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大家都知道不吃早餐危害大,殊不知早餐吃不好竟会引发胃炎、肥胖、胆结石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6种错误早餐食用法让你发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6种错误早餐食用法让你发福(这些早餐习惯减寿又伤身)

6种错误早餐食用法让你发福

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大家都知道不吃早餐危害大,殊不知早餐吃不好竟会引发胃炎、肥胖、胆结石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对于早餐,我们有哪些易忽视的坏习惯呢?

1

5种早餐习惯易伤身

1

豆浆 油条

豆浆配油条或者大饼卷油条,应该是很多人喜欢的早餐之一。但油条的油脂、热量都偏高,而且在高温油炸过程中,不仅会破坏营养素,还容易产生致癌物。

2

牛奶 酸性水果

很多减肥人士的早餐都会选择一杯牛奶加些水果。要注意,如果水果选择不当会引起腹胀腹痛。水果中的果酸、维生素C,能和牛奶中的矿物质元素结合凝固成块,影响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常见的酸性水果如橘子、苹果、桃、杏干、李子、樱桃、猕猴桃、柑、柚、葡萄、梨、杨梅等。喝牛奶后最好间隔半小时以上再食用这些水果。

3

饮料 零食

零食和饮料的搭配是最不科学的早餐搭配。早餐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体内的钙质过快的排泄,长期饮用就会缺钙。

零食多数属于干粮,早上食用不利于肠胃的消化,而且零食只能暂时提供能量,很容易再引起饥饿感,甚至很容易导致人体营养不足。

4

早饭吃太早或太晚

有人习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后就吃早餐,认为这样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但这种想法是错的。

专家指出,夜晚器官需要休息,但消化器官因为需要消化吸收晚餐食物,通常到凌晨才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吃得过早,就会影响胃肠道的休息。

但早饭吃太晚又容易诱发低血糖、胆结石等问题。早餐最好在早上醒来1小时内吃,时间最好安排在6:30-8:30之间,用15-20分钟的时间吃完。

5

边走边吃

不少年轻上班族习惯边走边吃,但实际上是为“病从口入”提供了机会。而且还会影响胃的正常消化,诱发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的情况。

2

“挑三减四”,选出好早餐

一份健康的早餐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

挑粗粮

只吃大米、白面营养不太够,饱腹感也不是很强。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粗粮,如杂粮粥、杂豆粥、燕麦片、全麦面包、红薯、鲜玉米等。

2

挑蛋白质

除了粗粮,蛋白质也是不可缺少的。建议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水煮蛋、牛奶、酸奶、豆浆、豆腐、牛肉、瘦猪肉等。

3

挑蔬果

蔬菜颜色富于多样化,深颜色的蔬菜营养更丰富,可以适当多摄入。保证足量的新鲜蔬果的摄入,也有利于控制体重。

4

减油脂

油条、油饼、煎培根、汉堡等食物,脂肪含量太高,经常食用不利于健康,应该少吃。而且早上油脂类食物摄入过多,可能引发胆结石等病症。

5

减精致谷物

不要拿饼干、蛋糕、起酥面包、蛋黄派等当早餐。不仅热量高,其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还会危害心脏。

6

减盐

早上喝粥时很多人搭配的都是腌制的小菜。它们的营养价值低,仅能起到刺激味蕾的作用,无益于营养均衡,而且大量的钠也不利于控制血压。

7

减饮料

像果蔬饮料、牛奶饮料、酸奶饮料等饮品中,真正蔬菜、水果和牛奶的含量很少,多是糖、香精和其他食品添加剂调制出来的。

专家建议:早餐的搭配应该有适当的果蔬、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三类营养素,营养均衡才能活力每一天。

3

“对号入座”吃早餐

不同人对营养需求,稍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来说,早餐也应该有不同的搭配。

1

学生:全面丰富

营养专家的建议是学生早餐有三要:一有主食,二有高蛋白,三要有水果和蔬菜,且蛋白质的量要稍微多点。

相较于只吃主食,“三要”早餐搭配的原则实际上是让食物能量缓慢释放,从而支持孩子一个上午的脑力和体力活动。

2

办公族:低脂护眼

办公室白领活动量少,很容易囤积脂肪,所以早餐要尽量低脂,可以选择杂粮粥搭配鸡蛋。

另外,由于办公室一族需要经常面对电脑,可在早餐中加些护眼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等橙黄色的蔬果,喝杯枸杞豆浆也不错。

3

体力劳动者:高蛋白肉类

体力劳动较多的人,比如装修工、搬运工等,一定要在早餐中有足够的主食,也可以在早餐中适当多加一些肉类,摄入足够蛋白质,延长饱腹的时间,增加肌肉。

不过要注意少吃肥腻的猪排、少喝甜饮料,避免脂肪和糖分超标。

4

中老年人:低脂高纤

许多老年人活动量低,消化功能较差,还容易出现便秘问题。所以,老年人的早餐应该要达到少肉、低脂、高纤、容易消化这四个指标。

另外,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需要强化补钙。建议早餐可以摄入低脂高钙奶、鸡蛋、豆腐等以补充优质蛋白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所以,早饭要吃饱吃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