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连接

1、绑扎连接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1)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 Ll计算(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如图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2)

钢筋的接头

一般钢筋出厂时,为了便于运输,除小直径的盘圆钢筋外,每根长度多为10~12m左右,在实际使用时,有时要求成型钢筋总长超过原材料长度,或者为了节约材料,需利用被剪断的剩余短料接长使用,就有了接头。为了保证两根钢筋的接头能起到整体传力作用,有下列规定: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锚固长度,按图计算;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3)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4)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5)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一般按一定间距设置,表达为Ф6@200。箍筋长度计算应先算出单肢箍长度再乘以肢数,最后求得箍筋总长度。其长度计算表达式为:箍筋长度 = 单肢箍长度×肢数

1、单肢箍长度计算

单肢箍长度根据构件断面及箍筋配置情况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

(1)方形或矩形断面配置的封闭双肢箍,如右图所示。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6)

封闭双支箍单支箍长度,计算时应扣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加两个135°弯钩的长度。表达式(按外皮计算)为:

L=(B+H )×2 -8bhc + 8d 11.9d ×2 或 L=(B+H )×2-8bhc+(2×11.9+8)d

式中: L —— 单支箍长度

(B+H )×2 —— 构件断面周长

8bhc —— 构件主筋的8个保护层厚度

d —— 箍筋直径

11.9d ×2 —— 两个135°弯钩的长度

(2)拉筋,也称“S形箍”,如下图所示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7)

拉筋单支长度按构件断面宽度扣保护层,加两个135°弯钩的长度计算。其长度计算表达式为:

L =b - 2 bhc 2d 11.9d ×2

式中: L —— 拉筋单支长度

b —— 构件断面宽度

bhc —— 构件主筋的保护层厚度

d —— 拉筋直径

11.9d ×2 —— 两个135°弯钩的长度

(3)矩形断面的梁、柱配置的四肢箍,如图所示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8)

① 左图中所示的两个相套的箍筋,一个是环周边的封闭双支箍,按公式(1)计算。另一个的一边宽度相当于三分之一的构件断面宽度,其计算表达式为:

L= b ×2 +(h -2bhc 2d )×2 11.9d×2

② 右图中所示的两个相套的箍筋,为一边宽度相当于三分之二的构件断面宽度的两个封闭单箍。其计算表达式为:

L={b ×2 +(h -2bhc 2d )×2 11.9d×2}×2

套箍的应用如图所示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9)

(4)螺旋箍,如图所示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10)

螺旋箍的长度是连续不断的,可按以下公式一次计算出螺旋箍总长度。其长度计算表达式为: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11)

式中:H —— 需配置螺旋箍的构件长或高(m)

S —— 螺旋箍螺距(m)

D —— 需配置螺旋箍的构件断面直径(m)

bhc—— 保护层厚度(m)

π—— 圆周率,取3.1416

d —— 螺旋箍直径(m)

(5)圆形箍,如图所示。

圆形箍长度应按箍筋外皮圆周长,加35d的搭接长度,再加两个135°弯钩的长度计算。其长度计算表达式为:

L=(D-2bhc 2d)×π+35d 11.9d×2

式中:L ——圆形箍单支长度

D ——构件断面直径

bhc ——保护层厚度

π——圆周率,取3.1416

d ——圆形箍直径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12)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13)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14)

钢筋绑扎搭接计算规范(钢筋绑扎和搭接的基础知识与计算方法)(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