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璋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总统,是北洋三杰之一,死后享受国葬待遇。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冯国璋有两处墓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今天就来带大家揭开民国总统两处墓葬存世之谜?

红卫兵挖祖坟(红卫兵挖开冯国璋墓没发现遗骸)(1)

冯国璋在1918年10月份被段祺瑞搞下台以后,心力憔悴,一年后也就是1919年12月28日,因伤寒病逝北京帽儿胡同,享年60岁。毕竟冯国璋曾经是一代民国总统,所以当时的总统徐世昌批准冯国璋享受国葬待遇,送回冯国璋的老家河北河间县安葬

冯国璋国葬墓位于河间县的西诗经村东北方向,前后历时三年才最终建成。冯国璋国葬墓与冯国璋的故居只有一道相隔,民间俗称“阴阳双宅”。从上空看,墓整体呈矩形,上端环列60个汉白玉石狮。最上面的顶端,为穹形土丘。墓的高度在25米左右,在墓中算非常的高了。下层高度5米,总共占地138.6亩,和袁世凯的墓差不多。

红卫兵挖祖坟(红卫兵挖开冯国璋墓没发现遗骸)(2)

冯国璋国葬墓前后被人为破坏过三次。据说当时建有的碑、坊、亭、台,五供两侧还有各有一座炮台,上架铁炮。大宝顶是汉白玉的石围裙,坐落于方形夯土台基之上,怎么壮观怎么来,非常具有封建帝王陵的气势。但是在文革时期,冯国璋国葬墓原来的规模样式几乎完全被破坏了,只剩下一座十几米高的土丘,当地人都直接叫“疙瘩”。土丘底下是地宫,保存相对完好。

红卫兵挖祖坟(红卫兵挖开冯国璋墓没发现遗骸)(3)

如今我们看到的冯国璋国葬墓是前几年在原址上修复的,虽然和当年墓的规模不能比,但依旧非常豪华。冯国璋国葬墓为白石围砌,墓门是按照清朝宫廷建筑风格建造的,是五楹红墙绿琉璃瓦的。墓的四周绿瓦红墙相绕,墙外有一条6米宽,全长1400米的人工护河环绕着缓缓流淌,河上有一架白石桥和门想通,供人行走,桥北立有华表和石坊,接着就是八对石像生。门内墓道的南边建有三孔白石坊。石坊的后面是两座5米高左右的石碑,一座石碑上,是徐世昌写的“河间冯公之神道”7个大字,一座石碑上写着“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冯公国璋之墓”。紧接着,在碑后面的墓道两侧分别有石人、石羊、石马、石象、华表等石雕,非常的精美。碑后到墓前的这片区域,建有宫殿式风格的通行广厦三重。最后,则是南北均有40米宽的方形三合土墓基,正中衬托着汉白玉垒筑包饰的巨大墓丘。

红卫兵挖祖坟(红卫兵挖开冯国璋墓没发现遗骸)(4)

但事实上,如此豪华的国葬墓其实是一座衣冠冢。1966年的时候,冯国璋国葬墓被天津师范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也就是“红卫兵”带头挖开。发现其中只有一具棺材,棺前放着石玉等上供需要用的东西。棺材打开后除了一把军刀,一张照片和少量陪葬品外,并没有发现冯国璋的遗骸。这是怎么回事呢?

红卫兵挖祖坟(红卫兵挖开冯国璋墓没发现遗骸)(5)

一直以来,关于冯国璋墓为什么有真假两座,一直众说纷谈。据当地人说,因为冯国璋执政生涯树敌太多。他的后人一来是为了防止被盗墓,二来怕冯国璋的遗骸,会被他的仇人挖出来挫骨扬灰。所以除了在学了三国人物曹操的葬法,设假墓。曹操死后究竟葬于何处,到现在依旧是千古之谜,不过说得最多的是设了不少假冢,真坟却葬在三峡的急滩下面。

冯国璋去世后,在北京公祭一个月,灵柩用专列运至保定,后由曹锟派马队护送到河间。当时冯国璋的地宫还没有彻底完工,灵柩只好暂厝祠堂。出殡那天,各路军政官员齐聚,白棚逶迤三里,经班细乐军乐烟炮响声动地,人们眼见着引魂幡之后的冯国璋灵柩送进大墓地宫,且滚动宫内石球闭死宫门,其实哪里知道,灵柩里面是空的,冯国璋的遗骸根本就不在里面。原来,早在出殡的前一天夜里,冯国璋的后人便伙同从北京雇来的杠夫,悄无声息地把冯国璋抬到七里外的黄龙湾,偷偷的埋了,只留下一处非常普通的黄土坟头。

红卫兵挖祖坟(红卫兵挖开冯国璋墓没发现遗骸)(6)

为什么要埋在黄龙湾呢?黄龙湾位于河间市半截河村西面,这里是冯氏祖坟,葬着冯国璋的父辈和祖辈,当地人称冯家坟。其实黄龙湾一开始并不是冯氏的祖坟。因为黄龙湾后面是蜿蜒而去的古洋河。所以有风水先生跟冯国璋说,黄龙湾有沙龙眠卧,得水而活,久会腾飞,可以荫庇子孙。冯国璋深信不疑,生前特意高价买下黄龙湾,并把祖父和父亲的墓从冯家老坟移至黄龙湾,希望自己和子孙后代能够出人头地。

冯国璋的真坟非常简单,是一个长方形墓室,白灰夯实,混凝土抹壁,白石铺底,冯国璋的棺木放在正中间,大概是为了防潮之故,棺外缠有三层石棉布,涂了四道土漆。清理完后的棺材是暗紫色的,是用阴檀木做成。阴檀木以坚固和密闭性好著称。至于木材的由来,有的说是因地层变动而久埋土中,有的说是万千年来被水泡哺,这才不仅坚固而且密封好。所以棺材打开后,冯国璋的尸体尚存完好,肌肉富有弹性,栩栩如生。但出土后,冯国璋的尸体因为接触了空气,很快就腐烂了。与衣冠冢中,寒酸的陪葬品不同。冯国璋真墓中的陪葬品都是珍品。墓中有元宝和银币数枚、玉鼻烟壶和如意各一件,右拇指戴翡翠戒指一枚,口含猫眼珍珠一颗。如今这些珍贵文物都在河北省文物保管局。谢谢观看,敬请期待!

文/戴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