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头发就不受控制的纷纷离家出走,去向了不知名的远方。
而一些头发叛逆情况严重的朋友,头顶或者额前,早已没有了头发的照拂,突兀且单薄的与新冬对抗。
这不禁让人想到,这些发型叛逆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会不会当成不孝?
毕竟古人对于头发的重视非同一般,古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这是关乎了孝道。
同时,古人迷信,头发不断生长,犹如生命不断地延续,如果咔嚓一剪或者秃然离去,可不就意味着生命的流逝,这是关乎了性命。
古人对头发重视到了什么程度呢?在古代,剪头发可是一种酷刑,名叫“髡(kun)刑”,就是把你的头发剪掉一部分。
《晋书·陈寿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作为一个定期花钱去体验这种酷刑的现代人,可能要疑惑了,你说这是刑罚可以理解,但说是酷刑就有点夸张了吧?
其实髡(kun)刑还真算一种酷刑,它虽然不会让人感受到伤痛,但却能造成一种切实的心理伤害,受过髡刑的人,走在人群中会一眼被看出是罪犯,和脸上刺字的 黥(qíng)刑一样,等同于让犯人社会性死亡。
《三国演义》里写道,曹操骑马踩踏了麦苗之后,按军律当斩,但众将领苦苦劝阻,曹操便挥剑割断了自己的一屡头发,扔在地上说:“以割发代替砍头。”
割发如砍头,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头发的重视程度。
但要真是一辈子不理发,可不得蓬头垢面,古人一向重视衣冠礼仪,他们会如何处理在风中凌乱的长发呢?
首先是束发,女子及笄男子弱冠(女15男20)时,都要将长发一丝不苟的束起。其次一些对于头发的小修小剪的打理,古人也是接受的。
关于对头发打理的记录,最早则可追溯到《诗经》。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诗经·小雅·采绿》这句诗大致意思是:整天忙着在外采荩草,头发都变得卷曲蓬乱,一会儿忙完回家要好好梳洗打理。
南北朝时期,贵族弟子非常重视个人形象,所以大都削发剃面,理发业也已经相当发达。
谢安傅《晋书》七九卷: 桓温后诸安置其理发。
唐宋时期,人们对于理发的接受度更高了,可以在文人的笔记作品里,看到“理发”等字眼。
杜甫《水宿 遣兴奉呈群公》 “耳聋须 画字,发短不胜篦”朱熹对《诗· 周颂· 良耘》中的“其比如栉”一句注云 “栉,理发是也。”孟郊《长安羁旅行》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
△关于剪发的讲究也有很多,比如说正月里不能剪发
除此之外,古人对于孩童的理发比较宽容,因为古人信奉,贱名好养等思想,同样的,他们还会专门给小孩留一些匈奴或者蛮夷的发型,来保佑孩子平安。
古人真正接触剪发理发,是到了清朝。
清人入关后,在顺治二年发布了“剃发令”,命令所有的汉族人都依照满族传统,剃发编辫。民间称之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清政府为了推行“剃发令”,官府在街道边或路口搭个棚子,旁边竖一根“剃发令”圣旨的旗杆,有哪个敢抗令就会被就地砍头。
清朝如此严苛甚至是流血无数的“剃发令”,并不意味着满族人对于金钱鼠尾的传统发型有多么大的执念,“剃发令”推行更多的是出于加固清朝的强权统治,让民众服从新政权。
早在清军入关之前,皇太极就立下了汉人要易发易服的规定,皇太极参考了之前金朝的统治经验(金朝的统治方针是官方提倡汉化,而且汉化的程度很深)。
△皇太极
皇太极认为,金朝之所以后来灭亡,就是因为他们急于汉化,溺于文事。所以皇太极下令,入关之后,一定要坚持满洲的衣冠和骑射这两个民族特色。
至于清朝人要剃光额前头发,只留一小束辫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满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额前的碎发对于战斗非常不利,在战斗的过程中,万一头发披散下来,很容易影响视线并导致战败。
通常尚武的民族都会剃掉前额的头发,像日本的武士,就曾经流行过剃光额前头发的“月代头”。
既然清朝上下都遵循满族旧习,剃发编发,那么皇帝当然也不例外,这里面最让人头疼的一件事,莫过于皇帝理发了。
给皇帝做事,在那时候按理来说是个光荣的事,只有清朝的理发师Tony老师不这么觉得。
给皇帝理发,可以说是真正的“太岁头上动土”,而且理发师手拿剃刀,皇帝的性命也需要得到保障,所以清朝皇帝剃头的门道特别多。
首先,剃头要挑选黄道吉日,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太阳出来的时候,意为:如日之升,表示皇帝治理下的江山社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挑选技艺精湛,家室清白的剃头师傅,并且在剃头前,要换上皇宫提供的衣服和工具。
最后在正式剃头时,剃头师傅只能用右手持刀挨着皇帝的头皮,左手绝不能触碰皇帝,也就是说,右手要悬空作业,无论是剃头还是净须,只能顺刮,不能逆刮。
如果在剃头的过程中不小心割破了皇帝的皮肤,哪怕只是轻微的伤口,立刻交给内务府慎刑司拷打,重则拉出去杀头的也有。
头顶的头发,从古至今,还真的一直都是头顶大事,剪或蓄,都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或许和头发深度告别的现代人,也算是“人类和头发的关系”进程中的另一进步。
没有看够?
点击「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的故事在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