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手机里病毒(手机中了病毒会怎么样)(1)

8月16日,由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举办的“网络安全暑托班”走进杨浦区安徒生乐园。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摄

“这是老师植自己入手机中的一个病毒,当你打开这款游戏,原本保存在相册中的图片就打不开了,需要付费才能打开。”8月16日,在暑托班上,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信息安全专家张威为小学生们讲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当日,由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举办的“网络安全暑托班”走进杨浦区安徒生乐园,专家向数十名各个年级的小学生传授网络安全防护知识,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课程安排讲师进暑托班为青少年授课、现场安排Hackdemo安全威胁体验。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互动环节,来提升课程体验,加深学习效果。

张威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中了病毒和木马之后,再去挽救已经为时过晚了,最好是提前做好预防,“对于成年人和小朋友来说,要保护自己最基本的网络利益,比如不要去随便点击一些来路不明的链接,不要随便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

张威现场还为大家展示了银行卡信息读取、手机病毒劫持等信息安全案例。“为什么你的银行卡信息会被读取出来?手机怎么就会中了病毒用不了了?”面对同学们的疑惑,张威一一耐心解答。通过案例演示方式进行安全知识的互动传播。

张威通过演示向同学们介绍了信息泄露的危害后,还演示了一种保护芯片卡信息的简单方法:把芯片卡和屏蔽卡放在一起,这样芯片卡就不会被轻易读取了。

张威强调,他希望同学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和上网设备,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学习信息科学的动力。

多名小学生在课后表示,上完这堂课对如何正确上网有了一个基本概念,也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

此外,针对传统安全意识教育中,效果不明显、缺乏互动和切身体验的现状,主办方在此次“网络安全进暑托班”的活动中,特别开发一套安全威胁体验项目,配套专家授课,让网络安全更加直观化。

据张威介绍,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自2015年启动“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以来,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先后为十多万青少年学生开展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为这些“互联网原住民” 从小就树立起网络安全的意识。

每年九月的第三周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上海地区活动主会场将在杨浦区举办。据悉,此次“网络安全暑托班”活动是宣传周系列的配套活动,之后将在各所高校作为开学第一课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