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传染吗(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1)

对于一个乙肝患者来说,最难的并不是患上这个病,而是被歧视和孤立。

因为怕身边的人会介意,他们不敢交新的朋友,不敢找对象,遇到喜欢的人也不敢表白,甚至做好了一辈子不结婚的打算。

有些人甚至在旁人的歧视和冷漠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传染吗(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2)

为什么明明可以跟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却总是受尽冷眼和歧视!因为部分人的无知。

事实上

乙肝病毒并没有那么神通广大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传染吗(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3)

别说一起吃饭

接吻传播的概率也微乎其微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

1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是家庭聚集的主体,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患有乙肝“大三阳”母亲的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

2 父婴传播

除了母婴传播外,研究发现患有乙肝的父亲也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3 性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染,但目前统计在没有注射乙肝疫苗的夫妻中,另一方感染乙肝病毒并成为慢性乙肝的概率仅为6%,90%以上的乙肝配偶在性接触后会自动产生乙肝病毒抗体,而只有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通过性接触感染。

4 输血传播

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5 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器材。

乙肝是不会通过共用餐具传染的,病毒没有办法进入口腔、食道和胃肠道的细胞,人体消化道里也缺少病毒生长繁殖所需的物质。

握手、拥抱、咳嗽、打喷嚏……这些日常接触也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接吻、共用水杯虽然不是100%不会传染,但概率极低,可能就好比你第一次买就中千万头等大奖的概率吧~)。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传染吗(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4)

乙肝病毒是一种只喜欢肝细胞的病毒,要进入肝细胞,需要一个对应的受体配合,人完整的口腔、食道、胃肠道的细胞没有这种受体。所以,吃进去的东西是不会造成乙肝感染的。

万一不幸吃到了乙肝病毒,也别跟如临大敌似的。

完整的消化道表面拥有自己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乙肝病毒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它要么在你的肠道内直接被干掉,要么就被排到厕所里了。

就算病毒真的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数量也微乎其微,成人的免疫系统很强大,完全有能力KO这些所剩无几的病毒。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传染吗(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5)

患乙肝后临床表现

1 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 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

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 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 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

5 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5 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

如果哪一天你真的遇到了生命中的TA,而你们中的一方又恰好深受乙肝病毒的困扰,小编只想说——

不隐瞒,是对TA最大的尊重;

不歧视,是给TA最大的温柔。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传染吗(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6)

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乙肝疫苗是个宝

这6类人尤其要打!

保护好自己,远离乙肝病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尤其是这6类人群:

1.新生儿,婴幼儿,15 岁以下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

目前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成功率在90%左右。主要是通过:

(1)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在出生12小时以内,注射5微克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一月后注射第二支,第六月注射第三支即可有效阻断,且此种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一般达95%左右;

(2)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在围产期就要开始每月注射免疫球蛋白国际单位,在出生当天和第二月改量注射100-200免疫球蛋白,出生当天还应给婴儿注射乙肝疫苗,随后疫苗注射按0-1-6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有效的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2.高危人群:包括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医务人员,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接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者血液制品的人。

3.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4.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

5.有多个性伴侣者。

6.静脉注射毒品人群,等等。

如果不记得自己是否接种过疫苗,也可以到医院感染科做“乙肝两对半”检查,确认自己是否有抗体。

如果没有抗体想接种,可以就近到广西各大社区接种门诊接种~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传染吗(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7)

除了接种乙肝疫苗之外,平时还应避免不洁医疗、美容行为,个人要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不共用牙刷、剃须刀、餐饮具等,避免接触传播。

所以

吃饭共餐会不会被传染这个问题

就别太担心了

该吃吃该喝喝

我倒是觉得——

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会传染吗(和乙肝患者共用餐具)(8)

乙肝疫苗小科普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乙肝疫苗全程接种需3针,接种第一针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针及第3针。接种疫苗后机体至少经过1月左右才能逐渐产生抗体,

因此,建议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1-2个月后进行抗体检查。指南还指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所生成的抗体,其保护效果可至少持续12年。

供稿: 广西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部分来源:深圳疾控

编辑: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