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滴水也能穿石,以弱能胜强,以柔克刚。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2)

但水也能凝聚成湖、汇聚成海,变云舒浪卷,成汹涌澎拜,掀翻万吨巨轮,这是“刚强”所在,甚至变成巍巍冰山,坚不可摧。

水之变化,既是一种能量,也是一种哲学。老子有一句经典名言“上善若水”,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青年玉雕艺术家张青兰对水之哲学感悟颇深,他参透水的特性和哲学,并立意创作了一件关于水题材的系列作品,名为《若水》。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3)

《若水》设计

“ 水无色无形无味,但却充满了做人的智慧,做人如水一般,是一种境界。”张青兰如是说。如何玉来诠释水,于翡翠材料中,张青兰大胆的用了一块冰种翡翠原石,将水这一形态进行了完美演绎……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4)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5)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6)

几块翡翠都是同一份料子所切,冰晴的样子犹如雪山的积水成冰的样子。然而,当着水后发现,种水虽好,但是内部却有很多裂纹,就像冰块中的裂纹一般,错综复杂,对于大块的雕刻充满挑战性,这是一个烧脑的过程,若是一般的师傅,宁可把时间花在几块片料上也不会把时间花在这费脑的时间上。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7)

玉雕师最头疼的就是这样裂多的料子,考验的不止是技艺,还有沉着冷静和耐力,需要一步步慢慢调,可想见难度。

琢磨不定的翡翠,亦如水的形态,变幻莫测,改如何来演绎水,成为张青兰的课题。别说水,估计取几个牌子都比较困难,如何在这裂纹中尽情的舞蹈,而且还玩得飘逸,简直堪比负重十斤枷锁去跳芭蕾,但雕刻最为魅力的部分,也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瑕疵变成亮点。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8)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9)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0)

雕刻充满着挑战和惊险

但每完成的那一刻

总伴随着惊喜

当然,若对材料和工艺

不烂熟于心,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磨头在冰裂的翡翠中舞蹈

步步惊心,此处省略一万字

随性而雕琢

没有具象,似像非像

可以狂如潮水

也可以静若水滴

也可以水花四溅

……

作品完成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1)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2)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3)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4)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5)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6)

作品以一块冰种翡翠原石分解成一组大小各异的形状,并随之雕刻出水的不同形态,表达水的哲学境界。

水,润泽万物,至善至柔;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 …


注:此作品荣获2018年中国翡翠神工奖最佳创意奖

——名家简介——

70年代翡翠玉雕(一块布满裂纹的冰种翡翠)(17)

张青兰,青年玉雕艺术家,湖南衡阳人后移居昆明,从事绘画设计多年。2012年跟随玉雕大师于丰也学习玉雕,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当代艺术理论, 2015年创办个人工作室.。其作品注重观念和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丰富,不拘泥一种风格,致力于以玉雕传达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对时下生活的思考和态度。

参展简历:

2015 年作品《恋》 彩云杯玉雕大师作品展

2016 年作品《无为》 中国玉石雕神工奖作品、《驱动》 中国玉石雕百花奖

2017年作品《家园》中国玉石雕天工奖、 作品《风云》 西昌大凉山玉鹰奖

作品《驱动》 第二届“和声艺术邀请展”

2018 年作品《若水》 中国翡翠神工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