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valon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1)

相信看了去年的巴黎-鲁贝的小伙伴都知道,男子组领奖台上全是气动公路车:Merida Reacto、Ridley Noah Fast、Canyon Aeroad(其实第四名也是……);首届女子鲁贝的领奖台好歹保住了耐力公路车的颜面:两辆Trek Domane和Cervelo Caledonia,都是带点气动元素的耐力车。不过大家都认为崔克-世家兰铎车队选择Domane是赞助商要求,因为Trek家的Madone完全具备鹅卵石路面骑行的能力……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2)

过去几年,巴黎-鲁贝也是器材党们的盛宴,大家都会去研究车手和技师们怎么去对应恶劣的鹅卵石路面,甚至不惜使用非赞助商零件。所以每逢巴黎-鲁贝,也是电工胶带大法、标记笔大法和磨标大法轮番上阵的时候。前几年还能零星还能看吊刹、32辐条管胎低框铝轮、副刹等,现在也已经看不到了。

近年,选手们的器材似乎变得更无趣了,器材选择就像一场世巡赛平路赛段一样,与鹅卵石路面格格不入的气动公路车也越来越多了。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

碳纤维材料的进步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3)

由于车架的碳纤维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厂商轻易就可以设计出该软的地方软,该硬的地方硬的车架,不少竞赛型车架或气动车架的舒适性已经比以前有很大进步。近年不少车队都是直接使用竞赛型综合车架来比巴黎-鲁贝。例如BMC GF系列停产后,“范二维码”就直接使用SLR01比赛,而非GF的继任者RM系列。

轮胎间隙的增加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4)

随着碟刹普及,近年的竞赛型或气动公路车车架,至少都能容纳28c的轮胎,有些甚至能容纳30-32c的轮胎。众所周知,再厉害的车架减震设计,都顶不上换对大两号的轮胎和更低的胎压。所以现在看着这些装着宽胎的气动车再鹅卵石路面上飞驰也不足为奇了。

真空胎的普及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5)

真空胎的优势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反正现在的碟刹轮组基本都支持真空,不管你用或不用,它就在那里等你……对于管胎或者真空胎的选择,也算是大集团中最大的分歧之一,不少老派车手依然坚持管胎,例如范德普尔就使用30c的Corsa管胎;而男女冠军都使用了马牌新推出的GP 5000 S TR真空胎,看来在低胎压环境下,真空胎的优势还是比管胎大?

综上所述,未来鹅卵石路面的比赛中,气动公路车和竞赛型公路车势必会越来越多,在轮胎可就可以提供充足减震性能的情况下,气动公路车和竞赛型公路车在比赛中会有更大的优势,也可以减少车队备货和技师团队的整备压力,可谓是一种双赢局面。

如果车手的需求少了,厂商肯定会减少在竞赛用的耐力公路车上的投入,再加上全地形公路车和All-Road公路车的兴起,又抢走了不少耐力公路车的客户,所以未来厂商对耐力公路车的投入必定会更加慎重,下面我们来分析下耐力公路车未来将何去何从。

悬挂结构耐力公路车消亡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6)

本来单为了鹅卵石路面开发一款带悬挂结构的车架就是不理智的做法,超级复杂、超级高配外加超级昂贵的Dogma FS似乎已经宣告了这种设计的失败。2021巴黎-鲁贝英力士车队直接全员Dogma F上阵,并且莫斯孔还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所以未来厂商应该不会再开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悬挂结构耐力公路车了。

经典耐力车不会断更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7)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8)

一些经典的耐力车,如名声在外的美系三强Domane、Roubaix和Synapse,还有Defy和Endurace等,凭借多年迭代,产品相当成熟,获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所以他们怎么会放弃耐力系列这颗摇钱树呢?Cannondale的Synapse刚刚换代,据说Roubaix也快了,所以小编相信,已经具备一定市场占有率的车型不会断更。

强化功能性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9)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10)

说到功能性,Doamne就是代表车型之一了,拥有充足的轮胎间隙的同时,还搭载ISOSPEED、下管储物功能,且配备挡泥板安装孔。小编猜测未来耐力公路车都会增加功能性设计,例如越来越多的耐力公路车都具备上管包安装孔,并可能会出现更多整合式储物设计。

轮胎间隙会更大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11)

众所周知,现在全地形公路车潮流席卷欧美市场,对路况超强的适应能力成为许多基建一般地区车友首选。所以可能有些耐力公路车会选择继续加宽轮胎间隙,支持32c以上的轮胎,通过换胎来适应一些轻度的越野路况或全地形公路车赛事,来抢占全地形公路车的市场。

整合式电子设备加持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12)

有些品牌会另辟蹊径,例如Cannondale就是这样做的。全新一代Synapse就配备了SmartSense,SmartSense系统整合了雷达和光源,并由下管上的电池集中供电,电池还可以拆下来作为移动电源……系统还可以与手机APP交互实现系统的设定和控制。未来,可能这类有助于提升骑行安全的整合式科技装备或许会越来越多。

轻量化、气动化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13)

像闪电Aethos这样的超轻圆管车架配上足够的轮胎间隙,就已经提供足够的舒适性了。更轻的车架可以带来更好的骑行体验,让长距离骑行更加轻松愉快,对新手也更加友好。可能大家会说,那出个几何友善、Aethos样式的车不就好了嘛!其实早就有了,它叫Focus Paralane……不知未来是否还有厂商去追求耐力车的轻量化?

耐力型公路车入门推荐(聊聊耐力公路车的设计该何去何从)(14)

现款的Domane和Roubaix多少都带点气动元素,但并没有标榜自己是气动耐力车,但有个品牌真就出了气动耐力车,而且还换代一次了,这就是CUBE的Agree C:62系列。全新Agree虽然主打气动元素,但也可以看到上管有整合储物设计。所以未来会不会有厂商也将自家的耐力车气动化,来征战古典赛呢?

打破UCI限制?

如果真的到了古典赛不需要耐力车的那一天,这也许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件好事。这就意味着车架不用在UCI的限制下设计,可以用更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来设计车架,提高车架的舒适性和性能。

电助力版本会越来越多

受欧美市场电助力自行车热销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品牌会推出电助力版本的耐力车,以满足市场和车友的需求。如Domane和Paralane等车型目前已经推出了电助力版本。

以上就是小编我的一些猜测,以后耐力公路车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