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当当夫妻的撕逼充斥网络,不了解的也了解了,支持女方的说男方吃软饭,支持男方的说女方武则天,孰是孰非外人暂时也无法判断。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1)

我却从俞渝夫妻的事件想到古代一个没多少存在感的女人,今天就来写写这个慧眼识珠、倒贴软饭男混混,在历史上没啥知名度、最后收获一个江山的知性女子——后周圣穆皇后柴氏。

01,大龄女官柴氏

柴氏,生卒不详,名字不详,三不详人员一个,这在古代是比较正常的,女子能够留下讯息多是依靠亲属的连带,圣穆皇后柴氏能够在史书留下一笔,就得益于她的丈夫周太祖郭威,和嗣子兼侄子周世宗郭荣。

柴氏的家境尚可,比丈夫郭威家强太多,是邢州龙岗的“世家豪右。”按《东都事略》记载,柴氏在后唐时进入宫廷,大概是十五岁至十八岁之间,倒推的话,柴氏大约生于朱梁开平二年(908),比郭威小四岁。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2)

柴氏入宫后,成为唐庄宗李存勖后宫的一名宫女,或者女官,也或者是一名低级妃嫔,不管什么身份,在庄宗皇后刘玉娘的镇压下也难有出头的指望。

同光四年(926)发生兴教门之变,唐庄宗李存勖驾崩,干哥哥李嗣源做了皇帝,是为唐明宗。明宗继位后,就把干弟弟的后宫全部遣散,当然是遣散那些有名无实的妃嫔女官们,大约双十年华的柴氏就在被遣散的行列,带着自己的积蓄回家,她的父亲柴翁和母亲去迎接她,路途遇上大风雨,一家人就被困在旅店几天。

就是在旅店避雨的时候,柴氏遇到一个衣衫褴褛,却挺拔魁梧、神采飞扬的男子,对之一见钟情,决定嫁给他,这个高穷帅的男人就是郭威。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3)

02,兵痞混混郭威

郭威,字文仲,生于大唐天祐元年(904)七月二十八,有说他是个拖油瓶,本来是姓常人家的儿子,生父常某早死,母亲王氏带着他改嫁郭简。

三岁的时候,郭威跟着父母来到太原,父亲郭简在军中,殁于王事。郭威还不到换牙的年纪,他的母亲王氏又去世。父母双亡,还好有一个姨母韩氏,大概是他母亲的表姐妹,成为小郭威的监护人,把他抚养成人。

长大成人的郭威人高大魁梧,又勇力过人,在那样的乱世中,自然喜欢兵器,不事生产,成日游手好闲。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4)

梁龙德二年(922),晋国的骁将李嗣昭战死,他的二儿子李继韬囚禁兄长抢夺父亲的职位,又私通梁国背叛晋王李存勖,为了扩充自己的力量,李继韬广施钱财招募勇士做为亲军牙兵,十八岁的小混混郭威就应征入伍。

郭威自负勇武,行为刚烈,不免有打架斗殴之类有违军纪的事情,乱世军头多喜欢这样的悍兵,李继韬认为郭威不是一般人,对他的违法乱纪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次年(923)晋王李存勖消灭梁朝,李继韬这个背叛者也被诛杀,他手下的牙兵被打散重新分配,郭威隶属从马直,成为皇帝的亲军一员,时年二十一岁。

郭威天性聪慧,喜欢读书,特别喜欢兵法战术,为人又豪爽,身边很是聚集一部分兄弟,也结拜十兄弟,大家都很佩服他的聪明。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5)

03,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在军中厮混太平日子没几年,就再次遭遇动乱,换了一个皇帝,不管谁做皇帝,当时对小兵痞郭威,都没啥影响,唯一的变动就是,他在一个旅店偶遇他未来的妻子、被遣散出宫的女官柴氏。

柴氏看郭威虽然衣不蔽体、邋里邋遢的,但是眉宇之间见英气,并不是那种庸碌之人,不由心动,就询问旅店老板那是何人?旅店老板说:那是马步军使郭威,诨号郭雀儿。言下之意就是个穷大兵。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6)

在宫中见过世面有阅历的柴氏,认为郭威不是屈居人下的人,决定嫁给他,就和父母商量,柴翁很恼火,觉得闺女好歹是宫中女官,有才有貌,还在宫中学习礼仪见过大场面,出来就是嫁给节度使那样的高官也够格,咋这么想不开嫁给一个兵痞子?

柴氏很有主见,她一边认真的和父母解释,说郭威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以后必然能发达;一边把自己的钱财分成两半,一半交给父母,一半自己留下做嫁妆,执意嫁给郭威。柴翁夫妻没办法劝服闺女,只好认下这个女婿。

郭威得知那个偶遇的出宫女官要嫁给自己,对他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哪有不答应之理?哥们要结婚,以后也是有老婆的人了!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7)

04,家有贤妻夫上进

郭威有一切兵痞的恶习,饮酒、赌博,因为本性豪爽,喜欢行侠仗义,不拘小节,虽然有点薪水,对于他那样的花销,远远不够,自带嫁妆下嫁的柴氏,对当时的郭威来讲就像白富美下嫁穷光蛋,对他的生活,乃至人生都带来很大的改变。

郭威有缺点,但也有很多优点,聪明、喜欢读书,稍微有点助力,未来就很有可期,柴氏的慧眼识珠下嫁行为,于郭威来讲又是一种激励和肯定,二十二岁的青年兵痞郭威对妻子别提多感激了。

柴氏女不怕清苦,不介意丈夫没有聘礼,倒贴嫁妆嫁给穷大兵,劝诫丈夫戒酒、戒毒,为他撑起一个温暖的家,郭威在贤内助妻子的规劝下,真的改掉恶习,奋发向上,用妻子的嫁妆在军中拓展人脉,为以后的成就打下基础,这些都和柴氏对他的鼓励和资助是分不开的,在郭威发迹前,他的确算是做过一段软饭男。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8)

夫妻共同经营小家庭的幸福之余,却稍有遗憾,柴氏一直没有生育,对妻子满心敬爱的郭威倒不介意子嗣的问题,不但没有纳妾生自己的亲子,反而把妻子娘家侄子柴荣接过来,做自己的嗣子。从郭威这个行为看,他对柴氏的心也足够真挚。

柴荣是柴氏哥哥柴守礼的小儿子,出生于梁龙德元年(921),因为姑妈无子,就过继给姑爹姑妈,成了郭家的长子,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周世宗郭荣。侄子给姑姑做儿子,在民间非常普遍,和外甥过继回舅舅家一样属于异姓过继的范畴。

郭威对过继来的内侄嗣子很好,真的当亲儿子看待,教授他学习骑射练习武艺,历史证明,就算后来他有了亲儿子,郭荣身为郭家长子的身份也没有变动。

当然,郭荣对姑爹嗣父也孝顺有加,家里有个出手大方阔绰的军人爹,多少嫁妆也不够他豪爽,因此,少年郭荣很早就跟着商人颉跌氏去江陵往来贩茶赚钱贴补家用。对这样的孝顺能干儿子,自然让郭威百感交集,不免更加父慈子孝。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9)

05,夫未贵妻厌代

柴氏勤俭持家,郭威努力上进,郭荣孝顺能干,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时候皇帝又换了好几个,从唐朝到了晋朝,郭威在军中也傍上大军头刘知远,有了自己的小事业,经济也有了保障,郭荣才回到父亲身边。

就在这时不幸降临,倒贴下嫁穷大兵丈夫,劳心劳力操劳半生的柴氏,却没有等到丈夫显贵时刻就去世了,卒年不详,大概死在唐晋年间。

虽然煞风景,却不能不提,郭威在事业有发展时期,肯定纳妾,因为他后来生育的二子五女都没有生卒年分,只有四女婿张永德的生年可查,张永德生于后唐天成三年(928),娶了郭威的第四女寿安公主,当然,也许张永德比寿安公主大几岁也未可知。

因为柴氏的卒年和郭威亲子女的生年不好判定,所以不能言之凿凿郭威啥时候纳妾生育,如果柴氏死后纳妾,那柴氏最少是死于唐天成年间,两人也没有做多久夫妻,充其量四五年。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10)

柴氏死后,郭威迎娶寡妇杨氏为继室,后汉天福十二年(947),杨氏死,郭威又娶了寡妇张氏,被刘知远封为吴国夫人,还纳妾董氏。

随后在乾祐三年(950),汉隐帝刘承祐把郭威的家眷都杀死,张夫人也遇难,郭威的两个亲儿子、三女儿、郭荣的发妻刘氏和儿子也都被杀死,郭家除了郭威、郭荣父子以及跟随服侍的妾室董氏以外,都被皇帝连锅端了。

郭威愤而起兵,推翻后汉建立后周,成为大周的太祖皇帝,想起下嫁自己早亡的发妻柴氏,下诏追封为“圣穆皇后”。

“义之深无先于作配,礼之重莫大于追崇。朕当宁载思,抚存怀旧。河洲令德,犹传荇菜之诗;妫汭大名,不及珩璜之贵。俾盛副笄之礼,以伸求剑之情。故夫人柴氏,代籍贻芳,湘灵集庆。体柔仪而陈阙翟,芬若椒兰;持贞操以选中珰,誉光图史。懿范尚留于闺阃,昌言有助于箴规。深惟望气之艰,弥叹藏舟之速,将开宝祚,俄谢璧台。宜正号于轩宫,俾潜耀于坤象,可追命为皇后。仍令所司定谥,备礼册命。”(《旧五代史卷121》)

又追封继妻杨氏为淑妃,遇害的第二位继妻张夫人为贵妃,唯一活着的妾室董氏封德妃,授长子郭荣为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

两年后,广顺三年(953)三月,长子郭荣授开封尹兼功德使,封晋王,从那时起,郭威就放弃了自己的外甥李重进和女婿张永德,确定嗣子郭荣继承人的位置。

早死的柴氏当年的投资获得丰厚的收益,娘家侄子成为江山继承人,变相的为亲姑妈嗣母收获一桶江山。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11)

06,猴格说

男追女的例子很多,女追男倒贴嫁人的却不多,仔细扒拉史上女追男的也就那么几个例子,卓文君差点被司马相如辜负,孟光举案齐眉勉强算幸福吧?娄昭君则是实打实的被高欢辜负,董小宛为服侍冒辟疆而死算死得其所?

总之,几个女追男倒贴下嫁的,大概就柴皇后获得了丈夫的尊重和情义,以及念念不忘。谁能说郭威立嗣子为继承人没有念及发妻的情义呢?如果不念及柴氏,大可以传位给外甥或许外孙,好歹有自己的血缘。

宋仁宗憨憨皇后(正说圣穆柴皇后)(12)

当初堪称白富美的柴氏为何选择嫁给郭威,而放弃嫁给节度使的机会呢?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柴氏的双商在线。她在宫中见识过高官贵胄,并不认为自己嫁给节度使就能安享尊荣,还不如选择比自己出身低下的、有上进心的精英男下嫁,夫妻同甘苦共患难,日子更容易经营。

用一见钟情有些太小言,哪里那么多一见钟情,只不过是在该嫁人的年纪遇到一个适合的人而已,例如俞渝。柴氏的年纪在那放着,能挑选的余地并不多,所以,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选择一个适合的,而不寄托他人(父母)去攀高枝嫁节度使。

何况,郭威不是贪色之徒,所遇之女多是再醮妇,做了皇帝也没有大肆扩充后宫,实为不贪色的大英雄大好汉,这其中,也许有对柴氏念念不忘的原因呢?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东都事略等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无谓脑补解读过度。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