满,加上本就有青帮与张啸林作保护,杜月笙的名号响彻整个上海。

1925年,杜月笙在法租界成立了“三鑫公司”,甚至保证只要各个土行给及在每月缴纳上千元的秘密费用,杜月笙便可以保证他们的鸦片货物全程运输,并且杜月笙保证若是出事,一切均由杜月笙来担责。

也是因此,杜月笙有了不少愿意为其卖命的党徒,杜月笙名气也是更大了,为了能够彻底在上海立稳脚跟,国民党也是主动上前与其合作。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5)

蒋介石

不过一个为钱,一个为名。

因为有张啸林这层关系,所以蒋介石与杜月笙有来往也便成为了很容易的事情。

彼时的国民党势力在上海并不稳固,而靠借买卖闻名上海的杜月笙便成为了国民党最为看重进行“暗中行动”的最佳人选。

杜月笙也是因此地位在上海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从商业开始半只脚踏进了政治舞台。

1931年杜月笙靠借着一定的资产建立了杜氏祠堂,典礼宾客的到来令整个上海滩对杜月笙离礼让三分。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6)

杜月笙

来的宾客不仅有张学良、徐世昌还有蒋介石,这般排场令整个上海都明白杜月笙根本惹不得。

杜月笙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产业,便一边开始让流氓去码头进行捣乱,一边迫使社会当局对企业进行改组,也是这样的政策下,杜月笙成功拥有了几十个企业,更哈斯直接被命名为现代实业家。

成为企业家之后的杜月笙也便成了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

固然杜月笙明白同国民党之间的交往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支持,但杜月笙还是也明白,自己已经半只脚踏进来自政治圈子,有些事情也不得不参与了。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7)

杜月笙

但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令国民党一时不敢将其怎么样。

九一八事变之后,上海人民掀起了一阵抗日的怒潮,上海的各个行业不管是工会还是商会都加入其中。

杜月笙参与并发起了上海市的抗日救国会,纵使国民党当局对此有不满,但也拿杜月笙没有其他办法。

1937年11月,淞沪抗战失利后,杜月笙便开始被迫离开上海,也是此时杜月笙开始走下坡路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上海孤岛消失,香港也开始沦陷,彼时的蒋介石自身都难保,又哪里顾得上杜月笙。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8)

杜月笙

1948年10月以后,国民党的败局已定,杜月笙也因此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力量,杜月笙深知自己纵使曾经表露过自己的爱国之心,但自己终归是与国民党来往的密切,为了生活,杜月笙举家搬迁去到香港。

落叶归根

杜美如便是杜月笙的长女,是杜月笙四方太太姚玉兰所生。

姚玉兰与姐姐母亲是当时上海有名的角儿,彼时势力强大的杜月笙便主动选择接近母女三人,杜月笙为其提供了不少帮助。

杜月笙的这般做法,母女三人并非不知晓,但因为杜月笙势力庞大,也不愿多言语,后来便是小女儿姚玉兰嫁给了杜月笙并顺利成为了杜月笙的四房太太,为杜月笙生下了长女杜美如。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9)

杜美如自小便在上海长大,杜氏公馆便是自己的家,从上海去到香港,也便意味着,杜美如从一个富家小姐沦为普通人,生活自是有些不习惯。

加上杜月笙在上海结下不少仇人,杜家在香港的生活自是有些不安生。

据杜美如后来回忆讲述,曾经杜月笙想要带着全家去到法国,但不愿意舍弃那些一直跟随杜家忠心耿耿之人,便开始计算去到法国的费用,然而就在这时国民党政府向杜月笙索要所谓的“十五万美元”的“护照费”。

本就在香港没有任何靠山和资金来源的杜月笙为此犯了难,身上所有的积蓄加起来也不过是十万美元,哪里来的十五万美元交什么护照费。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10)

杜月笙一家

也是因此,杜月笙对蒋介石更加心灰意冷,自己为了帮助蒋介石抗击日本,将家产变卖,结果到最后还要被索取十五万美元。

彼时的杜月笙处境很是艰难,加上杜月笙所在的青帮曾经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抓捕过共产党人士,杜月笙不敢求助共产党也没有能力再去往法国逃难。

也是因此,杜月笙落下了病根。

杜月笙自那之后身子骨便孱弱得很,病逝之前周总理还专门托人捎话来请其回到大陆,但杜月笙觉得无颜,最后杜月笙在香港逝世,告诫子女的话便是:“我没有希望了,但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11)

杜月笙

杜月笙倒下后,杜家的天也便塌了,子女何去何从也便成了问题。

因为无依无靠,最后还是听取了蒋介石的意见将杜月笙的灵柩运往台湾,而蒋介石这般做并非是因为念及与杜月笙的情谊,而是担心后人对此议论纷纷说自己不顾曾经杜月笙的帮助情分。

也是因为去到台湾,杜美如遇到了自己的丈夫。

杜美如遇到了当飞行员的蒯松茂,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走进了婚姻。

但两人心中明白,在台湾定居并非是两人最后的归宿,于是趁着有一年蒯松茂要出任约旦大使馆军事参赞的机会,两人去到了约旦开了一家中国餐馆。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12)

杜美如、蒯松茂

杜美如的日常也便是在餐馆里,丈夫便是军事参赞,结果在约旦一待便是将近三十年。

两人最大的愿望便是落叶归根。

蒯松茂与杜美如两人讲过;“如果真的要给自己的身份分一个派别,我们就是统派,绝对的统派,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两岸早日统一。”

蒯松茂祖籍安徽,抗战时与家人颠沛流离,后来逃到了四川,十三岁进入国民政府开办的空军幼年学校。

后来一路跟随国民党撤到台湾,还参加过金门炮战。

据蒯松茂表示当时上级领导便指示,可以开火,但是不要真的打,且蒯松茂表示自己开飞机在沿海巡逻的时候,常常与大陆的飞行员两人热切的打招呼,彼此都是心照不宣。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13)

杜美如

后来便是同杜美如两人一起在约旦定居,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两人最渴望的便是回到祖国看一看。

2000年,加起来足足超过一百岁的两人终是决定将餐馆交给孩子去打点,两人准备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回家去看看。

2001年,八十七岁高龄的杜美如终是再回到了上海,看着全新面貌的浦东,杜美如感慨万千,与自己年幼时的记忆有着巨大的出入,杜美如很是感慨如今上海发展的速度。

看着如今的杜公馆,杜美如思绪万千:“我回来了,可他们都不在了。”

杜月笙大女儿回忆父亲(2001年杜月笙女儿回国)(14)

杜美如、蒯松茂

从上海离开后,两人便又去到了蒯松茂的老家安徽,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踏过自己家乡的土地,眼中噙满了泪水。

两人都表示:“从来都不后悔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我很是开心。”

计划到祖国的哪里去看看便成了两个人最开心的事情。

渴望了三十年的落叶归根,也终是在和平年代有了最后的着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