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 樊成友 丁珊

5个睡眠小贴士让你安心睡一整夜 世界睡眠日亲(1)

图源:视觉中国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你知道吗?人的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5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睡眠是人类基本的生理需要。

前两天,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在北京发布《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当下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睡眠这件“人生大事”。

世界上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

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长期睡眠障碍可导致精神状态差、疲乏、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低下、头晕、头痛等情况,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显著增加,越来越的人们开始为睡眠困扰,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原本应当是享受的美好时光却成为了煎熬,不少人吐槽“见周公,难,难于上青天”。

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5个睡眠小贴士让你安心睡一整夜 世界睡眠日亲(2)

睡多久才算是好睡眠?

其实,关于睡眠时长,咱们也是有“国标”的。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小学生每天应睡10小时,初中生每天应睡9小时,高中生每天应睡8小时,成人每天应睡7—8小时。

是病就得治!治疗失眠,得先找准导致失眠的病根儿——

精神因素

心理焦虑,是失眠的“第一杀手”。

考试、重要会面之前,因紧张而出现的急性失眠,都是这一“杀手”惹的祸。抑郁症、老年痴呆、焦虑症以及强迫症等,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失眠。

生理因素

最常见的就是倒时差。短时间跨越几个时区,人的生物钟会出现不适应。

疾病因素

部分疾病导致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比如晚期癌症、关节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睡眠质量大都不佳。

5个睡眠小贴士让你安心睡一整夜 世界睡眠日亲(3)

环境因素

噪声、温度、光照等睡眠环境不佳,也会干扰睡眠。

不想睡

有些人的失眠,纯粹是自己熬夜“作”出来的。追剧、玩游戏、以“夜猫子”自居,就是很多人夜晚的打开方式。

需要警惕的是,不管哪种原因导致失眠,一旦失眠上身,就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的治疗往往“长路漫漫”。

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20年发布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中国人的平均入睡时间,已经从2013年的22点左右,推迟到2019年的23点55分左右。而超过23点睡觉,就被医学专家界定为熬夜。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睡眠拖延症,加入了主动熬夜的“大军”。

有人说,“哥熬的不是夜,是寂寞”,医生却说,“他熬的不是寂寞,是命!”因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显示,每晚睡4小时以下的人八成短寿!

5个睡眠小贴士让你安心睡一整夜 世界睡眠日亲(4)

除短寿外,熬夜的伤害可谓数不胜数——

伤颜值

长期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皮肤水分流失及皮肤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暗黄、粗糙,皱纹、色斑、黑眼圈都接踵而至。

伤身材

国际学术期刊《Sleep》的研究表明,仅熬夜一次就会引发人体时钟基因的表观遗传改变,导致肌肉减少和脂肪增多。经常睡眠不足的儿童和青少年,长大后更容易变得超重或肥胖。

伤视力

熬夜不仅会导致“熊猫眼”,还会导致视力功能性减退。

伤心神

熬夜时,人的精神往往处于紧张状态,这导致交感神经没得到休息,第二天人就容易精神不振、疲劳嗜睡;精神警长也可造成人的血管收缩异常,诱发高血压或者加重病情;长期熬夜还可能导致人焦虑、抑郁、记忆力下降。

伤胃肠

经常熬夜,胃肠道得不到休息,易致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消化性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伤免疫力

熬夜还会引起生物钟紊乱,同时影响细胞的分裂和DNA的修补工作,使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这也是今年我国将睡眠日主题确定为“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的重要原因。

熬夜可能会导致患癌风险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举致癌物清单中,熬夜被归为2A类致癌物!

5个睡眠小贴士让你安心睡一整夜 世界睡眠日亲(5)

怎样才算是健康的睡眠?

入睡时间较快,一般不超过30分钟;有充足且适宜的睡眠时间;并在睡眠过程中不会频繁醒来,不被多梦困扰。第二天醒来后感觉解乏、精神饱满、头脑清醒,没有嗜睡、乏力等现象。

不同人群,睡眠问题不同

青少年、儿童

青少年、儿童常有睡眠拖延、晚睡晚起的问题,非常影响睡眠节律。建议不要养成熬夜的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休息,按时起床,养成良好作息规律。睡前不要过度用脑,让大脑放松下来,更容易入睡。

中青年人

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大,加上饮酒、玩手机等不良习惯,晚睡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但每天应尽量不晚于零时睡觉,不要把卧室当做办公室、工作间或娱乐室,睡前避免过量饮酒、不吸烟,避免喝浓茶、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饮品。另外,白天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使身心放松,进而促进睡眠。

老年人

不少老年人因户外光照性活动减少、日间贪睡、晚间照顾孙辈等原因影响睡眠,且老年人因生理原因经常会有“觉少”的感觉。因此,老年人宜早睡早起,白天不要贪睡。中午午休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即可,可多到室外活动、晒太阳,有助于夜间睡眠。睡前可以用水温在40℃左右的热水泡泡脚,时间以15至30分钟为佳。此外,睡前不宜进食,以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睡眠障碍。

5个睡眠小贴士让你安心睡一整夜 世界睡眠日亲(6)

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睡眠状况呢?

一是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要有相对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至早晨6点。如无必要不要熬夜。

二是坚持运动,改善睡眠的一大动力。白天适量运动是改善夜间睡眠的一大动力。运动的方式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喜好来决定,如散步、打拳、做操、慢跑等有氧运动,搭配肢体伸展和力量练习。但应注意运动时间最好选在白天,晚上8点后应避免过量运动,以免大脑过于兴奋而无法入睡。

三是规律三餐,时间太晚就别再吃啦。睡前不要吃得过饱,因为大量食物在胃内进行消化,不断刺激大脑,便不能安然入睡。晚餐与睡眠应间隔至少3小时。睡前也不要喝茶、酒和咖啡。

四是改善环境,营造适宜睡眠的氛围。为卧室保持理想的温度、声音和光线。温度以20~23℃为宜,睡前关闭大灯,尽量减少光线和噪声的影响。

五是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睡前应尽量保持身体和心情的平静,可以选择看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睡前一小时应不再思考工作内容或使用电子产品。

医学专家“安利”解困“法宝”

“困”海无边,如何上岸?

一滴清凉油、一颗薄荷糖、一包咖啡粉或是一颗狠心?都不是。

别担心,医学专家向你“安利”真正科学的解困“法宝”。

(综合自北京疾控官方公众号、健康时报、人民网、人民政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