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我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泊船瓜洲》,来解读“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的心路历程,追寻他的人生轨迹?
图片说明:《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因为,我要通过对这首诗作的解读,来解剖诗人王安石的内心世界;更要通过盘点身为政治家的王安石,他的人生轨迹,以此来和大家共同解读这首写景兼具比兴的伟大诗作。
我们,不仅要看到:诗人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将空间距离的远与近和时间隧道的短暂与恒久,都赋予了哲学意义上的强烈反差;我们,还要读懂:诗作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创作魅力;更要深刻理解诗作中,那开阔的意境、清新的格局中所富含的——诗人不平凡的人生履历。可以说,这首诗作,把诗人极其矛盾的内心世界,融进了广袤的天地间,把天地间一个永恒的真理,留在了人世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图片说明: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楔子春之脚步,早已悄悄地开启她,丈量祖国大好河山的步伐;新冠病毒,趁此机会,到地球上溜达溜达。面对横行无忌的病毒,人类唯避其锋芒,寻其软肋,把它禁锢在远离人群的四野八荒。
今天,我们十四亿人民共筑的“宅家长城”,已将肆虐的“疫情”控制到:“没有机会人传人”的理想进程。 在此关键时刻,我们每一个人,务必再坚守一下自己的阵地,决不能疏忽大意、前功尽弃!
如果你觉得自己,因无法自由自在的欣赏春天的美好时光而烦闷,现在,就请开启你“宅家读书”的欢乐时光!跟着卓姥姥一起领略:大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为我们绘制的一幅江南春光图——《泊船瓜洲》。感受一下“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奇伟与壮阔,想象一下“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画面是何样的旖旎与炫美!体会一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人生起起伏伏后,对亲人的依恋、对第二故乡的眷恋!
但是,要想真正读懂王安石的“钟山”情结,理解他,为什么会感叹“明月何时照我还?”,就必须要了解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所走过的漫漫人生路!了解他在变法过程中的艰辛!体会他两次罢相时的心情!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安石那绚丽的人生!走进《泊船瓜洲》的旷美和扑朔中!
图片说明:宋仁宗景祐四年,王安石入大宋帝都——开封
№1. 初入京都,谁识君?——“唐宋八大家”宋六家“楼主”,欧阳修!983年前,王安石随其父亲——王益,来到了宋都开封。在这里,年仅16周岁的王安石,结交了另一位“唐宋八大家”,曾巩。
【图片说明:“明月何时照我还?”——家的牵绊,家的牵记!】
人人都说:在地球上,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相交的时候。而王安石和曾巩,这两根同属于“唐宋八大家”的平行线,居然在公元1037年的大宋帝都,相交啦!
原来:18周岁的曾巩,不早不晚,恰恰也随其父亲——曾易占,赴京,来到了开封。
【图片说明:鄙人,曾巩是也。相貌有些对不住观众,见谅!见谅!】
此时,学富五车的曾巩,因喜欢撰写策论而誉满京城,自然而然,在他的圈子里,听说英才少年——王安石,也来到了京城,万分欢喜。
此刻,两个“官后代”,因为,都是热血的“文学青年”,都会说“江西临川”话,都喜欢谈论治国理政方略,所以,这两根“早慧”的“八大家”平行线,相互吸引了对方,成为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相谈甚欢。
此际,“唐宋八大家”中的另一根平行线——欧阳修,这位倡导诗文革新的北宋文坛领袖,也因其祖籍是江西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与年幼于自己12岁的曾巩,成了一对忘年交。
【图片说明:我乃“六一居士——醉翁”欧阳修也!】
于是,曾巩把好友——王安石的文章,恭恭敬敬地递给恩师欧阳修,并在欧阳修面前极力推荐这位江西“小老乡”。
遗憾的是,王安石未来得及拜见欧阳修,就跟随父亲南下江宁。
然而,只因有了曾巩的热心推荐,王安石这根“唐宋八大家”平行线,多年后,终于在京都开封的欧府,交上了欧阳修这根平行线。
【图片说明:欧阳修,我一生中,总是因为红颜而被别人攻击,甚至遭同僚“实名举报”。】
欧阳修,这位正直而爱才的师长,成了王安石和曾巩的伯乐(当然哦,欧阳修也是唐宋八大家中“三苏父子”的伯乐)。
此后,在王安石通过了公务员(进士)考试,步入官场,至其领导变法,推出“青苗法”之前,这段为期18年的漫漫人生路上,生性耿介、唯才是举的欧阳修,都甘为这个聪明好学的后生做铺路石,不遗余力地向朝廷推荐他的人品和才能。
然而,诗人王安石的志向,并非仅仅是要把文章写好,他有更高的人生目标,也有自己的灵魂安放处。
究竟王安石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将自己的灵魂安放在何方?又为何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途经瓜洲时,对月慨叹——“明月何时照我还”?
【图片说明: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 王安石魂之所寄,在何方?——江宁景祐四年,王安石刚刚结交京都一批文朋诗友,父亲王益又要带着他启程,前往被今人称之为“六朝古都”的南京——那个在大宋帝国时期,被叫做“江宁”的地方,因为王益调任江宁府通判。
自此,王安石与江宁,便结下了终生相守的情缘。
1)王安石为何,独独回望钟山?——父兄皆长眠于江宁牛首山!
王安石时期,南京这个“十朝都会”,不仅拥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1600年的建城史,也在亡国不久的南唐时期,被南唐三代帝主建设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王安石跟着父亲来到江宁,便喜欢上这里。
江宁,不仅风景秀丽,更有王安石喜爱的江南四大名山——钟山。
图片说明: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在诗人王安石的心目中,钟山群岭,就是他的精神导师,是他寄放灵魂的地方!而那里的佛教名山——牛首山(今江宁县南),也在冥冥之中,成为他此生中寄托哀思之地。
因为,跟随父亲王益来到江宁不久,王安石的父亲,就因病而逝于江宁任上。
为此,王安石邀请好友曾巩为父亲撰写墓志铭。曾巩在《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中记载:“宝元元年二月二十三日,以疾卒于官,享年四十六。”可见,王安石的父亲病逝时,正是:上撇老、下撇小,中间撇娇妻。
父亲一生中勤勤勉勉、任劳任怨的品性,影响着王安石的一生;而父亲逝于任上,这对王安石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创伤,也为他日后坚决推行“变法”,力图实现民富国强的夙愿,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心之印!
而且,在王家,不仅是王安石父亲的灵柩被安葬在江宁牛首山,包括他同父异母的长兄王安仁,也在任“转运使以监江宁府盐院”期间,病逝于任上,葬在父亲身边。因此,王安石对江宁有着无法割断的情结与眷恋,也埋下了功成名就后,隐退江宁的小小心结。
图片说明:王安石对江宁有着无法割断的情结。
2)王安石为何,苦上“万言书”?——世人皆醉我独醒!为国为民,踏上艰辛变法路!
转眼,距王安石结识曾巩已过去五年,为父亲守丧期满的王安石,走进了招录国家公务员的科举考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年仅22岁虚龄的王安石,在庆历二年(1042年)登科及第,中杨镇榜进士第四名。而他的亲哥哥王安仁和他的师哥哥曾巩,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名落孙山、榜上无名,眼瞅着小弟弟王安石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那叫一个羡慕加佩服。自此,曾巩更是经常在恩师欧阳修面前夸赞王安石的才情。
拿到了“国家公务员认证资格”的王安石,被大宋政府授以淮南节度判官一职。生性勤勉的他,到任后,兴修水利、兴农办学,兢兢业业、勤政爱民、政绩斐然。他的的确确为王家和他的曾哥哥挣足了面子。
【图片说明:我是介甫,一生都想着“变革法度”,造福于民。虽然变法失败被革职,我也感到光荣!】
那么,王安石为何,在他仅是一个小小的“节度判官”时,就脚踏实地地为老百姓做实事,成为一名地方好官?
因为,他的心中有梦想!一个——效法古之先贤,严明法度、依法治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梦想!
可以说,王安石的一生中,都在为他的改革梦想而呕心沥血、剖肝沥胆,积累经验、积蓄能量。
为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1058年)十月,利用自己调任京城“三司度支判官”的机会,于嘉祐四年(1059年)春夏之交,进京述职时,向宋仁宗呈递了他第一份改革提案——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图片说明:王安石写给赵祯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开头截图】
此书一开篇,王安石就亮明自己的改革观点:“……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这个意思就是明确告诉宋仁宗:现在,我们的大宋,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法律条款”。进而导致:政府官员,不能“依法行政”;普通老百姓不知道:“遵什么样的纪?守什么样的法?”
看看,我们的大政治家王安石,他在962年前,就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遵纪守法”的治国理念。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法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王安石的法治思想所启发,他是那个时代的开路先锋,也是华夏民族——“法治思维”倡导者。
图片说明: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泊船瓜洲》
那么,怎样才能让高高在上的宋仁宗接受自己的政治观点呢?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诚恳地说:“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幸甚。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原来,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改革愿望,也是首先拍一拍宋仁宗的马pì,捧一捧宋仁宗的大脚丫,然后,才开始步入正题。
想一想:在那没有电脑、没有打印机,全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用毛笔“码字”的大宋时代,王安石不仅要在家仔仔细细的研磨香墨、恭恭敬敬的一笔一画的书写,还要顶着冒犯龙颜、触怒龙威而被革职,甚至是杀头的压力和风险,才写就这篇“万言书”。
在此万言书中,王安石不仅系统而具体地阐述了他的执政理念、改革主张,并提出了他的人才观,且一并给出了改革时弊的变法方案。
可是,皇帝大佬儿——宋仁宗,他并不买王安石这个刚刚升任从六品小官的“帐”,拒绝了他的改革方案。
图片说明:改革,就是打破一潭平静的湖水!
这次上“万言书”遭拒的打击,对王安石来说,可谓“六月霜”。此后,王安石拒绝各种提职加薪的机会,也不再买皇帝老儿宋仁宗的帐。
但是,两年后,王安石还是按捺不住他那颗执意变法的躁动之心,又给宋仁宗上了一道奏折——《上时政疏》。
【图片说明:王安石写给宋仁宗赵祯的《上时政疏》全文。】
在此奏折中,王安石大声疾呼:“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苟无至诚恻怛[dá]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旷日持久,则未尝不终于大乱。”
看一看,听一听,王安石这个居安思危的“吹哨人”,具有何等高的政治头脑,他的观点,又具备何等高的前瞻性和超前意识。可惜呀,“肉食者,鄙”!宋仁宗依然不理不睬王安石的“哨声”,而宁愿让他的重侄孙宋徽宗和重重侄孙宋钦宗——父子二人,在一夜之间,连同大宋的三宫六院,几千人,一起掠到了“北国”。
历史不会逆转,人死不能复生。假如宋仁宗多活了70年,活到了宋钦宗靖康二年(1129年),可能,他就会重视王安石上的两道奏折。所以,中国有句话叫“饱带干粮晴带伞”。无论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都必须要树立“忧患意识”。
【图片说明:朕是宋仁宗赵祯呀,这可是我的真人画像哦!——我,帅吗?】
这第二封奏折依然没有吸引宋仁宗的眼球,致使王安石更加闷闷不乐,推拒了宋仁宗几次伸向他的橄榄枝,不愿留任京官。直至皇帝老儿向他下诏,委任一个直集贤院、知制诰,专职审查大宋京城里的刑事案件,这样重要的角儿,王安石才觉得:嗯,哦,这个职位吗,还是能够让我实践一下公平公正执法的理想,让京城恶棍尝尝我王安石严明法度的决心!于是,他欣然接受了。
然而,即使这样,王安石还是对宋仁宗拒绝他的改革方案而心有不甘。但是,王安石并不耿耿于怀,而是,更加勤奋、时时牢记他的变革初心。只是,他懂得了怎样积累自己的“裂变”能量;怎样提升自己的身价筹码,并研习诸葛亮“卧龙坡”钓刘备之术。
恰好,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王安石生母吴氏病逝。王安石抓住机会,索性以母亲病逝,需“丁忧”为由,辞官回江宁,专心为母守丧,不再为宋仁宗效犬马之劳。
【图片说明:王安石父母、兄长安葬地·江宁牛首山】
此后3年,王安石都以:为母守孝为由,拒绝入朝为官。然而,王安石并不是真心退出“庙堂”,不问朝野之事;甘居江湖之远,不食人间烟火。他是在厚积薄发,等待时机,更要等待他心目中的明君“横空出世”。
皇天不负苦心人。
宋神宗治平四年(1067年),即位不久的赵顼【xū】,向王安石伸出橄榄枝,下了一道谕旨:起用“丁忧”期满的王安石知江宁府。不久后,又下一道金光闪闪的圣旨,诏王安石为翰林学士,还破格录入他兼任“侍讲”,做自己的“博导”老师和咨政高参。
从此,王安石的政治春天终于——到来了。
深得神宗器重的王安石,抓住一切机会,向宋神宗展示他的政治才华,不仅极力向赵顼推销他那套“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的为政思想,而且,极力鼓动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度,变革法令。
而这一切的鼓励和洗脑,都是年轻气盛的宋神宗所急需的心灵鸡汤。
君臣,至此,一拍即合!
№3. 王安石为何,执意变革法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王安石心花怒放,由江宁启程,来到了宋都。
【图片说明:我是赵顼,大家都叫我宋神宗。我和王安石可是一伙儿的哦!——我,英明吗?】
1)王安石为何,被刚即位的宋神宗所崇拜?——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此次入京,王安石是受命而来。因为,刚过弱冠之年(20周岁)的新皇主,在进驻东宫,做“预备皇帝”(太子)时,就已拜读过王安石呈给自己皇爷爷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王安石的“开源”财税思想极其赞赏,对王安石锐意变法的立场极为赞同。自然,当自己坐上大宋龙椅,手握大宋社稷实权之时,便迫不及待的启用了他心目中的改革派“偶像”——王安石。
王安石的变法思想,终于获得了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他的“革新方法”,也获得了这位年轻新皇上的认同。这让王安石兴奋得彻夜不眠,他以前所未有的励精图治精神,积极的投身于伟大的社会变革行动中。
随后,王安石为了回答宋神宗向他提出的:“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的疑问,又向宋神宗赵顼上了一封《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奏议,阐释了:宋,自建国初期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提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的观点,以此指导并激励小皇帝敢于打破祖制宗法,全面推行改革政策。
王安石深厚的文学功底,为他在书写政论文方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封奏议中,王安石巧妙的采用了以扬为抑,褒中带贬的说理方法,条理清晰的,而且是恳切坦诚的,全面剖析了宋仁宗统治时期的种种弊端,使年轻的宋神宗透过大宋帝国“百年无事”的表象;看到了自己执政前路上,四伏的危机;明白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对大宋江山的危害;懂得了如何就吏治、教育、科举、农业、财政、军事等,诸方面的改革举措出台相应的政策,以此实现他利国惠民、兴邦强兵的宏伟抱负。
【图片说明:王安石写给赵顼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2)王安石为何,如此执着于他的改革恒心?——基层生活阅历!
王安石自幼跟着任大宋基层官员的父亲辗转于江西、四川、广东、河南、江苏等地区,小小年纪的他,便有机会接触到大宋基层官员的艰辛,也有机会亲自接触,并考察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在那里,他看到了大宋帝国百年太平盛世所积累下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各样的吏治之弊、各色的歪风邪气。所以,作为一个立志“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文人政治家,王安石,他是站在为国为民的高度,站在“为国鞠躬尽瘁”的角度,在为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帝国的未来而担忧。因此,他想通过自己的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这个国家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做力所能及的奉献,死而无憾!
然而,历朝历代,立志改革者的命运,大同小异,迎接他们的,无不是荆棘和蒺藜、排挤和诽谤,下野和外放……
但是,早已立志“变法救国”的王安石,不在乎自己的官衔是几等,更不在乎自己的既得利益在哪里?因为,他早已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就是一个改革者的基本素养!他的胸中,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七个字!
图片说明:王安石的心中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七个字!
所以,王安石颁布的所有法令,目的只需八个字来概括:富国、强兵、惟才、惠民。
在王安石的治国理念中:只有国家先富起来,百姓才能享受到“国富”的红利,国家才不会产生内忧;只有国家的边防军事力量强大起来,国家才能在没有外患的前提下,安安心心的搞国民经济建设,老百姓才能真正的过上平安、富足的“小康”生活;只有国家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发现人才、选用人才,国家的各项举措才有优秀的人来操作和实施。至此,富国、强兵的治国理念,也才能够真正的得以落实。当“富国、强兵、惟才”之法落实到位后,惠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图片说明:看,王安石心中的梦想,就是国强民富。老百姓的日子美如画!】
№4. 王安石变革,为自己收获了什么?——罢相!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行使国家常务副总理的职责。自此,王安石真正走进了大宋的政治权利中心,奏响了他的变法序曲、拉开了大宋“熙宁变法”的序幕。
首先,他不顾朝野一片反对之声,组织设立实施新法的“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提供财税保障。随后,他颁布了富国新令:《均输法》《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条约》。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同平章事,掌管了宰相大印,开始全面推行变法,再次颁布了一系列强兵新令:《募役法》《保甲法》等。
自熙宁三年,王安石执掌相印起,至宗熙宁六年(1073年),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陆续颁布了十多项法令。
改革,往往触及到的,并非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但是,必然会触及到当权者的利益。而一切提出反对意见的,往往又都是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由头。其实,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至少,也要维护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政理念、治国理想。
所以,王安石推行变法,他注定是一个被孤立的对象,就连他的恩师,一个曾经极力支持范仲淹变革的革新派——欧阳修,都在改革之初,视王安石的“青苗法”在损害基层老百姓的利益,提出严厉的批评,而且,在他的任职地,不予推行青苗法。
【图片说明:我是司马光,小时候就喜欢砸缸。今天,我要拿石头砸王安石和他颁布的法令。】
1)力排众议,矢志变法!
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另一位文学大家、政治家,即是王安石所敬重的史学泰斗司马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王安石和司马光,是一对彼此敬重对方的人品、学识的“政治冤家”。在个人品行、忠君爱国方面,他们彼此尊重对方,也从不怀疑对方的人格魅力!但是,在政治立场上,他们是“针尖对麦芒”、固执己见、相互说服不了对方,又各自不愿向对方妥协!宋神宗爱惜他们两个的才能,但是,宋神宗也无力调和他们之间的政治分歧。最后,以王安石战胜司马光而告一段落。司马光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说了一句有损于自己形象的话:“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引乡党之士,天下风俗,何由得更淳厚!”
所以,后世称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为“新旧党争”。
熙宁三年二月至三月,司马光连连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
司马光在信中,多处引用孔子的话,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一颗君子之心,坦荡的胸怀,劝说王安石。并在信中总结说:“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
同时,司马光在信中,还列举了王安石实施新法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极力劝说王安石听取各方意见,改变立场,废除新法。
为此,王安石给司马光回了一封短信——《答司马谏议书》,并在信中针对司马光的观点,给予回应。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王安石,面对各种非议,毅然决然地表态:自己在变法之前,早已考虑到了。言下之意,如果自己担心变法会招致“怨诽”而不做,那就不是我——王安石!
【图片说明:王安石给司马光写的回信。全文。中学课本上见。】
王安石坚如磐石的态度,令司马光十分失望。同时,司马光也对宋神宗一味地支持王安石推行变法,十分绝望!为表达自己对宋神宗和王安石的极度不满,司马光,一怒之下,连上五道奏折,请求离京外任。
熙宁四年(1071年),司马光回到洛阳专心编撰他的《资治通鉴》,时间长达15年。
当然,王安石变法,他的政治劲敌远不止欧阳修和司马光。“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也是他的政治死对头。此外,北宋著名的“相三朝,立二帝”的三朝宰相韩琦,也是坚决地站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元老重臣组合中。
【图片说明:苏轼,我最喜欢对着月光喝一杯。王安石拜相时我反对他变法,他罢相时,我去江宁看他。哈哈!
2)天灾人祸,王安石在变法路上遭遇“滑铁卢”!
时光如梭,转眼,王安石变法已历时5年。
熙宁七年(1074年),也就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这个时间节点,大宋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旱灾。
严重的旱灾,本是一种自然灾害,但是,一直攻击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利用这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向宋神宗奏说,旱灾是因为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而招致的“天降大灾”。此时,宋神宗的皇奶奶和皇妈妈,也到他面前哭诉说——“王安石乱天下”!王安石被搞得“朝野不容”,连后宫都站出来反公开对他。
年轻的宋神宗,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一浪高过一浪的“罢相”呼声,一筹莫展。万般无奈,只得下旨,让王安石交出“相印”,炒了王安石的鱿鱼。
心力憔悴的王安石,为保住变法成果,极力推举韩绛和吕惠卿代替自己,为宋神宗继续推进变法进程。
不料,“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叶。”韩绛很快发现吕惠卿对大宋的相位虎视眈眈,在处理公务时,精心设计,试图构陷王安石的胞弟王安国,以此达到倾覆王安石的目的,为他上位大宋宰相宝座,做着“大清洗”的准备。于是,正直的韩绛,在向王安石传递密信的同时,也向宋神宗递了一道密奏,搅和了吕惠卿的“黄粱美梦”。
【图片说明:王安石塑像。“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
№5. 王安石被弹劾后,发生了什么?——二次拜相,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经历了一年的折腾,宋神宗环顾朝野,能够比王安石更大公无私、敢闯敢干的忠臣,似乎也没有几个;能够比王安石的执政观点更符合自己治国理想,且有能力担任当朝宰相的人选,似乎也没有被自己发现。因为,大家都在忙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相互排挤、相互打击。于是,宋神宗接受了韩绛的密奏,再次下诏,命王安石启程回京。重掌相印。
【图片说明: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镇江市。瓜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
1)反转人生,安石再度被启用,含泪吟出——“京口瓜洲一水间”!
熙宁八年(1075年),那个“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的早春二月,退知江宁府的王安石,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内心里的感受,我们无法揣摩。可以说,就连王安石自己,也是无法准确地,表达出他内心里的酸楚和甜蜜的滋味。
所以,当他启程回京都,泊船在长江北岸——瓜洲,不由感慨万千,随口吟咏了“京口瓜洲一水间”。与其说是诗人王安石在感叹:“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而已”,不如说,这是王宰相在感叹他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改革立法制度、变革国家治理方针的“成与败”,也就在“皇上的一念之中”。
同时,“一水间”就好比,当宋神宗热气方刚,一心一意的推进“熙宁变法”之时的政治背景,与如今再次启用王安石为相时的大宋社会风情。因为,此时的王安石已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尤其是,那个被自己一手提拔的吕惠卿,在自己前脚刚刚离开,就在背后下刀子了。这样的心机,能不令王安石感到——“后脊梁发麻”?
因此,卓姥姥认为,在王安石这随口一吟的诗作中,不仅仅是诗人王安石对江南美景的留恋和热爱,更有一种:淡淡的,咸咸的,人生滋味在里头!
图片说明:《泊船瓜洲》——有一种:淡淡的,咸咸的,人生滋味在里头!
而且,“一水间”,在这里,既是形容舟行迅疾,顷刻间就从长江南岸,到了长江北岸;同时,也说明:在诗人心目中,江宁,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自己无论走到了哪里,江宁和他,永远只是一水之隔。所以,在这里,“京口”是代指江南,更具体一点,就是“江宁”;而“瓜州”则是代指广大的江北地区,甚至可以理解为江宁之外的地域。
其实,凡是熟悉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人,无不知道:长江南岸和长江北岸,虽是一江之隔,但两岸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基础,都有不小的差距。在王安石看来,实施改革,大宋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就会像长江南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富足;不改革,大宋的国力和民生,都会像一江之隔的江北地区——萧条、贫困。因此,“一水间”在此,有着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个人情感含蕴其中。
如果,是从一个政治家的心理去理解:京口和瓜州,就是: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属于“庙堂”,一个属于“江湖”;一个在圣上的“心里”,一个在“圣上”的嘴边。
【图片说明:回首,看透——“钟山只隔数重山”。】
2)了悟人生,安石再度回首,看透——“钟山只隔数重山”!
苍茫夜色中,回京的帆船停泊在长江北岸,趁着夜幕尚未遮蔽来时路,王安石,不由回首观望:眼前,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日夜兼程,去寻找自己的归处!
隔江相望,朦胧的夜色中,连绵起伏的群山,不再是郁郁葱葱,而是像一幅水墨画上的群峰,绵延不绝,耸立于水天相接处。
诗人王安石,望着远处的群山魅影,不由想到了自己的父兄,想到了母亲……
一位位至亲,他们的灵魂,都安息在那峰连峰、岭连岭的远山黛影中……
这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无一,不在牵动着诗人的魂灵……
尽管,隔着大江;尽管,笼罩着夜幕。可是,诗人的心中:钟山,是他心灵深处的“神”!是他,闭着眼睛就能看得见的“巨峰”!
因为,他的忠魂,早已,随着父兄的躯体,埋葬在哪个叫“钟山”的群峰下!他,就是钟山的子民;钟山,就是他心中的图腾!
所以,在他的心中,永远是——“钟山只隔数重山”!没有空间的阻隔,没有时间的流逝,只有,一抹葱葱的、郁郁的、温馨的,记忆!
因此,对于这一诗句的理解,我们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为:钟山只是隔着几重山而已。要在了解到:诗人,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经历了自己坎坎坷坷、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的人生旅途后,他内心深处的情结,是什么?他的根,在哪里?而真正能够让他把自己的灵魂寄寓在此的,又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家国!——家国!——还是家国!
【图片说明:人老,天不老;心荒,地不荒,是故——“春风又绿江南岸”。】
3)感慨自然,安石蓦然发现:人老,天不老;心荒,地不荒,是故——“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一诗句,是诗人王安石在描写大自然“春去春又归”的自然规律,也是政治家王安石在感叹自己的政治生涯再一次沐浴到一股恰似春风的“皇恩”。
“绿”字,是这一句诗的诗眼,而“又”字,则是这一首诗的诗魂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使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之情相谐合、相统一,融为了一体。
而诗人王安石,以“绿”字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不仅仅给抽象的春风赋予了春的色彩,而且是一种万物刚刚复苏的色彩。可以说,一个“绿”字,不仅把春天特有的个性表达了出来,同时,这个“绿”字也开拓出一个辽阔的视野,把春风吹过的江南大地所发生的奇妙变化,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千里莺啼绿映红”【见杜牧《江南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神奇意境之美,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传递出:春风一拂,千里江堤,茫茫大地,一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见白居易《忆江南》】的盎然景色!诗人,不仅仅写出了春风的精神:“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见贺知章《咏柳》】,也写出了春天的面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见高鼎《村居》】,使诗的意境更加深邃、辽远。也可以说:一个“绿”字,把整首诗的艺术效果提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增强了整首诗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和张力!
关于王安石如何精心锤炼“绿”字,用“绿”字替换其他字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我只想说:这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的春景都写活了!再也找不到一个字,能比“绿”字更准确而生动的的表现出春天的魅力、春天的意境、春天的魂设!
同时,这个“绿”字,也是政治家王安石心中的希望,是他被罢相一年来,心中最大的结!更是他梦寐以求的——继续推进改革的愿望和梦想!
【图片说明:第二次复相,王安石心中的梦想,就像这棵小草……】
“春风”一词,在此具有双重含义,表面上,它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但是,在倡导文学服务于政治的王安石的心目中,这个“春风”,却是实指“皇恩”。所以说,“春风”一词,既是对自然界的写实,也是富含政治寓意的一个词。因为,既然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神宗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4欣喜和欣慰,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弥漫在大宋朝堂上空的政治寒流,开创变法新局面。而这种心情,用“春风吹绿”来表达,既微妙,又含蓄;既形象,又魅力无穷!完全可以用“心照不宣”和“妙不可言”来形容“春风”和“绿”字在此处的关系。
【图片说明:虽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可,王安石的心中,依然蒙有挥之不去的云!】
“又”字,在有些一版本中为“自”字。其透露出来的,是诗人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既反映出诗人心中的欣喜与彷徨,也说明变法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鉴于第一次罢相前,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王安石不能不有所顾虑。尽管,变法图强是他的政治理想,但是,由于变法遇到的强大阻力,和他本人所受到的猛烈攻击依然历历在目。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宋神宗这个能够呼风唤雨的“圣主”身上,他殷切的希望:宋神宗能够像七年前【熙宁元年(1068年)】的那个春天,再次铆足劲,再度发力,将“变法改革”进行到底!因此,这个“又”字,在全诗中,起主导作用,相当于人的大脑支配着整个生命的运行轨迹。而“又”字,也说明了,这首诗是写于王安石第二次被宋神宗启用,委任宰相之时。
为什么要这样评价“又”字,在这首诗中的作用和分量呢?因为,据史料记载,宋神宗在任命王安石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新政的几年中,身为圣上的他,年纪轻轻,也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尤其是韩琦的几封奏折、司马光的愤然辞职,朝野一片“废止新法”的呼声,都让这位新皇上焦头烂额。所以,“熙宁变法”,承受着巨大压力的,不仅仅是王安石一个人,还有那位鼎力支持他的宋神宗赵顼。
“江南岸”,代表着的不仅仅是秀丽的钟山、恬静的江南大地,也是整个大宋的疆土,表达了诗人期望改革成功的美好愿景。在政治家兼诗人的王安石心目中,他多么企盼:自己的变法,能够像这春天里,“江南岸”上的一片新绿,生机勃勃、茁壮成长。所以,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图片说明:“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心中,依旧笼罩着一层朦胧的薄云惨雾!】
4)感慨人生,安石泪目,——“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说明诗人回望已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当空,隔岸的景物渐次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中。但是,诗人对钟山的依恋却愈加浓深,因为,政治家王安石对此去京都的前景还是抱有犹疑不定的态度,他知道:等待他的,还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圣上的态度,依然使他不敢太过乐观!毕竟,他被宋神宗罢相,仅仅过去1年。他和宋神宗,为了推行新政,可谓是朝夕相处了几年。其间,宋神宗的执政理念和自己的改革观点,也时有相互撞击的时候。况且,“伴君如伴虎”!……
当然,事实也证明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不是杞人忧天,在他复相不久,又再次罢相。尽管,这第二次“罢相”不是出于被动局面,是王安石主动申请的,但是,那也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进程已经无法顺利开展下去,他的请辞,也是出于十万分的“心不甘情不愿”局势。所以,诗人在结尾,以设问句式来表达他的矛盾心理,更表达出他内心深处,对政治斗争的厌倦,对春光明媚的“江南岸”的依恋。
因此,诗人王安石,让千年后的人们,看到了一个改革家内心的彷徨与无奈;也看到了政治家王安石,在朗朗的月光下,在粼粼的江岸边,那孤独的背影!和他,不轻弹的男儿泪!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内心有苦,诗人王安石,那么一个意志顽强的人,岂会在习习春风中,皎皎月光下,长叹“明月何时照我还”?!如果此去前途一片光明,诗人岂会在泊船瓜洲时,回首凝望夜幕下的江宁,久久不愿离去……
【图片说明: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都说“月亮知道我的心”!月亮,月亮,您真的知道我的心吗?】
一个“何时”,表达出诗人多少的无奈?多深的忧愁?多重的心理负担?
一个“还”字,道出了身为政治改革家的王安石,几多苦楚!几多辛酸!几多不为人知的心理压力!
所以,我的眼前,浮现着,一个《泊船瓜洲》的政治家王安石,那,不为人知的泪目,和他“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千年的孤独,万年的泪目,凝聚起的,必将是——一个伟大的人格!伟大的魂灵!和一座,值得后世永久纪念的——丰碑!
王安石的时代,早已落下了帷幕!留给我们的,是一串串跋涉的脚步!一代代人,苦苦追求的抱负!
【图片说明:一代代人追寻的脚步,如同春天里,山峦上烂漫了花朵,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我喜欢王安石的诗作,更崇拜他,勇往直前的精神!我热爱王安石的作品,更敬重他,忧国忧民的灵魂!
所以,我要通过对这篇诗作的解读,来尝试解剖王安石的内心;更要通过盘点身为政治家的王安石,他的人生轨迹,与大家共同赏析这篇伟大的诗作,走进诗人王安石那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读懂他心中的——明月何时照我还?!我想:答案依然是: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图片说明: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的岁月,一如这幅图片!】
№6. 结束语——《泊船瓜洲》,写于何时?——二次拜相,出宁赴京有人对王安石这首诗写作时间存有争议。卓姥姥认为:从诗作的意境中,尤其是最后一句,不难判断,这首诗写于王安石二次拜相:自江宁启程去京都开封之时,即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也就是公元1075年的春天。
但是,有学者认为:此诗写于熙宁二年春,王安石第一次拜相出江宁,赴开封之时。
现在,假设此说成立。那么,作为一个被埋没多年,一心一意谋求“变法”的人,会在接到皇上的调令,进京任翰林学士、有望开启他变法梦想航程的时候,还在酸溜溜的假装伤心地说:“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才能够让我不要去做‘翰林学士,不要去做我梦寐以求的变法之事,回到我的江宁府哇’?我只想留在美丽的江宁,不想到皇帝的身边担任宰相啊!”
如果是这样,王安石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宋仁宗上那个“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还有哪劳什子的《上时政疏》?!
所以,王安石也就是一个凡人,他刻苦读书,“面壁十年图破壁”,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进入大宋的政治权利中心,去实现他的改革梦想!更何况,王安石秉性沉稳,不浮华、不做作、更不会“无病呻吟”!因此,王安石绝对不会在他应该“仰天大笑出门去”【见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的时候,杞人忧天,在春光明媚的长江北岸,吟咏:“明月何时照我还?”
综上,这首《泊船瓜洲》写于熙宁二年春的说法,站不住脚,也缺少真实的史料加以佐证。
至于,有人说这首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 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返还江宁,途经瓜洲所作。
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就无法站住脚。因为,王安石是一个意志顽强的人,是出了名的,也是公认的“拗相公”。他,不会因为自己被宋神宗“罢相”而在归途吟出这样伤感的诗句。不为别的,就是一个当朝宰相的“面子”都挂不住。不相信,可以读一读他写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夏的《登飞来峰》。
图片说明:《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现在,我们依然假设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也就是说:王安石在罢相归来途中吟出——“明月何时照我还”,其言下之意是:王安石盼望自己再次被起用?这,符合王安石的个性吗?别说是王安石,就是其他人,也不可能这么不知好歹,刚刚被“罢相”,还没有回到家门,就开始做梦了,梦想有朝一日在回到皇帝身边?况且,王安石拜相不久,因在处理“反对变法”意见方面,与宋神宗意见不统一,还托病在家并向宋神宗提出过辞去相职的申请。他岂会在被“罢相”回江宁的途中就盼着复相?
而且,这个说法同样缺少有力的史料加以佐证。因此,卓姥姥的观点,同意绝大数学者的意见,这首诗写于王安石二次拜相的启程之际。
第二年,即熙宁九年,王安石长子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王安石异常伤心!加之“新党”内部的矛盾与分裂,让王安石下定决心,离开宋廷最高权力机构,回他日思夜念的江宁,去吟吟诗、填填词,过一个半归隐的生活。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终于炒了宋神宗的鱿鱼,辞去宰相一职,回到江宁府。
熙宁十年,王安石改任集禧观使,被宋神宗封为舒国公。君臣一场,自此别过。
【图片说明:滔滔长江水,顾自东流……】
滔滔长江水,顾自东流;江山如画,引多少英雄竞折腰……
悠悠人类长河,几多英雄泪!古往今来,诗词文章传后世,变法举措垂青史,唯大宋帝国王安石!
——全文结束——
【卓姥姥侃文化·原创首发】
2020年3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