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起,我们的老祖宗就认为农历五月五日,也就是端午这天,是恶月、恶日。老祖宗们还有“不举五月子”的说法!端午这天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些地方在端午节这天有很多避讳,比如说嫁出去的闺女们,在这天会回娘家,来躲避端午之恶。

端午节中的许多习俗都与躲避端午之恶有关,比如说挂艾草是为了驱虫、辟邪;跳钟馗是为了镇妖除魔;喝雄黄酒也是为了祛病驱邪。

我们老祖宗还有“端午到,五毒醒”,所谓的五毒就是毒蛇、蝎子、蟾蜍、蜈蚣、壁虎。古代的老祖宗们认为,从端午节这天开始,这五毒便开始肆虐,人们也就从这天开始有了避五毒的习俗!

端午到,五毒醒(端午到五毒醒端午过后)(1)

谷雨之后,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各种害虫便开始繁衍肆虐,再加上古代人生活水平不高,家中多是木质结构,采光也不像现在有玻璃,所以他们的居住环境中极易有各种各样的虫子。而“五毒”就是人们最害怕的物种小动物。

有人说五毒中的壁虎,应该是蜘蛛。人们受到了小说、影视剧、神话故事等等的影响,认为五毒就应该有蜘蛛,其实不是这样的,壁虎没有毒性,却依旧被划分到了五毒当中,就是因为这5种动物,都是可以入药的,但从古至今人们都不会用蜘蛛来入药。

端午到,五毒醒(端午到五毒醒端午过后)(2)

那么五毒之中,谁的毒性更强,谁更厉害呢?

人们将蛇列入到五毒之中是非常有道理的,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十分麻烦的动物,就算是他没有毒性,人们也轻易不想要招惹他。有一种蛇叫做“贝尔彻海蛇”,它的毒液能够毒死25万只老鼠,眼镜王蛇和他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蝎子的毒性也不弱,可以毒死一些比较小的昆虫和动物,一般的蝎子对人类的影响不大,但是有一种“色列金蝎”,他的毒液虽然不足以对成年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对体弱的孩子和老年人来说,还是很可怕的!

端午到,五毒醒(端午到五毒醒端午过后)(3)

蟾蜍有十分强的毒性,一个只有3.5公分左右的“金色箭毒蛙”的毒液,就能够对10个身体健硕的成年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他的繁殖能力,在五毒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因其独树一帜的繁殖能力,老祖宗便将其神化了,随着发展,蟾蜍逐渐成为了一种旺财的象征!

蜈蚣在我们的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妖怪的形象,它的繁殖力也很强。一般的蜈蚣虽然毒性不强,但它们的药用价值很高,所以有人也说蜈蚣是五毒之首!

端午到,五毒醒(端午到五毒醒端午过后)(4)

壁虎在五毒之中存在感最弱,因为他的其实没有什么毒性,而且还以害虫为食。老祖宗们之所以将之列入五毒之中,一方面是因为它在老祖宗的生活中比较常见,还能够入药。

端午到,五毒醒(端午到五毒醒端午过后)(5)

老祖宗认为,端午之后,毒虫开始肆虐。于是人们就会在端午这天避五毒!民间避五毒的风俗习惯很多,有用柏叶、大风根、艾等这些药物煮成药水洗浴,还要饮用雄黄酒。在《白蛇传》中,有千年道行的白蛇都逃不过雄黄酒的影响,更不用说那些没有道行的“五毒”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五毒就是指的这五种动物。但是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也有五毒的说法。

比如说是佛家中所说的五毒是指:贪嗔痴慢疑,人们若有这五毒就会产生无边的烦恼和苦楚。有人还说《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再加上小白龙,就代表了这“五毒”,猪八戒是贪、孙悟空是嗔、沙悟净是痴、小白龙是慢、唐僧是疑!

端午到,五毒醒(端午到五毒醒端午过后)(6)

五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比如说:人有五毒,就是怒、恨、怨、恼、烦;社会中有五毒,是吃、喝、嫖、赌、抽;古代有五刑,是笞、杖、徒、流、死;人们常说的五谷是黍、稷、菽、麦、稻;诗有五律、菜有五辛(薤、蒜、韭、葱、香菜)、天地有五行(金木水火土)、方向有五位(东南西北中)等等!

关于“五”的说法,你还知道哪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