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染性、能把乙肝病毒传播给他人的感染者,称之为“传染源”。比如“大三阳”传染性强,“小三阳”传染性弱。
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血液内病毒水平的高低。“大三阳”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血液内病毒水平比较高,是最活跃的传染源;隐藏在人群中尚未检查出来的“大三阳”携带者,有潜在的最高传染性。
但并不是所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都是传染源。“小三阳”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内有病毒,但复制水平非常低,血清中检查不到乙肝病毒,这样的携带者传染性就比较低。
传染性的大小与血清转氨酶高低无关,具有传染性的是病毒,并不是转氨酶。理解这句话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自己转氨酶升高了,就开始在家里另开饭碗,担心传染给家人,这实在是让人惋惜的错误。即使病毒含量很高(大三阳),一起共用碗筷吃饭也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乙肝病毒不是消化道传播疾病,是血液传播疾病。但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总有那么些人找不到传染途径的证据,就怀疑是不是一起共用碗筷惹的祸?是的,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比如感染者的口腔黏膜破了,有血,血粘在筷子上,其他免疫力低或者是小孩子用了感染者的筷子(前提是筷子的病毒还在,没有经过消毒),刚好这个小孩子的口腔黏膜或胃肠道黏膜也有破裂出血,理论上这种情况是可以传播乙肝病毒的,但是这种可能性应该是非常低的。
传染源传播潜力的大小,还取决于他的工作或生活方式及其与他人接触的密切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