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几大评奖飞天奖、白玉兰奖、金鹰奖、华鼎奖,已经评完的是白玉兰、金鹰,《风筝》均无收获,华鼎奖评选正在进行中,前景不容乐观。从已经评过的奖来看,似乎已经给《风筝》定了调,无论观众怎么说好看,口碑怎么好,各大奖项就是把《风筝》拒之门外。我曾经问过业内人士,他们说,《风筝》能播出已属不易,不给《风筝》奖对主办方是安全的。

这一句“安全”道破了多少玄机。关注和喜爱《风筝》的观众都说,《风筝》“是一部题材敏感、大胆探索、勇破禁区的上乘佳作,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撕扯始终贯穿于人物的主线和全剧的始终。《风筝》是在探讨历史、还原历史,它一改过去政治题材和历史题材的程式化、脸谱化,把理想信念的追求与人性化、艺术化完美融合的手法表现出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风筝》可谓现象级的剧作,播出后形成了一股轰轰烈烈的追剧热潮和一大批关注和支持《风筝》和柳云龙的剧迷。

风筝为什么没有高飞(风筝为什么没有高飞)(1)

如此好剧,《风筝》却与各大奖项无缘,分析有几个原因:

一是《风筝》的内容太敢于揭露。记得51集版高君宝在秋荷坟前说的:“你等着,或许有一天,你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情形:一些中国人,将一无所有。无产、无知、无情、无法、无德、无美,最后都变成无赖,睁着眼睛说瞎话,张着大嘴说屁话,昧着良心说假话。荒唐无耻到不知道自己的灵魂为何物。什么诚信廉耻?什么正义礼让••••••”类似这些发人深省的警世恒言在播出版已经剪掉,但是《风筝》大胆地揭开了那个时期的伤疤,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柳导这种勇气。纵观现在的获奖剧目,不是百分之百正面歌颂就是无关痛痒的娱乐剧,内容保险,流量当道。特立独行的《风筝》难有一席之地。

风筝为什么没有高飞(风筝为什么没有高飞)(2)

二是各大评奖不排除被资本、营销、流量所左右。就拿刚刚过去的金鹰来说,我不相信有明星的粉丝几十万人在最后一天都来投票。资本、营销幕后推手起了多大的作用?不要把观众当傻子来忽悠。评奖造假,获奖内定,评委如牵线木偶等怪现象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样的评奖早就失掉公信力。尽管如此,《风筝》的剧迷是让人感动的,无论如何还是为《风筝》力挺发声,这也是喜爱《风筝》观众一种信仰和坚持。

风筝为什么没有高飞(风筝为什么没有高飞)(3)

三是《风筝》的深度有的人看不懂,甚至歪曲。《风筝》对人性的挖掘和展示是最基本的,深层的,没有按GG来分,这样优秀的作品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看懂《风筝》,被《风筝》感动得泪流满面的观众,都是有岁月积淀,有丰富感情,有正义感和正能量的。也有看不懂《风筝》的假卫道士说《风筝》是为军统特务树碑立传、混淆黑白的剧,吹毛求疵地说剧情存在硬伤等等。这种极端的、负能量的人的理解能力,对《风筝》是一种亵渎和伤害。试问,《风筝》播出得到国家安全部的通过令,经广电总局审核通过上星播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剧,还不能证明《风筝》的性质吗?

风筝为什么没有高飞(风筝为什么没有高飞)(4)

四是这个过度娱乐化的环境,严肃立意的《风筝》推广有难度。很多家长里短、谈情说爱的剧,无关痛痒、皆大欢喜,反复重播。而《风筝》只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一轮,就没有重播的消息,致使受众面受到影响。很多观众还是在几轮投票中看到粉丝的宣传口碑才在网上找来看。《风筝》的内容吸引的大多数是比较成熟的观众,年轻人有,但相对来说还是少。所以在网络时代,粉丝数量、投票等年轻人占主导的情况下比较吃亏。正是因为这样,各种评奖才更应该综合考量作品和演员的分量和实力,评出过硬的结果,才能赢得民心,免得沦为大众眼中的“水奖”,贻笑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